健康養身★大蒜加上『這個東西』,效果出奇的驚人!竟然把姑媽的舊疾都給治好了!

大蒜加上『這個東西』,效果出奇的驚人!竟然把姑媽的舊疾都給治好了!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下同)

大蒜,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我們都知道大蒜能夠殺菌,抗癌,其實大蒜還能提高人體的肝髒功能,如果在吃大蒜的時候配點蜂蜜,護肝健身效果還能翻倍哦!

但是大多數人都是把蜂蜜和大蒜單獨食用,從來沒有想過用蜂蜜泡大蒜吃。其實在民間蜂蜜是可以泡大蒜食用的,而且有意想不到的保健功效。

蜂蜜泡大蒜的功效

大蒜加上『這個東西』,效果出奇的驚人!竟然把姑媽的舊疾都給治好了!

蜂蜜大蒜,甜脆可口,一年四季,男女老少皆可食用,可謂不老的長壽秘方。蜂蜜大蒜可治療多種疾病,尤其適用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同時也具有養生保健功效,長期適量食用,可有疏通血管、防栓、抗癌的作用。

1消除蒜臭

生食大蒜後,口裡會有特殊的臭味。但如果用大蒜先在30%左右的鹽水中浸泡後,再放到蜂蜜中浸泡,既能去除蒜臭,還能消除大蒜的澀味。

 

2養陰和胃

韓國人經常把大蒜和其他食物搭配起來食用,既改善了口感,又提高了大蒜的健康功效,而蜂蜜泡蒜可謂是最佳的黃金搭檔。

專家稱大蒜屬於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吃過後還會引起口干,而蜂蜜具有健脾、和胃、養陰的作用。

因此,吃蜂蜜浸泡過的大蒜,能彌補大蒜傷陰的缺點,還能更好地保護胃黏膜。

大蒜加上『這個東西』,效果出奇的驚人!竟然把姑媽的舊疾都給治好了!

3增強肝髒功能

蜂蜜中含有礦物質和糖分,與大蒜的營養成分結合在一起,能增強肝髒功能,緩解疲勞,提高食欲。

一項臨床實驗表明,大蒜能增強肝髒功能,30位乙型肝炎患者每天食用9~10瓣蒜,堅持兩到三個月後,肝病毒明顯減少,病情也逐步好轉。

大蒜加上『這個東西』,效果出奇的驚人!竟然把姑媽的舊疾都給治好了!

4促進長壽

前蘇聯學者曾調查了200多名百歲以上的老人,其中有143人為養蜂人,證實他們長壽與常吃蜂蜜有關。蜂蜜促進長壽的機制較復雜,是對人體的綜合調理,而非簡單地作用於某個器官。

5降血糖

實驗證明,生食大蒜有提高正常人葡萄糖耐量的作用,還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和增加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從而使血糖下降。

蜂蜜大蒜制作方法

1、大蒜以當年新上市的為好。用於養生保健宜用嫩大蒜,口感尤佳。剝去白色外皮或剝成蒜瓣,浸泡在冷水中1~2天,中途換去澀水。

2、將經水泡過的大蒜撈出濾干,加少量食鹽,腌制一天,撈出濾干,裝入大口瓶內,不要裝得太滿,留一點空間。

3、選擇適用於自己需要的單一花種的蜂蜜。有些蜂蜜具獨特功效,如洋槐蜜有利於心血管健康。

4、蜂蜜要純正,各項指標符合蜂蜜國家標准。將合格的蜂蜜倒入蒜瓶內,充分攪拌均勻,並淹沒大蒜,蓋緊玻璃瓶蓋,1~2月。每天食用量成人5~10克,即2~3瓣。

蜂蜜大蒜的食用時間

大蒜加上『這個東西』,效果出奇的驚人!竟然把姑媽的舊疾都給治好了!

蜂蜜泡蒜的食用時間最好在晚飯後,因為在睡眠過程中營養成分會被有效吸收,也能減少大蒜對胃的刺激。

應提醒的是,大蒜雖有殺菌的作用,正常人每天最多也只能吃2到3瓣,腸胃不好的人每天只能吃1/2瓣左右,過多容易引起胃痛或腹瀉等症狀。

肝、腎疾病患者在治療期間應避免食。

蜂蜜泡大蒜的注意事項

大蒜加上『這個東西』,效果出奇的驚人!竟然把姑媽的舊疾都給治好了!

1、購買蜂蜜要到有信譽的超市或蜂場設立的蜂產品專業門市,對走街串巷、流動攤點以及上門推銷的蜂蜜最好不買。

2、蜂蜜大蒜,甜脆可口,但切不可過量食用,以免燒心,如過量食用會減少胃酸,導致目昏、口臭。

3、肺、胃有熱者,有目疾、狐臭的患者不宜食用,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不宜多食。

 

大蒜的養生吃法

大蒜煎蛋黃降低膽固醇

對於那些不喜歡大蒜刺激性氣味的人來說,大蒜煎蛋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是在搗碎的大蒜裡拌入蛋黃,然後用文火慢慢煎成,既沒有刺鼻的味道,又不會對胃產生強烈刺激。

大蒜配蛋黃可抑制血管和皮膚老化,蛋黃裡所含的卵磷脂能清除黏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起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另外,蛋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抑制活性酸素,減緩血管和皮膚老化;而大蒜又能促進血液循環。這一搭配不但能有更好的抗老化作用。

大蒜配豬肉消除疲勞

大蒜配豬肉是個不錯的吃法,豬肉是含維生素B1最豐富的食物之一。而維生素B1與大蒜所含有的蒜素結合在一起,能起到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作用。

大蒜加青魚使血液暢通

大蒜加青魚食用,能夠使血液通暢,大蒜能促進魚中蛋白質的消化。鯧魚、秋刀魚、青魚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於降低膽固醇、凝固血小板、溶解血栓有明顯效果,和大蒜一起吃,更有助於血液暢通。

蜂蜜配大蒜,既改善了口感,又提高了大蒜的養生功效,一年四季,男女老少皆可食用,可謂不老的長壽秘方。大家不妨試試看哦!

相關推薦

2021.07.06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6日為止,已經有706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人體需要許多營養物質維持機能正常運作,其中維他命D除了幫助身體鈣質吸收維持骨骼健康,也能提升整體免疫能力,近期更有研究指出,體內維他命D濃度較高的人,感染武漢肺炎機率較缺乏的更低,然而根據《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的數據顯示,約有6成國人缺乏維他命D,竹山秀傳醫院外科醫師蘇啟成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距離3警戒期限7月12日僅剩不到1周,多個縣市都恢復「+0」個案數,今(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27例本土個案,台北市14例最多,新北市11例次之,彰化縣有1名個案外,屏東Delta群聚再增1人,增加17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多數新增病患未有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受疫情影響,全台幼托園所持續停課,4歲「小羽」自停課在家,因無處消耗體力和探索學習,每天都挑戰父母忍耐極限,親子衝突戲碼天天上演,爸媽崩潰怒蓋「罰站樓」。復健科醫師建議,以認知/知覺功能為基礎,輔以感覺動作,善用家中物品和發揮創意,能促進親子互動學習,讓彼此關係更緊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