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冷皮膚乾癢?他全身突發水疱潰瘍爛一片 竟是罕病「天疱瘡」

▲7旬老翁背部有如被火紋身,其實是罕病「天疱瘡」作怪。(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身突然冒出大面積水疱潰瘍,活像被火紋身!南投一名70歲老翁全身長水疱,且一路從頸部、前胸、耳後、後背開始蔓延至上下肢,原本以為是天氣寒冷導致皮膚乾癢,但自行塗抹藥膏無效,破掉後更引發潰瘍,外觀有如大面積燒燙傷嚇人,就醫檢查確診為罕病「天疱瘡」,趕緊使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皮膚這才恢復光滑健康。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蔡肇基表示,老翁為茶農,可能是清洗茶葉時,皮膚接觸到農藥而產生自體抗體,繼而全身性出現大面積水疱和潰瘍。

病情最嚴重時,因睡覺時容易壓到傷口,使老翁必須趴睡,睡眠品質低下,且除了背部潰爛成一片外,手肘關節處也陸續出現水疱,叫他十分恐慌,這才就醫治療。

蔡肇基表示,天疱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發生率僅約20萬分之一,常見於中老年人,病因可能是體內淋巴細胞失調,自體抗體會破壞表皮細胞及細胞之間連結因子,因此皮膚會有鬆弛型水疱,破壞皮膚黏膜的正常結構,使得皮膚、黏膜發炎剝離起水疱,甚至潰瘍。

若沒有及時治療,當引發全身性天疱瘡時,病人會有全身燙傷脫皮,容易血漿流失及受細菌感染,大面積脫皮還需住燒燙傷病房換藥治療,嚴重者會有繼發性感染,甚至死亡,一年內死亡率高達75%。

蔡肇基指出,天疱瘡的症狀為全身性水疱、反覆性口腔潰瘍及鼻黏膜水疱,多數患者以黏膜和皮膚症狀為主,因表皮細胞連結因子被破壞,皮膚因用力擦或用力壓而起水疱,水疱遭壓迫時會往外蔓延,疼痛無比,換藥時都需要注射嗎啡止痛;當病灶破裂後,便會形成疼痛性潰瘍,嚴重時會使全身皮膚剝離,產生猶如大面積燒燙傷的情形。

治療方面,蔡肇基表示,依患者嚴重程度不同,症狀較輕微者,可使用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治療,若已產生全身性皮膚的影響,則需使用免疫抑制劑,甚至搭配血漿透析或血漿置換術治療。

蔡肇基提醒,由於天疱瘡發生原因不明,目前醫學上尚未有治癒的方法,臨床上只能依照症狀治療,未來仍有復發的可能,免疫系統是會隨著環境變化的,患者應飲食均衡、規律運動並維持充足睡眠,避免陽光過度曝曬,才能降低復發的風險。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靜脈曲張「浮腳筋」只是不好看? 不只醜嚴重還恐害命

三叉神經痛害他損失2顆牙、挨4次刀 醫用「細針入腦」阻斷痛覺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今天是大年初三,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由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疫情及防疫作為等事宜。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快新聞》。(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謝淑薇澳網直落二橫掃對手 創台灣首位...

閱讀詳情 »

武漢肺炎疫苗的效果,持續受到關注,而有別於先前的臨床試驗、多針對成人為主,現在英國牛津大學與藥廠阿斯特捷利康藥廠共同研發的疫苗,將對6歲到17歲的青少年、進行臨床試驗,測試疫苗對青少年的療效。(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川普再獲無罪!美參院表決彈劾案未達門檻 快新聞/遭轟「飼老鼠咬布袋」 ...

閱讀詳情 »

前總統馬英九公開要中央「別拒絕中國疫苗」,讓立委王定宇隔空開嗆「無視中國疫苗瑕疵,更無視台灣法律早在國民黨執政時,就禁止中國製疫苗進口」。外界也質疑,馬前總統這番言論,難道中國已經有跟我方接觸?衛生福利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可能他(馬英九)有吧,我這邊沒有這樣的訊息。」馬英九呼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迎接新的一年,不妨抓緊春天好好養生一番!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建仲建議,春天養生之道作息最好調整為晚上早點睡,早上要早起,而且有空可以多按按身上6處的穴道,不但有助緩和心情和壓力,還能改鼻過敏、防感冒。 中醫理論認為,春天季節特性是「風」,氣的運行主「升發」,建議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