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啊!原來用錯洗衣粉30幾年了!扭轉洗衣粉使用的7個錯誤觀念!(歡迎分享)

天啊!原來用錯洗衣粉30幾年了!扭轉洗衣粉使用的7個錯誤觀念!(歡迎分享) 

 1、加香味洗衣粉並不好  

  辨析:正確

  多數人購買洗滌用品的人除了考慮「是否洗得乾淨」外,第二個考慮便是「香味是否好聞」。然而,絕大多數噴香料都是人工合成的其化學原料,中有95%來自煤油,如苯和醛,這些物質可能致癌,還會導致生殖障礙,但更常見的是引起過敏性皮炎。

  2、手洗衣物不用洗衣粉

  辨析:正確

  皮膚長時間直接接觸鹼性洗衣粉後,皮膚表皮的弱酸環境就會遭到損壞,其阻礙細菌滋生的作用也會消失,容易導致皮膚瘙癢,甚至引起過敏性皮炎等症狀,或在皮膚上留下色素沉積。所以手洗衣物時,最好用肥皂。  

  3、洗衣粉能一粉多用

  辨析:錯誤  

  生活中,有不少人把洗衣粉當「萬用潔淨劑」,除了洗衣服,還拿來擦洗家具、地板,以為它有去污、消毒、殺菌的作用。殊不知,這樣做也許導致洗衣粉進入人體。專家提示,即使進入體內的洗衣粉數量非常微小,也會引起中毒。你還敢一粉多用嗎?  

  4、多功能洗衣粉的效果才好

  辨析:錯誤

  很多洗衣粉的廣告中都自稱添加了某些新配方,具有更多更強的洗滌效果。這些配方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劑、助洗劑和酶等,以到達易溶、清潔、柔化、起泡、消除衣物靜電等目的。但洗衣粉中添加的物質多了,對我們的健康可不是什麼好事。

  常用的助洗劑對人體肝臟有所傷害;而表面活性劑很早就被發現會損傷皮膚角質層,造成皮膚粗糙,現在已被視為污染環境的重要公害;強力洗衣粉所含的鹼性物質除了影響水質外,還能損傷人體細胞膜,使構造蛋白變性:增白洗衣粉中所含的有機氯、螢光劑是有毒物質,輕易在人體內積存,對健康造成危害。  

  5、洗衣粉和消毒液是最佳搭檔  

  辨析:錯誤

  許多主婦在洗衣服時,為了除菌都習慣加點消毒液,有些人幹脆把洗衣粉和消毒液同時放進洗衣機裡。其實,這樣不單起不到殺菌效果,對人的健康也有危害。  

  消毒液屬於含氯的酚類消毒劑,過量或不正確使用同樣會有傷害。而洗衣粉中多含有表面活性劑,要是將洗衣粉和消毒液混合使用,很容易產生化學反應,使各自的功能減弱。另外,若將含氯的消毒液與含酸的洗衣粉混用,會導致氯氣產生。當氯氣濃渡過高時,會刺激人的眼、鼻、喉等器官,嚴重時還會損傷人的心肺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正常的洗滌方法應該是:在洗衣機的一桶水中加入3~5滴消毒液,或是加水配成1%~5%的消毒溶液,將衣服、被單等放入浸泡30~60分鐘,然後再使用洗衣粉正常洗滌。  

  6、洗衣粉也有保質期

  辨析:正確

  普通洗衣粉在正確存放環境下一般可以保質兩年,而添加了特殊成分的洗衣粉,使用期限也許達不到兩年。保存洗衣粉時,最好放在有蓋子的塑膠瓶子或罐子裡,一方面可以防止洗衣粉吸濕結塊;另一方面也防止香味揮發後使人吸入更多的合成香精。

 

7、熱水洗衣服洗得更乾淨

  辨析:錯誤

  家裡洗衣服常要漂洗,目的都在於讓水充分浸透衣物,水浸沒織物纖維後可將水溶性的污物消融,從而減少洗滌劑的用量,增強洗淨效用。

  洗衣服的水溫也不是越高越好。由於我們常用各類含酶洗衣粉,其中的酶製劑主要有鹼性蛋白酶和鹼性脂肪酶。鹼性蛋白酶用於分化蛋白質類污物,如汗漬、血漬等;鹼性脂肪酶則首要作用於脂肪酸及其酯類污物,也便是我們通常所指的油污類。兩種酶的活性大小與溫度有關,大約40℃為最合適。溫渡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酶的活性。  

  其次,蛋白質有變性作用。其顯著特性便是蛋白質凝固,流動性明顯降低,雞蛋煮熟後凝固便是一例。引起變性的原因之一便是高溫。衣物上的蛋白類污物同樣會是這樣。所以,要是洗衣時水溫過高,會使它們變性凝集於織物纖維之上,從而更難以洗淨。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一名菲律賓籍男性移工,於今年1月2日原預計入境後到南部工作,但因出現發燒等症狀遭攔檢安置,血液檢驗於1月4日確認感染屈公病,經由治療後健康狀況穩定,現已出院。疫情仍持續流行  以南亞地區為最嚴重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全球屈公病流行區域以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空汙煙霾嚴重 增眼疾感染風險近來空汙問題嚴重,許多人只能戴上口罩,防止自己成為人體空氣清淨機。除了呼吸道,眼睛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注重外表愛戴隱形眼鏡的你可要小心了,這樣的空氣品質下,空氣中含有許多極其微小的灰塵顆粒,容易吸附在隱形眼鏡上,增加眼睛紅腫不適、結膜炎等風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國內流感疫情進入流行期,加上近日寒流來襲,全國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總人次已突破10萬;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亦持續上升。為因應此次流感,疾病管制署已啟動「流感疫情高峰期應變作戰計畫」,更呼籲民眾多加注意室內通風,且務必做好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如出現類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每年約新增五千位攝護腺癌患者,因攝護腺癌初期無症狀,大約六至七成患者都是已經發生骨轉移才就醫。攝護腺癌骨轉移常見症狀為腰痠背痛,與老化症狀相似,因此民眾常常到了發生骨折、大小便失禁等較嚴重的骨骼相關事件,才發現大事不妙。醫師提醒,60至70歲的「熟男」若有排尿障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