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阿伯喬骨險癱! 骨痛加劇就醫發現癌症「骨轉移」

阿伯喬骨險癱! 骨痛加劇就醫發現癌症「骨轉移」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每年約新增五千位攝護腺癌患者,因攝護腺癌初期無症狀,大約六至七成患者都是已經發生骨轉移才就醫。攝護腺癌骨轉移常見症狀為腰痠背痛,與老化症狀相似,因此民眾常常到了發生骨折、大小便失禁等較嚴重的骨骼相關事件,才發現大事不妙。醫師提醒,60至70歲的「熟男」若有排尿障礙、腰痠背痛等症狀,千萬別輕忽,應及早至泌尿科檢查,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小便不順別當「鳥」事 不處理小心變大事

高雄義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毓騏說明,台灣的泌尿相關癌症,如攝護腺癌、膀胱癌等發生率高,老人家又特別能忍痛,若是不好意思因「鳥」事就醫,拖著拖著癌症就發生「骨轉移」了,加上許多老人家習慣先找民俗療法處理,讓受到癌細胞侵蝕的鬆脆骨骼更容易發生骨折事件。陳醫師分享一名65歲伯伯,因腿骨痠痛,一直以爲是坐骨神經的問題,便找了整復所「喬骨」,結果一喬差點癱瘓,連自行上下床都沒辦法,趕緊至骨科就診,才發現是攝護腺癌骨轉移!幸好現在已有藥物可治療,經過施用保骨針3個月後,恢復良好,可以自行下床,半年後已能夠自行走出醫院,現在控制良好,也學習在晚年與癌症和平共處。

骨頭動態平衡如修馬路 有人挖就要有人補

陳毓騏醫師解釋,骨骼就像修馬路,平常路面破損,蝕骨細胞就會挖洞清除,再請成骨細胞來填平,而癌症骨轉移就像這個系統失衡,蝕骨細胞過度地亂挖洞,所以骨頭才會越來越空,容易折斷,而保骨藥物就是截斷這個挖洞的訊號,減緩骨頭被侵蝕的速度。早期骨轉移多使用雙磷酸鹽來治療,但因雙磷酸鹽會累積在骨骼內,需10年才能代謝,發生併發症時不易復原,且攝護腺癌患者普遍年齡層高,老人家腎功能不佳無法安全使用此藥物;後來發展的單株抗體則對腎功能影響較小,加上代謝期僅需2至3個月,若患者需做口腔併發症的治療,僅需在數月前停藥即可,調整彈性較大,提供治療上更廣的選擇。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維持生活品質與癌症共存

陳毓騏醫師表示,攝護腺癌可透過抽血檢驗攝護腺特定抗原PSA指標或攝護腺指診來察覺,若有異常應和醫師討論是否需進一步切片檢查、定期追蹤;若已經發生轉移,也有藥物可以控制。醫師建議,癌友們平時可多曬太陽、攝取高鈣食物來保護骨骼,平時做些簡單的運動,不需太過沮喪,學習與癌症共存,也能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4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手爸媽在迎接家庭新成員,擔負起照顧寶寶的責任時,可能會遇到許多問題,為解答新手父母的疑惑,國民健康署貼心為設置免付費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由專業人員親切解答民眾疑問。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 2大常見問題依專線統計109年共有1萬9,131通服務,哺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有痔瘡的困擾嗎?排便不順暢,又經常會便秘,每次排便甚至會鮮血直流,肛門口腫脹一大圈,想要使糞便排出來,簡直就像是生孩子般,還不一定排得出來;有些人甚至要使用浣腸劑,才能將糞便排出來。傳統中醫認為,痔瘡是因為身體的新陳代謝不好,再加上生活緊張,就可能導致排便不順,進而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1名50多歲婦人,因長期生活壓力大,易緊張、焦慮,工作忙碌加上3餐不正常,導致胃酸逆流嚴重,不僅夜晚睡不好,白天也時常胃脹不舒服,加上更年期來臨的諸多不適而就醫。經胃鏡檢查發現有賁門鬆弛的問題,西醫原先建議手術治療,但婦人擔心會有後遺症,而轉介中醫治療,在服用中藥調理...

閱讀詳情 »

南部一名陳女,脖子右側長了一顆隆起物,且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大。由於她仰賴做工養家維生,擔心治療的花費以及請假停工造成經濟的損失,不論家人與同事如何苦勸也不願就醫。直到最近腫瘤大到壓迫神經,出現聲音沙啞,她才就醫檢查並接受治療。一站式甲狀腺治療 減少回診次數、提升醫病信任高雄榮總耳鼻喉頭頸部佘筠瑩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