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脖子隆起卻不就醫? 高榮「一站式服務」增便利性

她脖子隆起卻不就醫? 高榮「一站式服務」增便利性

南部一名陳女,脖子右側長了一顆隆起物,且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大。由於她仰賴做工養家維生,擔心治療的花費以及請假停工造成經濟的損失,不論家人與同事如何苦勸也不願就醫。直到最近腫瘤大到壓迫神經,出現聲音沙啞,她才就醫檢查並接受治療。

一站式甲狀腺治療 減少回診次數、提升醫病信任

高雄榮總耳鼻喉頭頸部佘筠瑩醫師說明,上述個案早年雖可能是良性腫瘤,但因為拖太久才就診,腫瘤已經大到塞滿她的脖子,壓迫到喉頭與神經,甚至惡性化,造成其他周邊神經血管及肌肉的損傷。高雄榮總設立「一站式甲狀腺治療」服務,減輕了患者經濟上的負擔,讓她不必時常請假就醫,減少往返醫院檢查與回診的時間,提升病患就醫的便利性。

佘醫師進一步說明,甲狀腺標準檢查流程為超音波檢查,若影像結果有惡性腫瘤的疑慮會再安排細針穿刺確認腫瘤型態。以往是透過新陳代謝科或放射科來進行超音波檢查,若有做細針穿刺則要送病理化驗,一周後再回診看報告。根據結果若需要手術,則再轉到一般外科或是耳鼻喉科進行治療,患者需反覆接觸不同科別以及醫師,且延長患者治療時間。高雄榮總「一站式甲狀腺治療」服務,提供便利的一站式服務,從超音波檢查、甲狀腺手術與術後照顧,皆可在同一科別完成,且患者只需要接觸同位醫師,提升治療信任感與方便性。

甲狀腺緊鄰喉返神經 靠「神經探測器」避免手術併發症

佘醫師補充,需要進行甲狀腺手術的疾病包含惡性腫瘤以及大於4公分以上的良性結節。前者避免癌細胞擴散;後者則是由於脖子空間有限,擔心腫瘤過大壓迫食道與氣管,造成吞嚥與呼吸困難。像是上述患者由於腫瘤過大,採傳統式開脖子手術,沿著脖子的紋路進入,直接將腫瘤摘除乾淨,也由於傷口位置距離甲狀腺近,相對安全。

不過,醫師也提到,甲狀腺手術後最擔心即是造成聲帶麻痺的併發症。因此,在手術時應避免傷及甲狀腺後方的喉返神經,喉返神經是支配著聲帶運動,若不慎傷及對於聲帶會有很大的危害。目前可以於術中搭配「神經探測器」確認神經位置,提升手術安全性。若是在術前患者已經有聲音沙啞的問題,可以透過探測器確認神經功能。建議腫瘤過大或是二次手術的患者搭配使用。

高雄榮總擁有專業甲狀腺治療團隊 有疑似症狀切勿拖延

高雄榮總耳鼻喉頭頸部康柏皇部主任補充說明,高雄榮總「一站式甲狀腺治療」每年約服務一千至一千五百人次甲狀腺疾病的患者,從診斷、治療、照護,甚至包含術前的聲帶評估、吞嚥與語言評估、肺活量的測試,術後的發音訓練與復健等,都有專業團隊協助處理與照料。患者可以更了解疾病,並且熟悉病況與復原程度,提升醫病互動。康部主任也提醒,甲狀腺疾病是預後較佳的疾病,若確診有腫瘤應盡速就醫治療;民眾平時可自行觀察甲狀腺是否有異狀,若有甲狀腺家族史的民眾應更加留意,並定期檢查與追蹤。


【延伸閱讀】

甲狀腺手術恐傷聲? 儀器輔助提升安全性

甲狀腺結節沒追蹤 五年後變癌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7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病人自主權利法」自108年1月6日正式施行,立法目的及精神包括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其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今年因為特殊傳染性疾病(COVID-19)疫情,國人在非必要情況下減少進出醫院頻率,以降低感染風險,為讓「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服務」不中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灣的氣候潮溼,濕度高再加上高溫,都有利於黴菌滋長,許多長時間穿鞋的上班族和學生,大多有香港腳和灰指甲等困擾,有人會自行到社區藥局購買外用藥膏來擦,但不好意思向藥師詢問用藥資訊,又未依藥品仿單(說明書)正確使用,可能因此影響療效。   根治香港腳、灰指甲 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陳先生,有高血壓病史,然而沒有好好控制,半年前引發腦中風。因左側身體較無力,同時肢體僵硬問題而影響工作,家庭生計陷入困頓,轉介至奇美醫學中心,經醫師建議可透過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與持續復健,終於可以順利控制自己的肢體。中風3至5天後會出現痙攣 5常見樣子影響生活奇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益口銅身操,增強咀嚼吞嚥力!預防老化失能,成為當今最迫切的問題。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從口腔衰弱預防做起,邀請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皮拉提斯及體適能各領域的專家,共同討論編製「益口銅身操」,強化長者咀嚼吞嚥功能、胸腹背部等上半身肌耐力,減少誤嚥誤吞及吸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