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障自己善終權益 符合2大要件不用踏進醫院可申請

保障自己善終權益 符合2大要件不用踏進醫院可申請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病人自主權利法」自108年1月6日正式施行,立法目的及精神包括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其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今年因為特殊傳染性疾病(COVID-19)疫情,國人在非必要情況下減少進出醫院頻率,以降低感染風險,為讓「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服務」不中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開放「團體諮商」及「在宅諮商」等行動診間服務,讓有意願的民眾不需前往醫院就可申請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簽署自己的預立醫療決定書。

在宅諮商由醫院到宅 符合2大要件可申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指出,團體諮商模式對象包含各類社福長照機構、合法立案之企業、機關團體之員工及其家屬,機構內需備有隱密可分組空間供諮商使用。在宅諮商則是由聯合醫院預立醫療照諮商團隊至個案家中進行諮商服務,個案須符合下列條件即可申請:

一、 具意識表達能力之居家醫療服務個案及其家屬。

二、 具意識表達能力之其他失能者及其家屬,失能者之條件比照臺北市身心障礙者到宅鑑定服務之對象,即:

1. 全癱無法自行下床。

2. 需二十四小時使用呼吸器或維生設備。

3. 其他特殊困難,經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衛生主管機關公告

者。

預立醫療決定 保障自己善終權益

除了保障自己的善終權益,也能讓親友摯愛在關鍵時刻了解您的決定,減少所需面對的痛苦及紛爭。臺北市現有18家醫療院所提供預立醫療諮商服務,意願人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立下書面之「預立醫療決定」即可表達自己重症時的醫療意願,在五款特定臨床條件時,可選擇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以及「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包含「末期病人、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態、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疾病」

【延伸閱讀】

他腦中風後狂吞藥險喪命 肉毒桿菌素助重拾治療信心

男射「無」精不孕 竟是「精液逆流」惹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8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類固醇從以前俗稱的「美國仙丹」,到後來出現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症狀,已漸漸成為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1種藥物。先前的研究指出,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可能會產生嚴重副作用,所以臨床醫師在開立口服類固醇多會謹慎以對,非必要時盡量避免讓患者長期使用。不過,如果使用時間不長的話,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午餐吃的營養均衡,不僅身體發育好,還能保持敏銳!在開學之初,家長們擔心孩子午餐的便當盒是否獲取足夠的營養,但是不少兒童常常選擇不吃午飯,甚至把便當帶回家丟棄,這不僅讓父母挫敗感,更不用說浪費食物了。如果長期發生可能令人氣憤,專家建議把握晚餐可與孩子吃飯的時間,讓孩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半夜突然腳抽經,痛到驚醒,是許多人常有經驗。網路就流傳睡覺時半夜小腿抽筋是因為身體鈣不足,所以要補鈣才能避免半夜小腿抽筋。食藥署對此指出,夜間腳部抽筋的原因眾多,不見得每個人腳抽筋的原因都是因為缺乏鈣質,建議晚上睡覺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運動,並注意雙腿的保暖。若症狀仍未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不孕症盛行率高達15%,平均每七對夫妻當中就有一對面臨不孕的問題,在都會區的比例更高達二成。現代人因晚婚晚孕而錯過黃金生育時間,更是造成不易受孕的主因,導致不孕症患者出現逐年增加的趨勢。生殖醫學技術提升 不孕症心理壓力仍需被重視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