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天做愛提高受孕率? 不孕症醫師:錯誤迷思

天天做愛提高受孕率? 不孕症醫師:錯誤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社會型態改變,台灣正式步入少子化時代!過去動輒每年40萬名新生兒出生的盛況早已不再,根據2020年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新生兒人數僅約16萬名,創下十年來新低數字。不孕症醫師表示,造成國人生育率降低的原因,除了沒有生育意願外,還有部分是有生子計畫,但卻生不出來。

一個月受孕率僅8% 天天行房無實際提升效果

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胚胎的形成是一個精子及一個卵子的結合,過去不孕門診中,曾遇過一對夫妻在行房紀錄表上打了滿滿的勾,希望能藉由增加行房次數來提高受孕機率,但事實上每天行房未能有效提高受孕率,即便是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妻,每個月成功受孕率也僅有8%。

女性排卵日最容易受孕 男性24小時內精蟲品質佳

至於哪一天是受孕機率的最高峰?李世明醫師說明,女性每個月排出的卵子僅能存活兩天,即排卵日當天與前一天,這兩日也是受孕率最高峰的時候。而多數女性會透過計算生理週期,來推斷自己的排卵日及危險期,希望在這期間成功受孕,但因每位女性的月經週期不同,故排卵日不同,即便透過手機APP測量也不太準,較精準的方式,可以使用排卵測試劑來檢測排卵日。

除此之外,臨床上也有不少男性,為了增加太太的懷孕率而禁慾多天,想要累積更多的精液量,希望提供受孕成功率。李世明醫師說,其實這也是臨床常見的迷思,由於精蟲的染色體容易受傷,禁慾多天雖能累積較多的精蟲數量,但也容易提高精蟲脆裂的機會,而且精蟲品質也較差,因此受孕成功率並不會提高,反而是24小時內的精蟲最新鮮、品質最好,而且活動力也較佳。

懷孕為夫妻雙方共同責任 若不孕建議尋求專業諮詢

李世明醫師提醒,懷孕是夫妻雙方的事,成功受孕的條件,除了女方能順利排卵、輸卵管要通、子宮內膜要厚,男方精子品質要好之外,上述提到的時機也是重點。另外,若夫妻在未採避孕措施且有規律的性生活下,12個月內未能順利懷孕,就建議應該尋求不孕症諮詢,找出不孕的原因,再評估是否透過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的方式進行治療。

【延伸閱讀】

【李世明醫師】懷孕24週肚中寶寶不動了! 醫師:12小時沒胎動恐胎停

【李世明醫師】老婆反覆性流產 竟因老公染色體排序異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6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南報導】1名50多歲的陳女士於2012年確診乳癌,並接受改良型根除性乳房切除術,後續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與荷爾蒙治療,但無持續回診追蹤。在2019年2月時,因咳嗽、呼吸喘、骨頭疼痛才至奇美醫院就醫,檢查發現乳癌復發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和肺部,所幸接受新式治療,持續追蹤已超過半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76歲姜婆婆平日固定在社區附近診所就醫,有天姜婆婆的家庭醫師發現她的心臟有1顆黏液瘤,立即幫她轉診到高雄榮民總醫院,姜婆婆在診所與醫院醫師團隊合作下,現病情穩定已經回住家附近診所繼續照護。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表示,案例中的姜婆婆是「健保家庭醫師整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直覺得自己還很年輕,卻經常被誤認比實際年齡大了5歲;曾經自豪的無暇飽滿肌膚和勻稱身形,不知何時已默默消失;睡再多也覺得疲倦、運動也甩不掉小腹、脾氣還越來越煩躁……,其實真正的關鍵,是影響全身器官運作與代謝的荷爾蒙失衡了。想要重新回到青春洋溢的自信美好,就從維護和青春關係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立陽明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共同舉辦聯合研發成果發表媒合會,發表多項醫學成果,尤其針對腫瘤抗藥性有了顯著突破,另外,人工電子耳降噪音系統,以及神經發育疾病腦細胞之影像分析等技術,可望進入產業化開發階段。   針對腫瘤癌症對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的難題,陽明大學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