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氣冷颼颼注意保暖 嚴防心血管疾病

天氣冷颼颼注意保暖 嚴防心血管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冷颼颼,因應接下來的冷天氣,國民健康署發布公告提醒民眾,要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高風險族群,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造成血壓升高,引發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此外聖誕節、跨年活動即將到來,目前也正值流感流行期,民眾在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要記得戴口罩、注意保暖。

天冷老者勿輕忽 規律用藥及測血壓

每當氣溫降低時或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對於有三高的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影響不容小覷。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應規律用藥及監測血壓;規律服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天天量血壓做好血壓監測,才能減少天冷造成的影響。

心血管疾病有症狀 儘速就醫勿拖延

長者及高風險民眾在溫差大時,仍應注意三高控制、健康飲食、保暖措施及避免菸害,如果出現下列心臟病及中風徵兆,請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一)心臟病徵兆: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

(二)中風徵兆:牢記「FAST」口訣,以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

1.「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2.「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

3.「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

4.「T」就是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5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指揮中心今天也宣布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日期,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共分兩階段開打,第1階段為10月1日,共有醫護人員、孕婦、6個月以上的學齡前幼兒等11類。第2階段則在11月15日開打,對象為50至64歲的一般民眾。 ▲公費流感疫苗自10月1日起分階段開打。(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5歲的許先生工作上經常需要操作大型機具,長年下來的的操勞,導致肩關節活動疼痛、手臂外展角度受限,每天都忍痛上班,檢查後確診罹患五十肩,透過肩關節囊擴張術及中醫針灸治療後,原本打方向盤、操作排檔相當吃力,治療後感到手臂「鬆」,且可以繞到背後,讓他鬆一大口氣,不必含淚賺錢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3歲蔡先生洗腹膜透析約5年,因洗腎後總感到腰痠,索性自行減少洗腎頻率,也常忘記吃擬鈣劑,加上飲食無節制,導致血液中磷離子居高不下,刺激副甲狀腺,造成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飽受不寧腿症候群影響,所幸接受腺體自體移植手術後狀況大幅好轉,也降低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風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連日來高溫可得多補充開水,否則小心嚴重可能引發熱衰竭!台中日前兩名工人礙於防疫規定,即使處於高溫悶熱,也僅能在喝水吃飯時脫下口罩,加上兩人本身皆有慢性腎臟病,沒想到某天先後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被緊急就醫,確診為熱衰竭,其中一人更誘發橫紋肌溶解症,所幸及時住院治療,靜脈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