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氣悶熱「癢」出香港腳 皮膚科醫師:濫用偏方爛更快

天氣悶熱「癢」出香港腳 皮膚科醫師:濫用偏方爛更快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最近多雨高溫,突如其來的驟雨,常讓人變成落湯雞,讓鞋襪浸水,不少人因此罹患香港腳,又癢又痛。皮膚科醫師提醒,想要除黴菌、止癢,必須對症下藥,至於泡熱水、泡醋、泡鹽水、泡啤酒、老薑、茶樹精油等網友偏方,則不可嘗試,以免讓症狀惡化。


台灣天氣溼熱香港腳盛行率高 研究指出這類人風險更高


台灣地處亞熱帶,環境潮濕,足癬(香港腳)盛行率相當高,這也是許多當過兵的男生共同的回憶之一,開業皮膚科醫師楊麗珍表示,原因在於長時間穿著鞋襪,或與他人共穿鞋襪,都可能感染黴菌。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腳底容易冒汗,或是鞋襪經常潮濕,也容易罹患香港腳。另外,研究也發現,香港腳與個人免疫力有關,只要壓力一大,免疫力變差,香港腳就可能復發,而糖尿病友也屬於香港腳高風險族群


網傳偏方百百種 不僅無效還可能讓症狀惡化更快


在治療上,泡熱水、擦醋、擦凡士林、擦啤酒、鹽巴水、牙膏、老薑,這些都是網路常見的治療偏方,楊麗珍醫師表示,這些除黴方法不僅無效,甚至可能讓症狀惡化。


舉例來說,將患部浸泡於溫熱的水中,想藉熱水達到殺菌效果,看似有理,但黴菌耐熱、耐高溫,即使泡湯溫度達到45℃,也不足以殺死黴菌,反而可能使症狀加重,也可能導致傷口感染。


此外,擦醋治療,則會造成患部脫皮,增加糜爛型足癬的風險,嚴重甚至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至於凡士林,質地黏膩,適用於冬季時乾燥皮膚,若塗抹於香港腳指縫,反而提供一個適合黴菌滋長的環境。楊麗珍強調,啤酒、鹽水、老薑、茶樹精油等去黴偏方,均未經科學證實,民眾勿隨意聽信嘗試,以免延誤病情,建議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依照醫囑用藥。


藥局買藥需依照使用說明書使用 若出現這症狀應積極治療


若至社區藥局購買治療香港腳的指示藥品,需先諮詢專業的醫藥人員,並依照藥品仿單(說明書)正確使用,才能早日獲得健康。家裡常見的皮膚藥膏常用來治療濕疹,千萬不可用於足癬


黃毓惠提醒,足蹠蠹蝕症的症狀表現類似香港腳,患部搔癢,腳底皮膚出現密集細洞,有如海蝕洞坑,但臭味如同腐爛垃圾,更勝於香港腳,因屬細菌感染,務必積極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法藍瓷邁入20周年 創辦人陳立恆轉攻生技從「瓷」出發
▸蛋殼顏色vs.蛋黃顏色哪個與營養有關? 挑蛋前先明白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知道骨質快速流失從什麼時候開始嗎?答案是「35歲」!在這個還在努力衝刺事業的時候,是最容易開始忽略保養的時候,總以為身體還行,自己還年輕,這時候若不注意,真的只是加速消耗。所以,想要定存續優「骨」,可得要趁早!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而且肝腎同元,筋骨問題離不開肝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近來開放美國瘦肉精(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的議題廣受全民關注,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不斷強調,將加強標示稽查,同時開設示範區,讓全台業者能夠仿效,9月7日(周一)陳時中首站計畫到台北市迪化街,觀察零售店面標示狀況;另外,距離明年1月1日開放時間僅120天,面對全台各地吃緊稽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衛福部食藥署8月31日宣布,高端疫苗開發的COVID-19候選疫苗,有條件核准1期臨床試驗計畫,這也代表國光、聯亞生技、高端等國內3家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的廠商,均已通過審查,進入1期臨床試驗。 國光搶先人體試驗 預計2021年初量產疫苗 目前國光、聯亞生技、高端等3家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各學校紛紛開學,除了要戴口罩預防新冠肺炎外,更要勤洗手預防腸病毒。疾病管制署表示,雖然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低點,為避免腸病毒透過學童頻繁互動傳播,或隨著學童帶感染家中其他幼童,提醒民眾應加強教導學童落實正確洗手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與清潔。若經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