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可怕!這個東西12分鐘吃掉了頭髮,而你還在用手摸它!

近日,一條漂漬液能溶解頭髮的信息在朋友圈被很多人轉發,不少人擔心,生活中常用的漂漬液真能「吃」頭髮?會傷害皮膚?
太可怕!這個東西12分鐘吃掉了頭髮,而你還在用手摸它!

圖片來源
整理髮布/還真不知道這麼危險的菜菜

市民A說:我平時用漂漬液時,會將其先倒入水中,然後用手攪拌一下。有時用漂漬液洗完衣服後,手會感覺有點燙,甚至還會紅癢。

商場導購員說:我們在搬運漂漬液時,有時候會不小心碰到漏出的漂漬液,皮膚馬上會變得粗糙。

首先,我們來認識下漂漬液到底是何方神聖?

 

「漂漬液的成分」

太可怕!這個東西12分鐘吃掉了頭髮,而你還在用手摸它!

主要成分有次氯酸鈉,穩定劑,有些產品還含有表面活性劑。是一種能釋放活性氯的漂白劑,稱"氯漂"、"漂水"。

那麼,漂漬液真會傷害皮膚嗎?試試對頭髮的傷害。

「請看實驗

太可怕!這個東西12分鐘吃掉了頭髮,而你還在用手摸它!

實驗材料:兩個一次性杯子、頭髮、水、白衣漂漬液

實驗過程:

1.兩個一次性杯子內放入等量的頭髮。

2.其中一個杯子倒入兩瓶蓋的白衣漂漬液(以下稱未稀釋杯),在另外一個杯子內,倒入一瓶蓋的白衣漂漬液、一瓶蓋的水進行稀釋(以下稱稀釋杯,未按說明書要求進行稀釋)。未稀釋的白衣漂漬液為淡黃色,而稀釋後的顏色更淺。

3.在6分45秒後,未稀釋杯內的頭髮開始斷成兩段,有的頭髮開始消失。

4.大約又過了一分鐘後,未稀釋杯內的頭髮迅速消失,僅剩一半,在漂漬液的表面還浮著一層白色物質。

實驗結論:

太可怕!這個東西12分鐘吃掉了頭髮,而你還在用手摸它!

大約12分鐘後,未稀釋杯內的頭髮全部消失不見,只剩下表面浮著一些細長的物質。17分30秒後,稀釋杯內的頭髮完全消失不見,出現與未稀釋杯內類似的物質。

「別直接接觸原液」

為何衣服的漂漬液具有如此大的腐蝕性?

華僑大學材料學院副教授李四中說,玄機在於漂漬液把頭髮氧化了,「漂漬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和氧化性,而頭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次氯酸的氧化作用使得頭髮消失不見。」

太可怕!這個東西12分鐘吃掉了頭髮,而你還在用手摸它!

漂漬液對人的皮膚是否有影響?

廈門市第一醫院思明分院皮膚科主任盧海剛說,使用漂漬液時,一定要依據說明進行稀釋,不要直接接觸原液,使用時最好戴上手套。此外,盧海剛提醒廣大市民,若手部皮膚較薄或者手部患有濕疹的市民,應該儘量少用漂漬液。如果市民擔心衣服上殘餘漂漬液對皮膚產生影響,可以多進行沖洗。

「意想不到」

84+潔廁靈可致命

太可怕!這個東西12分鐘吃掉了頭髮,而你還在用手摸它!

此前,網傳這麼一則消息:「王女士正在清潔自家的衛生間馬桶,在倒入潔廁靈後隨手將84消毒液也倒入其中,沒想到打掃完畢走出衛生間後,突然暈倒,被送往醫院,診斷為氯氣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的楊博士說,「84」中起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鈉;而潔廁靈屬於強酸物質。馬桶中的污垢屬於強鹼物質,當兩者在馬桶的清水中混合反應時,會產生氯氣,量大在封閉空間時確實可致命,但如果兩者量少不足以發生危險。

乾燥劑碰水會爆炸

太可怕!這個東西12分鐘吃掉了頭髮,而你還在用手摸它!

去年12月,一位8歲男孩將食品乾燥劑扔進有水的杯子裡,不料發生爆炸,乾燥劑濺到男孩眼裡,造成其一隻眼睛失明。

福建中醫藥大學生物醫藥研發中心的助理研究員葉淼說,實驗用的是石灰乾燥劑,主要成分是氧化鈣。石灰乾燥劑遇水後,會變成氫氧化鈣,也就是熟石灰,是有腐蝕性的鹼性液體,其間會產生急劇的化學反應,瞬間釋放出大量熱量。

文章引用自http://toutiao.com/a624700794988665267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9歲女孩,某天沐浴時,突然發現尿液中帶有紅色分泌物,經由家長帶去就醫檢查,醫師發現,該女孩尿中紅色分泌物竟是初經提前報到所導致;新樓醫院小兒科醫師林逸首指出,經進一步詢問,原來是因爺爺、奶奶疼愛孫女,不斷燉補藥膳,加上患者未節制飲食,長期攝取肥肉、油炸等食物,才使第二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在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平均九個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女性則平均四個人就有一人有類似情況;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王文子指出,主要是因民眾對於補充鈣質的觀念仍不足,最好的方式就是趁年輕時,就應開始攝取足夠的鈣質。若年輕就開始為身體儲存足夠鈣質,相較下比起有年紀後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平常若有口乾舌燥或是容易餓時,可別輕忽,恐為糖尿病前兆!1名約70歲男性,退休後並未刻意減重,卻發現近半年來,體重有下降的跡象,且也容易感到口乾舌燥,就醫檢查後,發現血糖高達400mg/dL,經進一步檢查,醫師發現患者空腹血糖為205mg/dL,大於標準126mg/dL,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彰化1名老翁,幾年前發現罹患慢性B型肝炎,且已導致肝硬化,長期接受門診追蹤,但過年期間卻出現併發症,1個月內連續吐血3次,情況相當危急;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安順指出,臨床上,肝硬化引起的併發症相當多,且難以透過藥物根治,因此肝硬化患者平時更應特別注意肝臟的健康,並應定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