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愛吃肉! 30歲女腸道長13顆息肉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肉食族注意!長期吃太多肉加上飲食高油脂、低纖維,小心引來大腸癌的前身-腺瘤型息肉。一名30餘歲的外食族陳小姐,不但三餐不正常進食,晚餐常常燒烤、涮涮鍋樣樣來,偏好肉食的她更每週吃3-5次炸雞排,直到去年初接受健檢,才發現腸道內竟長出13顆息肉,還好檢查是良性,當下立即進行切除,杜絕可能造成大腸癌的後患。

陳小姐自述,長期飲食不正常的她,以往並沒有習慣健康檢查,直到年初因公司安排做健檢,才發現自己的腸道內,長出多達13顆大小約2公分的息肉,嚇得她切除息肉後再也不敢嗜肉成癮,開始維持少肉、少油炸、多蔬果的正常飲食。

根據國健局發佈國內大腸癌篩檢數據,50-69歲的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陽性者,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後發現近3成6有息肉,更有約8%確診為大腸癌。而健檢中心院長楊培鎮醫師表示,該中心針對院內800餘位接受過大腸鏡檢查的民眾調查,發現約2成息肉患者中,有7成以上是需要切除的腺瘤型息肉。

他解釋,腺瘤型息肉是大腸癌的前生,通常經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患者,息肉的大小已大到造成出血情形,但一些檢查為陰性者,其實可能已存在息肉卻未被檢出,上述陳小姐就是這類案例。

大腸癌發生率雖是國內10大癌症之首,但較其他癌症更易預防;楊培鎮建議,日常飲食把握3低(低油、低鹽、低糖)1高(高纖維質)原則,運動維持333原則(每星期至少運動3次、每次持續30分鐘、運動時心跳達到130),並定期做腸胃鏡檢查,即可有效預防。

他強調,25歲以上的高危險族群,如愛吃肉、少吃纖維質食物、有大腸癌家族病史、家族性大腸息肉症或發炎性大腸疾病等,建議40歲以下每5年接受1次大腸鏡檢查,40-50歲者每3-5年1次,50歲以上者則每3年1次,避免腸道與息肉問題增加罹癌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17

相關推薦

治療「癌中之王」胰臟癌,除了早期發現,手術「乾淨」與否,更是影響患者治癒的關鍵!因此,建議胰臟癌患者治療時,選擇胰臟手術量多、各式胰臟腫瘤治療經驗豐富的醫療院所為佳。 增加胰臟癌存活率 「乾淨手術」是關鍵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外科部吳健暉醫師表示,胰臟癌成為一個「困難疾病」,主要是因為缺乏早期症狀及篩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位58歲婦女兩年多來深受夜間頻尿之苦,一晚要上廁所五、六次,導致嚴重失眠到掛身心科及服用藥物,但看盡多科門診仍找不出原因,直到至中港澄清醫院急診室求醫,在自述夜間瀕尿的老毛病後,經尿路動力學檢查診治後發現,是「解尿障礙」,導致排尿不順暢、頻尿、夜尿等問題,藥物治療兩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對林姓夫妻很喜歡小孩,婚後沒有避孕,但7年多來一直無法成功受孕。林先生曾就醫檢查,發現有精蟲品質不良的問題,但卻無法找出確切原因對症下藥,也服用昂貴的保健食品和中藥,仍無法明顯改善。加上林太太有子宮內膜異位和卵巢退化問題。因此,婦產科醫師認為自然受孕機率不大,林先生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8年醫療展與銀髮展將於6月21日至24日在世貿一館聯合展出,為全台規模最大,共計408家廠商,使用868個攤位,也是最國際化的廠商重要出口平台,今年預計吸引來自60國,超過1,200國際買主,同時是全台唯一兼具醫療及照護主題的專業採購平台。此次展覽有6大特色,結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