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型乳癌擔憂復發與轉移 精準療程讓病友擁抱希望不嫌晚

年輕型乳癌擔憂復發與轉移 精準療程讓病友擁抱希望不嫌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台灣職業女性忙碌忽略健康,高達3成屬於年輕型乳癌,其中3成更面臨復發或轉移風險!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北榮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醫師鼓勵,晚期復發或轉移性乳癌,藉由精準化治療可延長生命,提升生活品質。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黃淑芳理事長表示,乳癌病友面對復發時,應鼓起勇氣,適時「停」下腳步、聆「聽」專業醫師建議。

乳癌年輕化成趨勢 三成女性低於50

乳癌長年佔據台灣女性好發癌症之首,根據近五年的癌登資料顯示,乳癌新發生個案數成長高達20%,隨著新世代女性身兼家庭、職場多重要角色,忙碌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改變,每年超過三成的新診斷個案低於50歲的「年輕型乳癌」。

曾令民表示,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增生力活躍且易轉移,以及不易早期察覺等特性,特別是35歲以下的極年輕乳癌患者,儘管經早期篩檢及適當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已有大幅改善,整體存活率可高達90%,然高達近三成癌友仍可能面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乳癌。

年輕型乳癌衝擊大 復發癌友更艱難 

在過去近20年中,僅有不到10%的大型臨床試驗是針對停經前的復發或轉移性乳癌,然東方國家的乳癌患者多為年輕型乳癌,年輕型乳癌帶來多方面衝擊大,凸顯出年輕型癌友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乳癌治療所遭遇的瓶頸與健康難題。

以年輕型乳癌為主的「花漾女孩GOGOGO」社團潘怡伶創辦人提到,多數的年輕癌友,不僅承受身體的病痛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負擔與多方面的衝擊,例如治療的掉髮造成外觀改變、擔心生育能力會因治療而降低,進一步導致與異性交往上的障礙,甚至已婚者與另一伴或家人產生衝突及關係變質,都是年輕癌友產生焦慮、造成徬徨的主要原因。

精準個人化醫療 賦予生命新意義

曾令民表示,近兩年乳癌治療已十分進步,面臨晚期復發或轉移的癌友,透過精準化療程,例如化學治療、抗荷爾蒙治療、卵巢抑制、標靶治療、基因檢測與免疫療法可以有效延長整體存活期,同時提升生活品質,依據不同乳癌型態量身打造不同的治療方針,助力病友與「癌」和平共存。

呼籲無懼乳癌復發 擁抱希望不嫌晚

早在2001年確診乳癌二期的「年輕型乳癌」王小棣導演分享,當得知罹癌時,感受到自己與身旁的行人彷彿畫了一條界線,自己在一個世界被孤立,而其他人仍在快樂的陽光下享受人生。陷入乳癌風暴低潮的小棣導演,在家人的鼓勵與陪伴下,積極接受治療與改變生活習慣,終於從乳癌畢業。

王小棣導演以自身經歷分享,癌症的發生其實是對生活態度的提醒,「與癌共存」是癌友一輩子必修的功課,更溫柔喊話癌友「面對乳癌不要怕。

【延伸閱讀】

不只主動脈剝離 心血管疾病環環相扣 三總心臟外科團隊提警訊

 隆鼻前功課要做 邱浚彥醫師曝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7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在許多人眼中總是有個錯誤的印象,總認為脂肪肝是胖人的「專利」,離瘦子和正常人很遠。但事實上,脂肪肝除了光顧胖人之外。還會在嗜酒者,熬夜者等六類人中流傳。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的詳細解釋,並從中發現預防脂肪肝的秘訣。脂肪肝的發現,往往預示著身體已經發生或將要發...

閱讀詳情 »

文: 白佩玉  為了增加十字花科蔬菜的甜度和加速生長,很多菜農選擇大量使用化學肥料,所種出來的蔬菜往往硝酸鹽殘留量過高,這樣的青菜吃了,又怎可能健康?硝酸鹽進入人體後轉化為亞硝酸鹽,會導致紅血球攜氧功能降低;若硝酸離子轉變成亞硝胺,就成了致癌物。有鑑於此,我選擇不用化肥的有機蔬菜...

閱讀詳情 »

今年2月,Google針對兒少網路安全公布了一份調查結果,訪問了四千多位兒童、青少年中,發現近五成的人每天上網,每週的上網時間平均16.1小時。其實不管大人或小孩,不管桌上型、筆記型還是平板電腦,包括手機在內,只要長時間盯著螢幕,對眼力絕對會造成極大傷害。   在此,我要推薦六大食物給電腦...

閱讀詳情 »

  這個神奇的東西是什麽呢? 對!就是梨。 研究人員發現,飯後 吃個梨 或 喝杯熱梨汁, 積存在人體內的致癌物質可以大量排出。 調查結果顯示,吸煙、吃烤肉等 在體內聚集的強致癌物質 多環芳香烴, 在吃梨後會顯著降低,特別是喝了 加熱過的梨汁。 專家建議,在人們熱衷於吃 煎烤食品、快餐類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