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症初期難發覺! 8個改變提早發現

失智症初期難發覺! 8個改變提早發現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代人的壽命愈來愈長,而年齡的老化正是失智症最大的危險因子,可是失智症在初期的症狀是非常輕微的,如果不特別留心的話,是很難發覺的。

失智症早期8大改變 及早發現避免惡化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聞振祺心理師提供8個重點,協助大家能夠及早發現可能有失智的徵兆,以減緩病情的惡化:

1、記憶方面:記憶變差,常在找東西,也常會重覆問相同的問題,最近的事情不記得,過去的事情確記得很牢。

2、定向感方面:分不清今天是幾月幾號、星期幾,有時也會找不到路,甚至迷路。

3、判斷力方面:判斷能力下降,無法處理較複雜的事情,只能做一些簡單的、熟悉的事情,容易被詐騙。

4、社區事務方面:日常生活的購物、財務、工作等雖然還可以做,但是容易出錯。

5、家庭事務方面:過去很熟悉的家事,現在出現困難,原本喜愛看電視、打牌,現在也變得沒興趣了。

6、個人衛生方面:原本很愛乾淨的,現在可能好幾天才洗一次澡,且不會隨著季節冷熱變換,選擇合適的衣服穿搭。

7、語言方面:說話變得不流利,常用錯字而出現溝通上的困難,原本愛說話的,現在不愛說了,都在聽別人講話。

8、個性和行為方面:常會出現一些妄想甚至幻覺,懷疑配偶有外遇,錢找不到了就懷疑是被他人偷了,情緒變得不穩定,翻臉比翻書還快,性格上也會改變,以前是很溫和的個性,現在則可能變得偏激甚至有攻擊性。

失智症症狀多樣 提高警覺避免遺憾

聞振祺心理師表示,其實失智症的症狀是相當複雜且多樣性的,重點還是要多關心自己家中的長輩,如果發現長輩有一些異常,跟以前不一樣的現象,就要有適度的警覺性,帶去醫院讓專業的醫生診斷,不要以為人老了就是會這樣「老番癲」,只要多一分關心,相信就會少一分遺憾。


【延伸閱讀】

低侵襲性的微創治療主流 放射線介入性治療技術多樣

Delta變種病毒威脅大 醫:疫苗有效性減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48歲的盧先生,過去在光學光電膜生產廠從事輪三班制的工作。因為不固定的休息睡眠時間,加上立求完美的性格,不僅三餐不正常,情緒更常處於焦慮的狀態。起初感覺胃腸系統不順暢,僅服用簡易成藥來排解不適,直到尿液成極深褐色,且皮膚、雙眼均呈現黃色,黃疸相當嚴重,且完全沒了食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世界衛生組織2016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因糖尿病死亡人數已高達140萬人,較10年前增加30%,可見近代生活型態轉變,已大幅提高糖尿病罹病率。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陳震寰表示,糖尿病治療必須兼顧藥物治療與患者生活習慣調整,然而隨著社會型態轉變,許多患者背後都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度9月份的Diabetes Care發布了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對於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最新聲明,內容中提醒糖尿病患控制血壓標準應比常人更加嚴格,需定期監測血壓;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江珠影醫師說明,合併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腎臟病及視網膜病變的機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