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症初期難發覺! 8個改變提早發現

失智症初期難發覺! 8個改變提早發現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代人的壽命愈來愈長,而年齡的老化正是失智症最大的危險因子,可是失智症在初期的症狀是非常輕微的,如果不特別留心的話,是很難發覺的。

失智症早期8大改變 及早發現避免惡化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聞振祺心理師提供8個重點,協助大家能夠及早發現可能有失智的徵兆,以減緩病情的惡化:

1、記憶方面:記憶變差,常在找東西,也常會重覆問相同的問題,最近的事情不記得,過去的事情確記得很牢。

2、定向感方面:分不清今天是幾月幾號、星期幾,有時也會找不到路,甚至迷路。

3、判斷力方面:判斷能力下降,無法處理較複雜的事情,只能做一些簡單的、熟悉的事情,容易被詐騙。

4、社區事務方面:日常生活的購物、財務、工作等雖然還可以做,但是容易出錯。

5、家庭事務方面:過去很熟悉的家事,現在出現困難,原本喜愛看電視、打牌,現在也變得沒興趣了。

6、個人衛生方面:原本很愛乾淨的,現在可能好幾天才洗一次澡,且不會隨著季節冷熱變換,選擇合適的衣服穿搭。

7、語言方面:說話變得不流利,常用錯字而出現溝通上的困難,原本愛說話的,現在不愛說了,都在聽別人講話。

8、個性和行為方面:常會出現一些妄想甚至幻覺,懷疑配偶有外遇,錢找不到了就懷疑是被他人偷了,情緒變得不穩定,翻臉比翻書還快,性格上也會改變,以前是很溫和的個性,現在則可能變得偏激甚至有攻擊性。

失智症症狀多樣 提高警覺避免遺憾

聞振祺心理師表示,其實失智症的症狀是相當複雜且多樣性的,重點還是要多關心自己家中的長輩,如果發現長輩有一些異常,跟以前不一樣的現象,就要有適度的警覺性,帶去醫院讓專業的醫生診斷,不要以為人老了就是會這樣「老番癲」,只要多一分關心,相信就會少一分遺憾。


【延伸閱讀】

低侵襲性的微創治療主流 放射線介入性治療技術多樣

Delta變種病毒威脅大 醫:疫苗有效性減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武漢肺炎趨緩,口罩的產能也逐漸穩定,但為了達到人潮分流及方便取貨功能,口罩實名制也將持續施行。中央健康保險署解釋,口罩實名制是成功的政策,雖自6月1日起口罩實名制與廠商自由販售並行,但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購買管道,口罩實名制方式也將持續提供口罩國家隊所生產的口罩。提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1歲王阿嬤曾罹患肺腺癌,去年底跌倒,近月來經常感到胸悶、喘不過氣且上背疼痛,憂心是肺腺癌復發,輾轉在多家醫院治療,甚至一度轉介到身心科,所幸復健科醫師診察後,確診為胸椎上段壓迫性骨折,一掃癌症陰霾,並穿著八字肩帶和物理治療後,症狀大幅減輕,免受胸痛所擾。跌倒後常感不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受新冠肺炎影響,自二月份起全台捐血量銳減,即使目前疫情趨緩,血庫存量仍然偏低,台灣血液基金會公關處長黎蕾表示,4、5月分捐血量大約少了10%,6月雖然慢慢回穩,卻還是少於7~9天庫存安全範圍。響應6月14日世界捐血人日,呼籲定期捐血人、公司行號、校園等單位,重返熱情捐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0歲何女士今年二月因為身體不適到臺中榮總家醫科看診,透過轉介到長者急性照護診間進行衰弱症篩檢,檢查結果顯示不正常,在她同意進一步診治,但因疫情緊張不便來院,護理個管師便以健康樂活手冊,與鼓勵加入官方LINE群組,協助其盡速恢復整體健康。個管師對應高齡病患 提供完善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