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C高度使用者眼前出現黑點別輕忽 飛蚊症中醫可改善

3C高度使用者眼前出現黑點別輕忽 飛蚊症中醫可改善

【NOW健康 李蔚萱/新北報導】後疫情時代的來臨,不只外出需要戴口罩,減少群聚的同時也讓在家的時間變多,無形間增加了3C產品的使用時間,不少人的視力成為另類受災戶。中醫師鄭愛蓮表示,現代人的生活高度仰賴手機,除了休閒娛樂時使用,連工作也很常用手機聯絡。長時間滑手機,比看電視、打電腦更傷眼,除了手機藍光影響,手機螢幕較小、近距離用眼更容易造成眼睛的傷害,除了近視之外,飛蚊症也是常見的困擾。


鄭愛蓮指出,根據門診經驗,飛蚊症的患者年紀最小從18、19歲就有,而以老年人為大宗,由於造成飛蚊症的主因是年齡漸長,眼球玻璃體退化而形成的混濁物,其中又以肝氣、腎氣較弱的人,較容易罹患飛蚊症。一般而言,飛蚊症會以多種形態出現,如:黑點、絲線狀、圓圈狀,大多是良性的,可與之和平共處,但仍應至眼科檢查,是否眼底有嚴重疾病所導致。若出現飛蚊症數量突然增加、伴隨有閃光現象、視野有缺損、視力模糊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鄭愛蓮進一步說明,雖然日常生活可與飛蚊症和平共存,但若嚴重到影響視線,看不清楚,還是應積極治療。中醫治療飛蚊症是以溫和漸進的方式調理,根據個人體質不同配藥,主要滋腎養肝,也會視患者情況,調理脾胃系統。藥材上大多使用具明目功效的杞菊地黃丸、決明子、青葙子。除了內服中藥,並搭配「眼針療法」,在眼周針灸,除了能改善眼睛疾病,同時也能改善五臟六腑的問題;此外,也會在手腳針灸,促進全身經絡及氣血循環,讓氣血充分供應在眼睛。


鄭愛蓮曾收治1名年約6旬的飛蚊症男性患者,其症狀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起初至眼科診所檢查,醫師告知沒有其他眼睛疾病,只能盡可能與飛蚊症共處。後轉介中醫治療,經中藥調理及針灸治療後,2周後明顯感受到視力變得清晰。值得注意的是,飛蚊症的療程依病情而有所不同,越嚴重的患者需治療越久,輕者通常1周就有改善,重者約3個月,也能有所感覺。


鄭愛蓮提醒,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看手機、電腦,應適時放鬆眼睛,做眼球運動,或多按摩眼部的睛明穴、絲竹空穴、四白穴、攢竹穴,頭部的百會穴、神庭穴,和手腳的合谷穴、光明穴、足三里穴。飲食方面忌吃辣椒,對眼睛不好,並可常泡枸杞、菊花及炒過的決明子來喝。


更多NOW健康報導
▸腎結石不治療恐走上洗腎人生 內視鏡手術終結深層結石
▸耳鳴眩暈齊發威恐梅尼爾氏症作祟 內耳淋巴水腫是元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別小看「無聲殺手」攝護腺癌!根據衛福部所公布的106 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攝護腺癌高居十大癌症死亡率第6位,由此可知其對男性朋友的潛在威脅。但為什麼攝護腺癌死亡率這麼高呢?泌尿科醫師表示,主要與攝護腺癌初期,這患者多無明顯症狀有關。因此,其建議男性同胞一定要正視定期篩檢的重要性。 攝護腺癌是「老年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更年期提早報到 少婦不孕因卵巢早衰  一名35歲的OL董小姐,結婚兩年與先生努力做人也沒有避孕,但肚子卻遲遲沒有動靜。在朋友引薦下前往台北中山醫院生殖中心求診,經問診後,發現董小姐平時不僅有抽菸習慣,經期也總是不規律,近日還常出現燥熱、關節痠痛、情緒不穩等疑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僅30歲的婷庭(化名),視線日趨模糊以為是飛蚊症導致視野霧茫茫,至眼科進行眼底檢查,發現罹患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這才讓她恍然大悟,原來近期頻頻搭錯公車上班遲到、文件內容校正錯誤百出等窘境,都是因為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造成,所幸經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眼內注射治療,視力由0.3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看起來倦怠懶洋洋,下背疼痛,可能還有點駝背,甚至連呼吸都在痛,一些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因此在生活及職場上吃過不少苦頭。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蔡文展主任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會導致病患容易疲倦,成天無精打采,絕大部分病患還會以為下背痛是勞動過度造成,所以很正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