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C高度使用者眼前出現黑點別輕忽 飛蚊症中醫可改善

3C高度使用者眼前出現黑點別輕忽 飛蚊症中醫可改善

【NOW健康 李蔚萱/新北報導】後疫情時代的來臨,不只外出需要戴口罩,減少群聚的同時也讓在家的時間變多,無形間增加了3C產品的使用時間,不少人的視力成為另類受災戶。中醫師鄭愛蓮表示,現代人的生活高度仰賴手機,除了休閒娛樂時使用,連工作也很常用手機聯絡。長時間滑手機,比看電視、打電腦更傷眼,除了手機藍光影響,手機螢幕較小、近距離用眼更容易造成眼睛的傷害,除了近視之外,飛蚊症也是常見的困擾。


鄭愛蓮指出,根據門診經驗,飛蚊症的患者年紀最小從18、19歲就有,而以老年人為大宗,由於造成飛蚊症的主因是年齡漸長,眼球玻璃體退化而形成的混濁物,其中又以肝氣、腎氣較弱的人,較容易罹患飛蚊症。一般而言,飛蚊症會以多種形態出現,如:黑點、絲線狀、圓圈狀,大多是良性的,可與之和平共處,但仍應至眼科檢查,是否眼底有嚴重疾病所導致。若出現飛蚊症數量突然增加、伴隨有閃光現象、視野有缺損、視力模糊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鄭愛蓮進一步說明,雖然日常生活可與飛蚊症和平共存,但若嚴重到影響視線,看不清楚,還是應積極治療。中醫治療飛蚊症是以溫和漸進的方式調理,根據個人體質不同配藥,主要滋腎養肝,也會視患者情況,調理脾胃系統。藥材上大多使用具明目功效的杞菊地黃丸、決明子、青葙子。除了內服中藥,並搭配「眼針療法」,在眼周針灸,除了能改善眼睛疾病,同時也能改善五臟六腑的問題;此外,也會在手腳針灸,促進全身經絡及氣血循環,讓氣血充分供應在眼睛。


鄭愛蓮曾收治1名年約6旬的飛蚊症男性患者,其症狀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起初至眼科診所檢查,醫師告知沒有其他眼睛疾病,只能盡可能與飛蚊症共處。後轉介中醫治療,經中藥調理及針灸治療後,2周後明顯感受到視力變得清晰。值得注意的是,飛蚊症的療程依病情而有所不同,越嚴重的患者需治療越久,輕者通常1周就有改善,重者約3個月,也能有所感覺。


鄭愛蓮提醒,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看手機、電腦,應適時放鬆眼睛,做眼球運動,或多按摩眼部的睛明穴、絲竹空穴、四白穴、攢竹穴,頭部的百會穴、神庭穴,和手腳的合谷穴、光明穴、足三里穴。飲食方面忌吃辣椒,對眼睛不好,並可常泡枸杞、菊花及炒過的決明子來喝。


更多NOW健康報導
▸腎結石不治療恐走上洗腎人生 內視鏡手術終結深層結石
▸耳鳴眩暈齊發威恐梅尼爾氏症作祟 內耳淋巴水腫是元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5)日宣布新增1名死亡個案,7例境外移入,6男1女,分別來自菲律賓、美國與澳洲等。其中有3例突破性感染,其中較須關注的是案16870,在檢疫期間採檢確診,而他正與在宜蘭解隔後確診的案16859為同一防疫旅館,基因定序後即可確認是否為交叉感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75歲陳女士為家庭主婦,因左邊肩膀庝痛、手舉不起來,造成生活不便,前往長安醫院骨科找林茂仁副院長看診,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因退化造成大片的旋轉肌破裂,經過討論後建議施行「微創反式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傷口約4公分,術後3天即出院。回診時陳女士表示很滿意,肩膀恢復很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66歲王太太是虔誠信徒,上月一早打算拉上廟門煮菜,沒想到一彎腰用力,瞬間劇痛讓她當場癱軟,2天後連睡覺翻身都痛不欲生,最後還是決定就醫,檢查發現是骨質疏鬆性脊椎壓迫性骨折惹禍,經醫師評估採微創手術灌注骨水泥補強,術後隔天即可順利下床,讓她直呼:「早點看醫生就好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人罹癌率逐年攀升,癌症在台灣已連續41年位居首要死亡原因,讓人人聞癌色變!為此,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林淑宜研究員團隊研發新型鉑金抗癌藥物靶鉑TM,並與免疫醫學研究中心林文傑副研究員合作,釐清靶鉑抑制腫瘤血管新生、抑制缺氧誘導因子(HIF-1a)訊號,並進一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