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人必看:遇到這「5種婦科疾病」千萬別亂治!免得後悔一輩子!(值得收藏)

作者:yidan

 

原文標題:這五種婦科病千萬別亂治,不然會後悔!(值得收藏)

 

女人必看:遇到這「5種婦科疾病」千萬別亂治!免得後悔一輩子!(值得收藏)

 

 

不少女性可能都遭遇過這樣的情況:

 

平時感覺身體挺好的,但婦科檢查卻查出一堆「婦科病」,比如宮頸糜爛、盆腔積液、卵巢囊腫……一個個聽起來都特別嚇人!

 

其實有些情況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嚴重,但有些無良醫院、藥品廠家卻大肆渲染,好像不馬上治療就會出大問題。下面就來說說。

 

一、宮頸糜爛

 

謠言: 宮頸糜爛是嚴重的婦科病,弄不好還會發展成宮頸癌。

 

真相: 大部分的宮頸糜爛是雌激素水平上升引起的生理性變化,是正常的表現,不用處理,大可不必聽到這個詞就害怕。

 

雖然宮頸炎症、有些宮頸內瘤變甚至宮頸癌也會表現出宮頸糜爛的症狀,但不能說是宮頸糜爛導致了這些問題。

 

怎麼辦: 發現了宮頸糜爛,不能籠統地說治不治療。在進一步詢問病史和檢查後,如果存在疾病,就要「對病治療」,而不是所謂的「治療宮頸糜爛」。

 

二、盆腔積液

 

謠言: 盆腔積液會引起盆腔炎、附件炎等,需要治療。

 

真相: 盆腔、腹腔里的器官本來就會分泌一些液體,起到潤滑和保護作用,是正常的生理表現。只要沒有別的異常,發現少量盆腔積液不用大驚小怪。

 

盆腔炎症、宮外孕、卵巢囊腫破裂等情況可能出現病理性的盆腔積液,但量一般較多,而且可能伴有小腹脹痛、月經紊亂甚至不孕的情況。

 

怎麼辦: 不要盲目用藥!如果是生理性的盆腔積液,即使你吃上大半年的藥還是會有……如果是病理性的盆腔積液,要根據具體原因和臨床表現來確診,再做下一步處理。

 

三、卵巢囊腫

 

謠言: 卵巢囊腫會發展為卵巢癌。

 

真相: 排卵後卵泡形成黃體的過程中,卵巢都會有生理性囊腫,但月經期自己就會萎縮消失。

 

即使是病理性的卵巢囊腫,大部分情況下也是良性的腫瘤;只有很小一部分卵巢囊腫是惡性腫瘤,多見於絕經後新出現的卵巢囊腫。

 

怎麼辦: 如果考慮是生理性的囊腫,可以下個月再複查。

 

如果是病理性的,也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接下去是否需要手術,手術方案還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囊腫的情況、是否有生育需求等。

 

一般光用藥物對卵巢腫瘤幾乎沒有作用,不要相信有什麼「神藥」,結果反而耽誤了治療。

 

女人必看:遇到這「5種婦科疾病」千萬別亂治!免得後悔一輩子!(值得收藏)

 

 

四、乳腺增生

 

謠言: 乳腺增生會導致乳腺癌。

 

真相: 臨床上 95% 的乳腺小葉增生為單純性增生,是不會癌變的。

 

在一個月經周期里,當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就會刺激乳腺,使他處於增生充血狀態;

 

但雌激素水平急速下降後,乳腺組織卻不能完全恢復到之前的樣子,於是每受一次刺激,乳腺組織就更厚一點。這是正常生理變化,很多育齡期的女性體檢都發現過。

 

如果你最近壓力大、發脾氣、亂吃含雌激素的補品等,都可能導致乳腺增生,但說到底還是因為你的乳腺組織對性激素比較敏感。

 

怎麼辦: 雖說乳腺增生大部分不會癌變,但脹痛起來也難受。建議規律作息,合理膳食,不要亂吃含雌激素的補品。

 

如果需要服用含雌激素的藥物,告訴醫生你的乳腺增生情況,讓醫生在用藥時有所斟酌。

 

此外,40 歲以下女性每年一次彩超檢查,40 歲以上每年一次彩超 + 鉬靶檢查,能及早發現隱患。

 

五、HPV 感染

謠言: 感染 HPV 會得宮頸癌。

 

真相: HPV 就是人乳頭瘤病毒,有超過 90% 的宮頸癌患者是因為感染了 HPV。

 

感染 HPV,患宮頸癌的風險自然會更高,但不能說一定就會得宮頸癌。就好像首先你得處在有車的地方,才可能遇到車禍,但不能說待在有車環境裡的人都會發生車禍。

 

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曾經感染過 HPV,但即便什麼也不做,一般在 1~2 年內,HPV 病毒有 90%~95% 都會被人體免疫系統自動清除。據統計,約 80% 的成年美國人在一生中都至少會感染一次 HPV,國內這個比例也不會很低。

 

HPV 病毒有 100 多種類型,其中大部分不會引起任何疾病,如果致病,最常見的是手足疣。有 13 種比較常見的高危型 HPV 可能引起宮頸癌,而且能通過生殖道傳播。

 

怎麼辦: HPV 檢查可以配合宮頸刮片進行聯合篩查,提高宮頸癌前病變診斷的靈敏度。

 

一定要求去正規醫院就診。如果發現感染 HPV,聽從醫生的建議,該做宮頸刮片做宮頸刮片,該做陰道鏡做陰道鏡。

 

另外,30 以下的女性不推薦 HPV 檢查。而且目前沒有針對 HPV 病毒本身的治療方法。如果有人告訴你能用藥物直接清除 HPV 病毒,這肯定是個騙局。

 

 

責任編輯:胭脂 / 丁若水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轉載請註明來源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在其他微信公眾號,或丁香醫生公眾號入駐的內容平台(包括但不限於知乎、今日頭條、QQ 公眾平台、天天快報、淘寶頭條)看到本平台授權的文章,請郵件聯繫 [email protected] 授權轉載,不可直接二次轉載。

 

丁香醫生是中國最大的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這裡除了有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科普,還有中文互聯網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和醫療信息數據庫,你還可以通過丁香醫生旗下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平台「來問醫生」在線向醫生提問。

 女人必看:遇到這「5種婦科疾病」千萬別亂治!免得後悔一輩子!(值得收藏)

相關推薦

撰文/羽穗、攝影/雪球 「一天一蘋果,疾病遠離我!」相信,大家對這句口號一點都不陌生,蘋果在每個人的心中,正是扮演著健康又養生的角色。 時序進入初秋,恰逢蘋果盛產之季,除了直接食用之外,蘋果也是個很好入菜的食材。臺中慈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洪宜慈說明,蘋果富含維生素C,其植化素具有抗氧化功能,亦含有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南投一名22歲林姓女子近期嚴重心悸、雙手不自覺的發抖,雖然吃的食物沒有減少,但體重卻在2個月內掉了8公斤,還開始出現失眠症狀。就醫後發現明顯甲狀腺血流增加,確診罹患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亢進常發生在20至40歲南投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莊宗儒表示,甲狀腺亢進是困擾青壯人口的文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病例,為南部7歲女童,因發燒及手腳出現水泡疹等症狀而就醫,醫師診斷為手足口症,隨後因出現夜間抽搐及意識改變等重症前兆病徵,經及時就醫治療,已康復出院。該署提醒,現處腸病毒流行期,家長及照顧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防護措施,並留意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社會型態變遷,世代差異性日增,世代間關係的良窳,對家庭、社會具有重大的影響。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為增進世代交流對話的機會,特別規劃「種籽手作代間營」系列活動,藉由萬華在地生態走讀結合健康議題,讓老、青、少、兒世代,溫馨、知性互動,更能體會艋舺文史與社區演變軌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