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子器械健身謹防危險誤區

女子器械健身謹防危險誤區

運動並不單純是跑跑跳跳而已,特別是女性在健身房該選擇什麼鍛煉方式?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呢?


步驟/方法誤區一:將健身運動性別化
提到去健身房健身,人們心裡很自然的就會想到器械健身和健美操,然而大多數人還將這兩種運動形式與性別聯繫起來,認為器械訓練是男子的事,跳健美操是女性的專利,這是一種誤解。
之所以會造成健身運動性別化,首先在大多數人的心裡認為男性應該是智慧、勇敢、高大威猛,而女性則是溫柔、賢惠、苗條美麗。其次,由於對運動生理等方面知識缺乏了解,誤認為器械訓練只會使人肌肉發達、突起,而健美操會使人越跳越苗條。
實際上,無論是男女,各種運動形式都應該參加。因為任何一種運動形式,也不可能代替其它的運動。就器械鍛煉和健美操而言,兩種運動都是必要的,它們對人的好處是互補的,只有兩者的結合才是更合理、完善的。

 

 誤區二:擔心像男性一樣肌肉發達
大多數的女性朋友一提到練器械,馬上就會擔心練得像男性一樣肌肉發達,這是很自然的。因為她們確實看到了許多男性通過器械訓練,變得胸寬、背厚、肌肉發達,然而她們大可不必擔心。第一,女性本身體內雄性激累較少,雌性激素較多,因而肌肉合成能力較差,脂肪合成能力較強。第二,即使是利用器械進行肌肉負荷訓練,由於訓練方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要想長肌肉也是很難的事,要用特殊的訓練方法,並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可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小重量、多次數的訓練,不但不易長肌肉,還會削減多餘的脂肪。
有經驗的教練會安排不同的訓練計劃,以改善體形、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健康水平。所以器械訓練不一定就會長肌肉,影響身材,相反,合理的器械訓練曾使體型更美妙。

誤區三:練哪裡就減哪裡的脂肪
在健身訓練中,大多數女性最關心的是如何減去腹部脂肪。許多人認為只有練腹肌才能減去腹部脂肪。其實不然,減脂運動主要是通過一定時間和一定強度的有氧運動以及力量練習來實現脂肪的消耗,脂肪的消耗是全身性的,而非練哪減哪。僅僅進行大量的腰腹練習,不但對減少腹部脂肪無明顯效果,反而易造成腰部受傷。

 

 誤區四:意念不集中
在練習過程中,意念應完全集中在被鍛煉的肌肉上,並通過意念感知肌肉運動,控制身體姿勢,以及用力順序、方向、角度和速度。這樣就能動員該部位肌肉更多的肌纖維及時收縮,並能承受更大的訓練負荷。此時不但動作技術要合乎規範,而且必須全神貫,把注意力集中於所練的部位。邊說邊笑邊練習,既容易受傷,又影響鍛煉效果。

 

 誤區五:隨意延長鍛煉時間
許多健美愛好者為了發達肌肉,急於提高成績,總希望在每天鍛煉課中以最大的努力完成最多的內容。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往往在鍛煉課上隨意增加練習的組數、次數和延長時間。然而科學研究和實踐表明,這樣做不僅如願以償,而且會適得其反。
首先,鍛煉時間延長會影響注意力集中,削弱注意力,容易引起運動損傷;其次,會使練習興趣下降,變愉快為煩惱,肌肉出現“超飽和度”現象,動作走形,質量下降。對初練來說,質比量更重要。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台北報導】工作或人際關係壓力大得喘不過氣?現代人的文明病多,尤其在步調越來越快的時代,生活中少不了各種壓力來源,台灣每10個人就有1至2人飽受耳鳴困擾,70歲以上的年長者則幾乎是每3人就有1人有耳鳴,現在也因為疫情關係,失業率攀升,應屆畢業生找工作不易,放無薪假的民眾更是必須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期腹痛可得當心,小心恐是腫瘤引起!一名64歲婦女長期有腹痛問題,以為是胃痛導致,直到在肚子摸到硬塊後趕緊就醫,經檢查發現肝臟腫瘤長到15公分,進一步檢查原來因罹患C肝引發肝腫瘤,且已多發性擴散到肺部。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指出,考量經濟許可,因此婦人接受免疫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年近60的陳先生最近這一兩年來,總覺腳底小腿發冷、痠麻,奇怪的是,腳毛還會脫落,年輕時小腿毛濃的嚇人,現在卻是光禿一片,日前因為走路疼痛、下肢無力,至復健科就醫,但病情不見好轉,被轉介至心臟科,檢查確診為下肢動脈栓塞。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柏森表示,動脈阻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表示,目前國內口罩產能已大幅提升,為有效追溯口罩來源,實名制口罩政策將進行以下調整:(1)藥局自109年12月31日起、超商等販售通路自110年1月4日起,無論成人口罩或兒童口罩,銷售片數及售價均調整為14天10片40元。(2)實名制口罩將由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