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學生激瘦4公斤「耳朵聽到回音」 竟是耳咽管開放症惹禍

爽爆新聞網/記者林建鋒/台中報導

高一女學生「青青」最近耳朵「常聽到自己講話回音」、「感覺悶悶的」,甚至懷疑「聽力退步」,做完聽力檢查後卻無任何異常,不過醫師發現她裝了牙齒矯正器,因此體重激瘦4公斤,研判應是短時間體重減少,導致負責耳咽管關閉的脂肪墊流失,造成耳中壓力不平衡,引起「耳咽管開放症」,建議增加體重後症狀就會好轉。

女學生激瘦4公斤「耳朵聽到回音」 竟是耳咽管開放症惹禍
田輝勣部長替患者進行聽力測試。(圖非當事人)亞大附醫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長田輝勣醫師表示,「耳咽管」是連接中耳腔到鼻咽部的管道,主要功能為調節耳膜內壓力,類似一個活門,正常靜止下會處於關閉狀態,當需要調節耳壓時,人體會透過吞嚥、打呵欠等動作,暫時打開耳咽管,將空氣從鼻腔送入耳朵內以平衡內外壓力,關閉時可避免來自鼻咽腔的細菌逆流至中耳腔,造成中耳炎。

田輝勣指出,成人耳咽管長度僅約3.5公分,包括懷孕、甲狀腺亢進、過度減肥或其他原因體重下降太快,就會影響耳咽管關閉,產生「耳咽管開放症」,除了感覺耳朵悶悶的,也會聽到耳鳴聲或者自己呼吸心跳,甚至覺得聽力變差、頭暈與頭痛等症狀。

 

女學生起初反映症狀包括上課聽不清楚、耳朵內有空氣流動的聲音,以及自從裝上牙齒矯正器後,聽力退步變得更加明顯,細問之下,發現3個月前她才裝上矯正器,之後因咀嚼困難,每天進食量大減,體重一度降了4公斤,因而研判應該是短時間激瘦所引起的「耳咽管開放症」。

 

田輝勣建議,只要穩定進食、逐漸恢復體重,聽力狀況就會大幅改善,也可以選擇平躺或彎腰低頭快速緩解症狀,但若症狀持續且嚴重,則必須考慮經鼻內視鏡耳咽管開口玻尿酸注射,也提醒患有耳咽管開放症的民眾可以多喝水,保持鼻腔內的黏膜適當濕潤,減少耳咽管漏氣風險。

相關推薦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廖永祥醫師逝世15週年紀念系列活動,第一個活動就是出版廖永祥醫師紀念新書『打開時光膠囊的生命對話』其作者為廖翊安、廖翊如、鄭愛柔及江復正,現為社團法人廖永祥醫師之友會協會秘書長也是該書的共同作者廖翊安提到,這次出版這本書的起源給十週年的時候,媽媽想要出一本爸爸的生命故事。 圖...

閱讀詳情 »

澳洲第四大城伯斯,因為有一名在防疫旅館工作的警衛確診,打破西澳省近10個月來零本土感染紀錄,已經宣布從當地時間今天(31日)晚上6點起封城5天。這名警衛是20多歲的男性,他工作的旅館樓層之前住了曾經確診英國變種新冠病毒的患者,目前還在調查他的感染途徑。封城範圍包括西澳省的伯斯、皮爾跟西南地區,民眾除...

閱讀詳情 »

針對指揮中心今日公布的案908足跡,各界都相當關心,尤其該案於受感染後,還到過許多場所,其中便包含觀光區,位於新北九份的「阿妹茶樓」。新北市長侯友宜為此透過臉書說明,新北i環保清潔隊已在昨日晚間7時進行全區環境消毒,而茶樓目前店內正消毒中。他強調,這是該案進入「傳染期前」的足跡,且環保局自去年起對人...

閱讀詳情 »

中國福建省廈門昨通報1例台灣籍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境外輸入確診病例,該案23日搭機抵達,入境時無症狀,經3次檢測在最後1次驗出陽性。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證實此事,並指出,該個案為50多歲我國女性,2020年2月20日就從台灣出境到10月28日再入境,今年1月23日又再出境,因血清抗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