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學生激瘦4公斤「耳朵聽到回音」 竟是耳咽管開放症惹禍

爽爆新聞網/記者林建鋒/台中報導

高一女學生「青青」最近耳朵「常聽到自己講話回音」、「感覺悶悶的」,甚至懷疑「聽力退步」,做完聽力檢查後卻無任何異常,不過醫師發現她裝了牙齒矯正器,因此體重激瘦4公斤,研判應是短時間體重減少,導致負責耳咽管關閉的脂肪墊流失,造成耳中壓力不平衡,引起「耳咽管開放症」,建議增加體重後症狀就會好轉。

女學生激瘦4公斤「耳朵聽到回音」 竟是耳咽管開放症惹禍
田輝勣部長替患者進行聽力測試。(圖非當事人)亞大附醫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長田輝勣醫師表示,「耳咽管」是連接中耳腔到鼻咽部的管道,主要功能為調節耳膜內壓力,類似一個活門,正常靜止下會處於關閉狀態,當需要調節耳壓時,人體會透過吞嚥、打呵欠等動作,暫時打開耳咽管,將空氣從鼻腔送入耳朵內以平衡內外壓力,關閉時可避免來自鼻咽腔的細菌逆流至中耳腔,造成中耳炎。

田輝勣指出,成人耳咽管長度僅約3.5公分,包括懷孕、甲狀腺亢進、過度減肥或其他原因體重下降太快,就會影響耳咽管關閉,產生「耳咽管開放症」,除了感覺耳朵悶悶的,也會聽到耳鳴聲或者自己呼吸心跳,甚至覺得聽力變差、頭暈與頭痛等症狀。

 

女學生起初反映症狀包括上課聽不清楚、耳朵內有空氣流動的聲音,以及自從裝上牙齒矯正器後,聽力退步變得更加明顯,細問之下,發現3個月前她才裝上矯正器,之後因咀嚼困難,每天進食量大減,體重一度降了4公斤,因而研判應該是短時間激瘦所引起的「耳咽管開放症」。

 

田輝勣建議,只要穩定進食、逐漸恢復體重,聽力狀況就會大幅改善,也可以選擇平躺或彎腰低頭快速緩解症狀,但若症狀持續且嚴重,則必須考慮經鼻內視鏡耳咽管開口玻尿酸注射,也提醒患有耳咽管開放症的民眾可以多喝水,保持鼻腔內的黏膜適當濕潤,減少耳咽管漏氣風險。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首批AZ疫苗開打超過一周了,全台僅打掉上萬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宣布,為使疫苗發揮最大效益,決定自4月6日起擴大接種,開放執業登記醫事人員、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集中檢疫所人員等接種計畫所列第一類實施對象也能接種COVID-19疫苗。 台灣自購的千萬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清明4連休即將登場,有些防疫規定做不到,當心最高挨罰1.5萬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就在例行疫情記者會上再三提醒民眾南來北往掃墓、出遊,一樣要配合秋冬防疫專案之各項措施,否則一樣開罰。 國內秋冬防疫專案還在進行式!陳時中強調,清明連假期間,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單日再多6例境外移入的新冠肺炎確定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這6起分別自美國(案1026)、緬甸(案1027)、印尼(案1028及1029)、衣索比亞(案1030)及孟加拉(案1031)入境的個案。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案1026本國籍70多歲男性,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張薄薄餅皮、滿滿的蔬菜加肉類,外表看似健康的「潤餅」,熱量其實沒有你想像的低!國內營養師就破解清明潤餅熱量迷思,因為潤餅內餡雖然多以川燙或拌炒,烹調上用油量少,但在內餡的選擇與組合上,可能會忽略隱藏的油脂導致熱量破表;尤其風味來源的花生粉,少少15公克熱量就將近7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