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性應好好疼惜自己 從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開始

女性應好好疼惜自己 從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國民健康署自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推動近25年以來,子宮頸癌每年發生人數從84年的2,136人,降至105年的1,432人;死亡人數從84年的1,010人,降至106年的651人。子宮頸癌從84年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降到105年的第8位,女性癌症死亡率從84年的第4位,降到106年第7位。但是,每天仍有近4人新診斷罹患子宮頸癌、近2人死於子宮頸癌,提醒女性朋友,不應輕忽。

未做抹片侵襲癌風險增高 早期發現存活率提高

國民健康署分析36歲到69歲、未曾罹患子宮頸癌的524多萬名婦女的抹片篩檢情形,3年內至少檢查1次者約293萬人(56%)、3~6年內至少檢查1次者約68.5萬人(13%)、超過6年前至少檢查1次者約64萬人(12.2%),而從未做過抹片者則約98.5萬人(18.8%)。就前述婦女資料比對癌症登記資料後,以3年內曾做抹片檢查者為比較基準,3~6年曾做抹片檢查者的罹癌風險增約為2倍、6年以上曾做抹片檢查者的風險再增為3倍,而從未做過抹片檢查者,其罹癌風險則增為3.4倍。因此,越久沒有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罹患子宮頸侵襲癌的風險越高。

依據國民健康署分析105年子宮頸抹片篩檢及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抹片篩檢可發現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1期)子宮頸癌個案,若未篩檢者,其發現子宮頸癌早期的比例降為50.5%,證實篩檢有助於發現早期子宮頸癌。而且子宮頸癌早期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到第4期則驟降至僅2成。

子宮頸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 定期篩檢及早發現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經國際實證最佳的子宮頸癌篩檢工具,有助於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如果抹片檢查結果疑似有細胞的異常變化,建議依醫師囑咐定期追蹤或接受子宮頸(陰道)切片確診。如果診斷結果為癌前病變,大部分只需要簡單的門診手術,即可治癒;若經切片證實為癌症時,只要發現得早,治癒率也很高,所以只要及時接受治療,都會有相當樂觀的結果。

研究證實,子宮頸癌大多是因為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致,早期大多沒有症狀,因此容易讓人輕忽它的威脅。國民健康署呼籲,為預防子宮頸癌發生,已無性生活或停經的婦女,也要定期做抹片檢查;有性經驗的婦女至少每3年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如發現有異常,應依循醫師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及確診,好好疼惜自己,從子宮頸抹片篩檢開始。

【延伸閱讀】 秒懂電波拉皮 醫師呼籲:辨明原廠正貨為安全把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年來由於外食比例增加,飲食習慣西化,民眾普遍蔬菜水果攝取不足,腸胃道潰瘍及腸胃道癌症罹病人數逐年攀升,年齡層也逐漸下降。要如何才能減少腸胃道的疾病發生呢?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提高小腸黏膜酶活性免疫學期刊最近發表了一篇研究,裡面指出多攝取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中榮總日前舉辦「榮翔計畫醫療團隊共照記者會」,邀請台中、彰化、南投及苗栗地區合作簽約的醫療院所,共同舉行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啟航儀式。中榮表示,該院自105年啟動以病人為中心照護連續性計畫,106年8月成立隸屬院部的「分級醫療管理會」,結合全院醫療、行政力量,建立與基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醫認為,白露後是適合邁入青春期小孩服用中醫轉骨方的節氣,秋冬養陰是兒童「轉骨」的好時機,及早為隔年的成長做好準備。兼具西醫兒科專科醫師執照的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強調,中醫轉骨的主要課題並非只吃補藥,而是「基本功」的養成,也就是培養「均衡飲食」、「適度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即將念小學的萱萱,口齒伶俐,童言童語常逗得爸媽很開心。但近來媽媽發現萱萱開始答非所問,有時叫喚她沒什麼反應,甚至看電視越坐越近,媽媽不安的帶她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耳鼻喉科黃韻誠醫師診斷是「積液性中耳炎」,進一步檢查發現聽力已經受到影響,於是安排引流手術,術後萱萱立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