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讓心臟更強壯的9種方法 ! 為了健康一定要學起來,尤其是這種冷天一定要強心才能抗寒!

讓心臟更強壯的9種方法 為了健康一定要學起來,尤其是這種冷天一定要強心才能抗寒!

圖片來源

蹲打敗心臟病的最明智的方法,就是永遠不得心臟病。專家建議9種方法讓心臟更強壯,只要選擇三種並養成習慣,即可遠離心臟病。

讓心臟更強壯的9種方法 為了健康一定要學起來,尤其是這種冷天一定要強心才能抗寒!

1.說服配偶徹底戒煙。否則會導致不吸煙一方患心臟病的幾率增加92%。原因是,二手煙同樣會使人體內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減少,血栓危險加大,因而更容易導致心臟病。2.每周4次「30分鐘運動」。研究發現,中年男性每周運動時間累計超過2小時,其患心臟病風險比不運動的人降低60%。   3.減重10~20磅。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發現,體重超標的心臟病患者比體重正常者的發病年齡提前8。2年。    4.每天喝5杯水,1杯水約合227克。研究發現,與每天喝水兩杯以下的人相比,每天喝夠5杯水的男性罹患致命心臟病的危險降低54%。原理是,補充水分可稀釋血液,減少血液凝結的幾率。  

 

 5.以茶取代咖啡。與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3杯茶的人罹患心臟病的幾率減少一半。據了解,茶葉中的強效抗氧化劑類黃酮具有保護心臟的功效。  6.吃西瓜。研究發現,西瓜是最佳的「護心」水果。其中番茄紅素含量比生西紅柿高40%。西瓜中含有更多的水分,能幫助人體更有效地吸收番茄紅素。每天吃一塊西瓜就可以使心臟病危險降低30%。   7.遵醫囑服用維生素E和阿司匹林。同時服用兩者可使男性動脈阻塞危險減少80%以上。   8.早餐吃1碗玉米粥。玉米的葉酸含量在谷類中名列前茅。研究人員表示,每天攝取675微克葉酸,心血管疾病危險就可以降低13%。9.從10數到1。緊張、生氣時,不妨像拳擊比賽中的讀秒一樣,數10下,有助於平靜情緒。以憤怒方式對付壓力的男性,其心臟病幾率高3倍。

讓心臟更強壯的9種方法 為了健康一定要學起來,尤其是這種冷天一定要強心才能抗寒!

蹲起有益心臟健康蹲有益健康,它與胎兒在母體內的姿勢非常相似,也是人類尋求舒適和庇護的本能姿勢。中醫專家介紹了幾種最常見也最易操作的蹲法:臥蹲防中風。臥蹲分為仰臥式和側臥式兩種,是供練習者睡覺前練習的姿勢。練習仰臥式時,雙膝彎曲,盡量貼近胸口,雙手環抱小腿,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對於次數和時間,沒有硬性規定。練習側臥式時,雙膝彎曲,貼近胸口,雙手位置依自己的舒適度調整,無時間和次數限制。中醫認為,臥蹲可使人體經絡相互擠壓,形成自體經絡按壓的狀態,利於氣血流暢,可減少冠心病和腦中風的發病率。老年人腿部關節不靈活,採用這種方式較好。上下蹲起,養心臟。養生專家研究發現,經常上下蹲起,對心臟十分有益。下蹲時,通過雙腿肌肉對血管的擠壓作用,能加快靜脈血液迴流,站起來時,雙腿肌肉放鬆,動脈血又快速流入原來被擠壓的下肢血管裏,這樣一蹲一起、肌肉一緊一松,相當於為血液循環增加了一股動力,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練習上下蹲起時,先做下肢屈伸動作,放鬆腿部及腳踝,以防損傷。然後,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盡量保持平直,停留10秒鐘左右,兩手收回,叉腰緩慢起身(若體力較弱,可將雙手按於膝蓋上,藉助手臂力量緩慢起身)。同時,配合適當的呼氣吸氣,重復下蹲10~15次,休息片刻,每天可進行1~2遍。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全國警戒下降2級約半個月,很多人生活慢慢回歸正軌,台北市牙醫工會常務理事陳彥廷提醒,疫情嚴峻時很多民眾無法規律到牙科檢查,增加牙結石降低口腔免疫力風險,提升肺炎發生危機;陳彥廷呼籲,正確且完整清潔牙齒,有助減少呼吸道疾病,疫情降溫正是趕快檢查牙齒好時機。 陳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日增加4例本土個案,分布在台北市2例、新北市與高雄市各1例,死亡患者也是4名,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本土個案有3例感染源不明,將會持續疫調確認。 ▲8月9日新冠疫情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表示,新增4例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4例境外移入新冠患者,分別由馬來西亞(案15893至案15895)與美國(案15898),都在機場採檢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因Delta變異株影響,目前沒有放鬆邊境打算。 陳時中說明,今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為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8歲的張先生因右下方腹痛,而至醫院急診室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結腸憩室發炎,並懷疑有破裂的情形,直腸外科醫師與患者討論後,立即手術,術後張先生恢復良好,健康出院。導致大腸憩室原因多 40歲成人身上易發現嘉榮直腸外科江世偉醫師表示,大腸憩室疾病是一種常見的情況,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