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運動、少喝水小心「大腸憩室」! 這些常見症狀你中招了嗎?

不運動 少喝水小心「大腸憩室」! 這些常見症狀你中招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8歲的張先生因右下方腹痛,而至醫院急診室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結腸憩室發炎,並懷疑有破裂的情形,直腸外科醫師與患者討論後,立即手術,術後張先生恢復良好,健康出院。

導致大腸憩室原因多 40歲成人身上易發現

嘉榮直腸外科江世偉醫師表示,大腸憩室疾病是一種常見的情況,大腸憩室指的是從腸壁膨出的囊狀小泡,從大腸鏡來看憩室的話,就像是一個凹陷的地方。在40歲左右的成人,大約有四成會有憩室的存在;到了80歲,則會增加到六成。

然而,大腸憩室的病因被認為是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造成,包含環境因素、基因因素,另外大腸腸壁結構、飲食習慣(低纖維攝取、維他命D缺乏)、肥胖、抽菸及生理活動都有相關,不過真正的原因還不甚清晰。

大腸憩室無症狀 腹痛、呼吸喘快就醫

大腸憩室大部分是沒有症狀的,患者多為透過大腸鏡診斷而來,若憩室發炎的話會導致腹痛、腹脹、便秘、腹瀉並伴隨著發燒等症狀。江世偉醫師指出,若是病情嚴重者導致腸道穿孔,則會有瀰漫性腹痛、肩膀疼痛或者是呼吸喘等症狀,必須提高警覺。

治療大腸憩室 對症下藥才有用

江世偉醫師分享,急性憩室炎分成非複雜性(Uncomplicated)以及複雜性(Complicated)。非複雜性的病患通常採採保守治療,包含禁食禁水、抗生素及靜脈輸液補充,等病況好轉後,可逐步喝水進食,病患平均住院日約為7-14天;而複雜性憩室炎則多為出現腹內膿瘍、廔管、腸阻塞、出血或穿孔症狀,依病人狀況需進行引流或是手術處置,醫師會與病人討論最適宜的處理方式。

減低憩室發炎發生 4招快點學

最後,江世偉醫師提供四種建議來助減低憩室發炎的發生:

一、     規律運動的習慣:規律運動能增進腸道蠕動,並且減少大腸壁的壓力。

二、     高纖維食物攝取:多吃蔬菜水果,讓大便能夠快速通過大腸,降低憩室發炎機率。

三、     多喝水:纖維需要大量的水分讓大便在腸道裡作用,若是水分攝取不足,吃進去的纖維反而造成便秘的情況。

四、     戒菸:戒菸據統計資料會降低憩室炎的發生率

【延伸閱讀】

產後6個月黃金治療期 HIFEM科技扭轉漏尿困擾

居家防疫引爆衝突 善用三明治溝通法增進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春節連假聚餐多,不論是除夕夜的團團飯,還是好友邀約的飯局,整個年假民眾總是在聚餐中度過;醫師提醒,餐餐吃太飽容易增加腸胃負擔,尤其剩菜、生冷食物容易有細菌滋生,腸胃不好者最好不要吃。 小心腸胃炎好發 冬季與初春是腸胃炎的好發的季節,根據疾管署統計,每年春節期間腹瀉就診...

閱讀詳情 »

過年到了,許多人都會喝點小酒來過過癮,但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喝酒傷肝又傷身!」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案例事發生的一位64歲的阿嬤身上。     有個阿嬤,她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喝酒,而且她還是當地一代有名的酒鬼。有天她跟朋友狂歡完後,突然覺得全身無力還有點不舒服。一開始她還沒有太注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會有口乾、口臭與口苦的問題嗎?雖然是很常見的小毛病,又似乎很難為外人道,但卻會讓人很容易就發覺到;其實,中醫針對口乾、口臭與口苦可以提供治療方法,而且平常的食療方也很有效。 龍眼肉+蓮子+紅棗+白木耳+百合 一名長期有失眠之苦的空姐,就因為口乾、口臭與口苦去求診於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台灣每年罹癌病人超過四萬人以上,如何有效的治療癌症又不傷及正常細胞,一直是困擾著醫師與家屬之間的難題,近年來「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臨床試驗,在抗癌路上已有顯著突破。台灣中子捕獲治療協會理事長顏上惠說明,該技術是在人體打入高濃度且具腫瘤吸收選擇性的含硼藥物,聚積在癌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