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運動、少喝水小心「大腸憩室」! 這些常見症狀你中招了嗎?

不運動 少喝水小心「大腸憩室」! 這些常見症狀你中招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8歲的張先生因右下方腹痛,而至醫院急診室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結腸憩室發炎,並懷疑有破裂的情形,直腸外科醫師與患者討論後,立即手術,術後張先生恢復良好,健康出院。

導致大腸憩室原因多 40歲成人身上易發現

嘉榮直腸外科江世偉醫師表示,大腸憩室疾病是一種常見的情況,大腸憩室指的是從腸壁膨出的囊狀小泡,從大腸鏡來看憩室的話,就像是一個凹陷的地方。在40歲左右的成人,大約有四成會有憩室的存在;到了80歲,則會增加到六成。

然而,大腸憩室的病因被認為是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造成,包含環境因素、基因因素,另外大腸腸壁結構、飲食習慣(低纖維攝取、維他命D缺乏)、肥胖、抽菸及生理活動都有相關,不過真正的原因還不甚清晰。

大腸憩室無症狀 腹痛、呼吸喘快就醫

大腸憩室大部分是沒有症狀的,患者多為透過大腸鏡診斷而來,若憩室發炎的話會導致腹痛、腹脹、便秘、腹瀉並伴隨著發燒等症狀。江世偉醫師指出,若是病情嚴重者導致腸道穿孔,則會有瀰漫性腹痛、肩膀疼痛或者是呼吸喘等症狀,必須提高警覺。

治療大腸憩室 對症下藥才有用

江世偉醫師分享,急性憩室炎分成非複雜性(Uncomplicated)以及複雜性(Complicated)。非複雜性的病患通常採採保守治療,包含禁食禁水、抗生素及靜脈輸液補充,等病況好轉後,可逐步喝水進食,病患平均住院日約為7-14天;而複雜性憩室炎則多為出現腹內膿瘍、廔管、腸阻塞、出血或穿孔症狀,依病人狀況需進行引流或是手術處置,醫師會與病人討論最適宜的處理方式。

減低憩室發炎發生 4招快點學

最後,江世偉醫師提供四種建議來助減低憩室發炎的發生:

一、     規律運動的習慣:規律運動能增進腸道蠕動,並且減少大腸壁的壓力。

二、     高纖維食物攝取:多吃蔬菜水果,讓大便能夠快速通過大腸,降低憩室發炎機率。

三、     多喝水:纖維需要大量的水分讓大便在腸道裡作用,若是水分攝取不足,吃進去的纖維反而造成便秘的情況。

四、     戒菸:戒菸據統計資料會降低憩室炎的發生率

【延伸閱讀】

產後6個月黃金治療期 HIFEM科技扭轉漏尿困擾

居家防疫引爆衝突 善用三明治溝通法增進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6歲的小華,10年前於他處診所做過植牙,因植牙的位置最近咬起來一直不舒服,而且時常有分泌物產生,至醫院求診,經檢查後發現其口腔內植體周遭有牙齦發炎及嚴重齒槽骨吸收等問題,但因植體品牌非本院所使用的,且市面上不同廠牌的植牙都有其特殊規格和使用工具,故醫師也愛莫能助,後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新北報導】悶熱夏季來臨,寵物身上容易出現皮膚病,近日八里動物之家動保員發現入所小貓身上出現一圈一圈錢幣狀脫毛,經獸醫師檢查後發現是貓癬,在獸醫給予口服及外用藥後已經恢復原本容貌。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貓癬是傳染力極強皮膚病,為黴菌感染,貓癬大多是由犬小芽孢菌所引起,其他動物如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這次東京奧運會中華隊的熱門奪牌運動其實多數都是三角纖維軟骨損傷的高風險族群。三角纖維軟骨損傷常見於握球拍或棍棒的運動,以及那些會需要大量使用手腕尺側造成尺骨反覆壓縮負荷或猛力手腕牽引出力的運動,例如羽球、網球、桌球、體操、舉重、柔道及籃球等。此處受傷後,可能造成手腕疼痛、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灣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知高齡、慢性病患為重症及死亡高危險群。奇美醫院整合醫療中心暨老年醫學科主任蔡岡廷醫師指出,中高齡者面對體力下滑、營養不均的狀況,可能是造成染疫後重症風險偏高的因素。定期診療的居家照護患者也受到衝擊,奇美醫院為此加強防疫,持續兩週一次到訪診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