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酷暑戶外工作易中暑4招預防熱傷害

酷暑戶外工作易中暑4招預防熱傷害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防堵本土疫情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全民務必戴好口罩、勤洗手及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共同對抗疫情。但在炎炎夏日進行戶外工作,除做好防疫外,也要謹慎避免熱傷害。

酷暑炎熱難耐 「奉茶APP」解決口渴

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天氣高溫炎熱且各地降雨機率高,易處於高溫溼熱環境,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戶外工作者經常得在高溫戶外工作、活動,所處高溫環境中溼度增加,會影響身體流汗功能,排汗散熱的效果也會降低,如果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可能進而引發中暑、熱衰竭。

國民健康署建議如戶外工作者或有找水需求的民眾,可以透過「奉茶行動」APP,快速且方便找到最近距離的奉茶站(目前全臺已設置超過7千站),以解渴又兼做環保。

預防熱傷害 四招要謹記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事業單位可利用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設置的熱危害預警行動資訊網查詢所處地點的熱危害風險等級,而辛苦的戶外工作者,可依照以下預防熱傷害4招,視天候狀況採取預防措施:

一、適時補充水分

在炎熱的環境中,不論活動程度為何,都應隨時喝水,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注意尿量及顏色,若尿量減少、顏色變深,表示體內水分不足,並避免飲用酒類飲品。

二、注意作業環境的溫度、濕度與身邊夥伴狀況

隨時關注氣象及氣溫濕度的變化。注意作業時間,戶外工作避開中午太陽直曬的時段;作業環境提供遮陽、採用隔熱與通風設備,並營造涼爽的休息場所;避免密閉環境,並保持空氣流通,並隨時注意身邊夥伴狀況。

三、做好個人防曬措施

作業服儘量以穿著寬鬆、透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做好防曬措施,戴遮陽又通風的帽子。

四、注意個人健康狀態

使用可能會誘發中暑之藥物,包括增加產熱(如甲狀腺素)、或增加水分流失(如利尿劑)等之藥品;從事高溫或高濕度環境之作業者,應進行職前與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

【延伸閱讀】

產後6個月黃金治療期 HIFEM科技扭轉漏尿困擾

居家防疫引爆衝突 善用三明治溝通法增進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佈滿聖誕樹、彩色氣球及許願牆的一樓候診區,宛如來到嘉年華會現場。聖誕節即將到來,為了讓無法外出或在家過節的病童感受歡樂氣氛,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於聖誕節前夕舉辦「聖誕Fun樂嘉年華」活動,除了邀請惠明樂團演唱詩歌及友友重奏團演奏聖誕歌曲外,傅雲慶院長更化身聖誕老公公到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人還未老,骨質就先老了!30幾歲的年輕人,很多都一把老骨頭。年近八十的中醫師李深浦指出,骨質年輕,人就相對年輕;尤其女性更要特別注意,更年期加速流失骨質,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驟減,導致年流失2~3%骨質。服用中藥肝腎雙補 延緩老化筋骨好想要延緩老化,健康快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53歲張女士向來身體健康,無肺癌家族病史及吸菸習慣,日前到臺北慈濟醫院做健康檢查,卻發現左、右肺部都出現毛玻璃狀病變,胸腔外科醫師鍾政錦懷疑為「多發性肺癌」,透過胸腔內視鏡手術將肺部左上、右上械狀切除,切片確診為第1期肺腺癌,張女士康復後持續於門診追蹤。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我的鞋子又破又舊,萬一壞了怎麼上學,若能有雙新鞋就好了」!這些看似簡單的心願,對於經濟弱勢的家庭來說,是奢侈夢想;擔任臨時工的阿平是單親爸爸,一個人帶著四個孩子,薪水只夠一家溫飽,內心不禁期盼孩子們有新鞋穿。臺中榮總與惠康基金會特別在石岡區辦理「為你築夢 送愛到家-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