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酷暑戶外工作易中暑4招預防熱傷害

酷暑戶外工作易中暑4招預防熱傷害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防堵本土疫情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全民務必戴好口罩、勤洗手及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共同對抗疫情。但在炎炎夏日進行戶外工作,除做好防疫外,也要謹慎避免熱傷害。

酷暑炎熱難耐 「奉茶APP」解決口渴

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天氣高溫炎熱且各地降雨機率高,易處於高溫溼熱環境,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戶外工作者經常得在高溫戶外工作、活動,所處高溫環境中溼度增加,會影響身體流汗功能,排汗散熱的效果也會降低,如果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可能進而引發中暑、熱衰竭。

國民健康署建議如戶外工作者或有找水需求的民眾,可以透過「奉茶行動」APP,快速且方便找到最近距離的奉茶站(目前全臺已設置超過7千站),以解渴又兼做環保。

預防熱傷害 四招要謹記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事業單位可利用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設置的熱危害預警行動資訊網查詢所處地點的熱危害風險等級,而辛苦的戶外工作者,可依照以下預防熱傷害4招,視天候狀況採取預防措施:

一、適時補充水分

在炎熱的環境中,不論活動程度為何,都應隨時喝水,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注意尿量及顏色,若尿量減少、顏色變深,表示體內水分不足,並避免飲用酒類飲品。

二、注意作業環境的溫度、濕度與身邊夥伴狀況

隨時關注氣象及氣溫濕度的變化。注意作業時間,戶外工作避開中午太陽直曬的時段;作業環境提供遮陽、採用隔熱與通風設備,並營造涼爽的休息場所;避免密閉環境,並保持空氣流通,並隨時注意身邊夥伴狀況。

三、做好個人防曬措施

作業服儘量以穿著寬鬆、透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做好防曬措施,戴遮陽又通風的帽子。

四、注意個人健康狀態

使用可能會誘發中暑之藥物,包括增加產熱(如甲狀腺素)、或增加水分流失(如利尿劑)等之藥品;從事高溫或高濕度環境之作業者,應進行職前與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

【延伸閱讀】

產後6個月黃金治療期 HIFEM科技扭轉漏尿困擾

居家防疫引爆衝突 善用三明治溝通法增進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別輕忽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中醫師提醒,多囊性卵巢除了因卵巢無法正常排卵易有不孕問題外;同時也會造成胰島素濃度的大量上升,如果沒有適當治療,長期下來恐造成胰島素產生阻抗性,使身體組織對胰島素反應不靈敏,形成「糖尿病體質」,未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多囊性卵巢患者罹患糖尿病風險高?脂肪細胞作祟是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競技場上發光發熱的運動員,最怕遇到運動傷害,小而錯失比賽機會,嚴重可能終結運動生涯。2名受訓後下肢疼痛的體育班學生,經診斷評估皆長期鍛鍊導致腓骨壓力性骨折。一般治療加上休養復原約需半年,兩生輪番接受連續10次、每次半小時的單人高壓氧艙治療,經1個月復健科短期高壓氧治療後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王雅涵諮商心理師表示,小安是我的個案,他長得很瘦弱,從小在育幼院長大。我問他說:「你當初到底為何加入幫派呀?」,小安對我說:「從小,老師就告訴我們不要加入幫派,幫派不好,可是當我第一次接觸到幫派的時候,卻是我第一次體認到愛的時候,老師之前說的話都不重要了,我當下只想要真實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從懷孕到生產,孕媽咪們每個階段都必須小心翼翼,除需克服身體在懷孕期間會有許多變化,包括孕吐、腰痠背痛、頭暈等孕期不適,同時也得調適心理。但準媽媽們若在孕期出現出血的情況,被醫師告知有前置胎盤怎麼辦呢?前置胎盤分四級 危險因子有這些國泰醫院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張美玲表示,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