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女性常有臉色蒼白、容易疲勞、頭暈目眩、抵抗力差等症狀,小心罹患缺鐵性貧血!營養師表示,根據衛福部的鐵質建議量,成年女性每天需攝取15毫克,趕快檢視一下有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呢?
刻意節食、營養不均衡、月經來潮等因素,造成女性缺鐵情形嚴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主任洪若樸表示,缺鐵是現代女性最常見的營養不足問題,約1/3~1/2的年輕女性有潛在性貧血症狀,必須從每日飲食中補充鐵質,以免罹患缺鐵性貧血。
《女性缺鐵率高於男性》
根據衛福部針對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女性的缺鐵率高於同齡男性,從青春期開始,女性缺鐵率逐漸升高,尤其19~50歲的婦女,1993~1996年為15.3%,2005~2008為22.5%,缺鐵貧血率為11.7%,顯示台灣的生育年齡婦女每10人中有2人缺鐵,其中半數甚至嚴重到出現貧血症狀。
《青少年、老年男性也缺鐵》
洪若樸主任指出,從衛福部的調查來看,鐵質的營養狀況受性別、年齡的影響,由於偏食或節食及月經失血,女性罹患缺鐵性貧血的機會較高,但缺鐵不是女性的專利,成長中的青少年、65歲以上的老年男性,缺鐵率也高;其他年齡層男性及更年期女性的缺鐵率明顯較低,尤其50歲以上女性的鐵質營養大幅改善,1993~1996年缺鐵率為7.4%,2005~2008降為1.3%。
《動物性鐵質吸收率高3倍》
她表示,缺鐵性貧血的症狀包括臉色蒼白、容易疲勞、難以集中精神,還可能引起腸胃不適、頭暈、沒有胃口、抵抗力差等,預防缺鐵性貧血,首先必須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
洪主任表示,補充鐵質的正確觀念,是食物中所含鐵質能否被人體吸收、利用,比含鐵量多寡更重要,一般來說,動物性食物的鐵質吸收、利用率是植物性食物的3倍。
《每天吃1次紅肉,補足鐵質》
她說,動物性食物中的鐵稱為血紅素鐵,如肝臟、豬肉、牛肉、生蠔、蚌等,通常顏色愈紅、含鐵量愈高,一般人每天只要一餐吃到紅肉,就可補足鐵質需求,也不會攝取過多脂肪;植物性食物中的鐵稱為非血紅素鐵,如菠菜、番薯葉等深綠色蔬菜,榖類及黃豆、紅豆等豆類,顏色愈深、含鐵量愈高。
洪主任表示,根據衛福部每日鐵質建議攝取量,兒童、成年男性、更年期女性為10毫克,青少年及成年女性為15毫克,女性懷孕及哺乳期,每天需多30毫克,才足以「一人吃兩人補」,建議女性準備懷孕前,平日飲食應增加鐵質攝取以儲備需求。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啤酒屋 台北市清粥小菜 台北市食品材料行 台北市大埔鐵板燒 台北市海鮮吃到飽 台北市素食餐廳 台北市港式飲茶 台北市川菜餐廳 台北市跳蚤市場 台北市布行 台北市重機駕訓班 台北市k書中心 台北市貨車出租 台北市小貨車出租 台北市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大埔鐵板燒菜單海鮮吃到飽素食餐廳台北市吃到飽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大埔鐵板燒加盟
相關推薦
「糖」與「糖尿病」真有關係?聽聽看醫生怎麼說...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甜食,對許多人而言,可說是最佳的心靈調劑,當心情不好時,吃一顆糖或者吞一顆巧克力,煩悶的感覺似乎真能煙消雲散。不過,甜點的高熱量,也是眾所皆知的,如果長時間食用過多,會不會得糖尿病?又有人說,糖尿病人的尿有甜味,就是因為吃過多糖的關係? ...
閱讀詳情 »胎兒醫學博士蕭勝文 為孕產婦與新生兒健康把關
文.洪寶山 現在的年輕人普遍不婚、不生或是晚婚、晚生,不婚不生是因為覺得自己一個人過得更快活,或覺得養個孩子負擔太重,所以即使結了婚也選擇不生,而晚婚晚生則是因為年輕時專注於事業,或是忙著充實自己的人生,到了想定下來的時候只能是晚婚晚生了。 不論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選擇不婚、不生或是晚婚、晚生,這個現...
閱讀詳情 »對癌下藥,手術 放療還是標靶?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罹患癌症的那一刻開始,病人心境上的轉變,內心所承受的壓力,是任何人都無法體會的,家屬能做的,就是給予心靈上的支持與陪伴,並與醫師商討正確的醫療對策。 癌症治療方法有很多種,目前的療程為何?針對不同的疾病,治療的順序、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嗎?  ...
閱讀詳情 »不可忽視的”腎”危機
文 林翠玲 圖 網路拍攝 慢性腎臟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全台洗腎人口突破8萬人,平均每名洗腎患者花費60萬元,健保支出超過500億元,但存活率卻逐年遞減,五年存活率僅56.2%。推估全國約有200多萬患者,平均每8個成年人就有一人生病。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就診時才得知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