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童嘴巴「莫名腫痛」,送醫後醫生在她的嘴裡竟發現...大家都被嚇傻!太震驚了!

女童嘴巴「莫名腫痛」,送醫後醫生在她的嘴裡竟發現...大家都被嚇傻!太震驚了!
 
 
 
(翻攝自toutiao,下同)
 
印度一名7歲女童總是向父母抱怨嘴部疼痛難忍,被送往醫院診治後,醫生竟在她嘴裡發現了202顆牙齒,令人震驚。
 
女童嘴巴「莫名腫痛」,送醫後醫生在她的嘴裡竟發現...大家都被嚇傻!太震驚了!
 
圖為醫生在給女童檢查
 
位於新德里的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表示,一位來自古爾邦地區的男性商人日前攜女兒前來就診。女童當時牙齦紅腫,稱裡面像有鋸齒扎一樣,疼痛難忍。據主治醫生透露,經X光檢查後發現,女孩患上的是牙瘤,即原本正常的牙齒以一種不規則的方式生長後衍生出的疾病。
 
女童嘴巴「莫名腫痛」,送醫後醫生在她的嘴裡竟發現...大家都被嚇傻!太震驚了!
 
圖為醫生在女童嘴裡取出的牙齒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醫生成功取出了女童嘴裡所有多餘的牙齒。一名操刀的醫生事後稱,在她的小嘴裡看到如此多的牙齒,著實十分震驚。
 
女童嘴巴「莫名腫痛」,送醫後醫生在她的嘴裡竟發現...大家都被嚇傻!太震驚了!
 
牙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很多人都不清楚,僅僅是從它的名字來看,似乎是牙上長了瘤。可是,牙上會長瘤嗎?很多人都不信。專家提醒,牙是會長瘤的,甚至還不只一種類型,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牙瘤都有哪些分類,其相應的治療方法有用哪些。
 
女童嘴巴「莫名腫痛」,送醫後醫生在她的嘴裡竟發現...大家都被嚇傻!太震驚了!
 
 
 
1、混合性牙瘤
 
多發生於兒童和青年,上下頜骨均可發生,以下頜前磨牙區和磨牙區多見。活動性生長期可引起頜骨膨大。X線片表現為境界清楚的放射透光區,其中可見放射阻射性結節狀鈣化物。 鏡下見腫物內牙體組織成分排列紊亂,相互混雜,而無典型的牙結構。發育期的混合性牙瘤,與成釉細胞纖維瘤或成釉細胞纖維-牙瘤不易區別。腫物生長有自限性預後良好。
 
2、組合性牙瘤
 
患者年齡較小,好發於上頜切牙-尖牙區。X線顯示形態及數目不一的牙樣物堆積在一起。鏡下見腫物由許多牙樣結構所組成,這些牙樣結構雖然不同於正常牙,但牙釉質、牙本質、才骨質和牙髓的排列如同正常牙的排列方式。
 
3、治療
 
一般性手術的預防性抗感染選用磺胺類藥物或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手術範圍較大,患者體質差或合併感染者則一般採用聯合用藥,較常用為: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作用於革蘭氏陰性菌的藥物+作用於厭氧菌的藥物;手術前後感染嚴重或術創大,修復方式複雜者可根據臨床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
 
以上就是牙瘤的分類,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牙瘤的種類有很多,其相應的治療方法也不一樣,因此,一旦自己感覺患有牙瘤後,一定不要自己隨意處置,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確定自己患有哪種牙瘤,在施展相應的治療方法。

via-toutiao

相關推薦

俗稱武漢肺炎的COVID-19疫情持續在南韓延燒,南韓當局今(20)日通報,新增確診病例363例,全國累計確診數突破3萬例大關,南韓已經連續3天單日新增超過300例,研判疫情已來到第三波流行。自疫情爆發以來,南韓於4月3日超過1萬例確診,9月1日超過2萬例,11月20日超過3萬例。累計至11月20日...

閱讀詳情 »

美國武肺疫情發燒,最嚴峻的德州與加州兩地,過去半個月收治大量病人,德州甚至有醫院爆滿,必須讓民眾帶著呼吸器回家療養。醫護人員因為長時間工作,不斷面對生死,大喊吃不消,形容情況根本像在戰場一樣,呼籲民眾拜託配合防疫。(民視新聞網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冬天空汙季到!PM2.5助長病毒感染,胸腔科醫...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611、612),均為印尼籍30多歲女性移工。指揮中心表示,案611、612於11月5日自印尼來台工作,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疑似症狀。2人11月18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因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近期大學校園9天發生6起自殺憾事,震驚社會,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提醒,高成就的孩子,不代表高適應度,他們過去在學業上平順,但是碰到困難,卻未必有學會面對壓力,不知道如何面對不完美的自己。  高成就的孩子 不代表高適應力王明鈺指出,大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