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高中生一跑步就「停格」1分鐘 無形力量抓手腳竟是病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跑步就感覺被「奇怪力量」抓住身體,無法動彈,一名18歲女高中生過去2年來就有這種恐怖經歷,只要突然跑步時左側手腳就會瞬間變得僵硬、無法控制,持續數十秒鐘到1分鐘,彷彿被股無形的力量抓住,經常差點跌跤,連家人都一度懷疑會不會是碰上髒東西,四處求神問卜,最後仔細檢查才發現罹患「陣發性動作誘發型肌張力異常症」。

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該名女高中生不但尋求靈媒解方無效,折騰了好一陣子症狀都無法緩解,後來到處求醫也都找不出原因,由於症狀越來越嚴重,轉院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真正病因。

檢查發現,女高中生的左側肌肉張力稍高,且快速運動可誘發出嚴重的左側肢體僵直。抽血檢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皆正常,醫師診斷為「陣發性動作誘發型肌張力異常症」。

黃啟訓說,「陣發性動作誘發型肌張力異常症」典型的症狀是當患者突然改變動作,例如突然站立或突然跑步時,會產生不自主的肌肉緊縮僵直,症狀一般會持續十幾秒到1分鐘。常見的症狀是以單側肢體為主,當症狀出現在腿部時常因此跌倒。

另外,臨床也有少數的病人會影響到頭、臉部,因而出現一些奇怪的表情,有時也會造成說話困難,甚至說不出話來。

困擾症狀幾乎天天出現,黃啟訓指出,大部分的患者每天都會發生症狀,嚴重時一天可以發生上百次,不過也有些病人幾個月才發生1次;一般而言,患者多在6至20歲間開始出現症狀,發生機率為15萬分之1,男女比為3:1,台灣只有2、300名患者。

黃啟訓說,發病原因主要是人類第16對遺傳染色體中的PRRT2基因突變造成腦部基底核神經細胞膜電位異常所引起的,大多是家族顯性遺傳,但也有偶發型個案,就像這名女高中生一樣,並無其他家人有類似症狀。且不只突然的動作會引發症狀,如果壓力大、過度興奮、或過冷過熱時也容易誘發症狀。

許多病人在出現症狀前會有「預兆感」,像是忐忑不安、頭昏或肢體有螞蟻在爬的異常感覺。目前臨床治療多使用神經細胞離子通道阻斷藥物,只需要低劑量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且5成患者隨著年紀增長症狀會逐漸減少或消失,平時也可藉由避免爆發性的動作來減少症狀產生的次數。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白白遭殃!工作吸到二手菸每周逾10小時 研究曝:死亡風險飆1.4倍

快檢查!含致癌物風險考量 1800萬顆「美獲平」降血糖藥即起下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院陪病規定放寬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公布,調整醫院門禁管制及強化住院病人的陪病者COVID-19疫苗接種規範,考量住院陪病特殊需求,包括12歲以下兒童等4類人,陪病人數上限放寬到2人,不再限制只能1人;另外,民眾要注意的是,未完成完整疫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藝人王力宏因為前妻李靚蕾指控其出軌、約砲甚至招妓的爆料,優質偶像的好男人形象一夕全毀,從12月18日自中國返台之後,就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返台檢疫的他,為了躲避媒體上演諜對諜,甚至居家檢疫的地點也遭到質疑可能違反規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也開口...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 從小熱愛藝術與美學 幫媽媽割雙眼皮「當母親節禮物」 俊俏斯文,戴著黑框眼鏡就像鄰家大哥哥。沈彥廷醫師的聲線,如同他執刀的手藝細緻柔和。他說,從小最有興趣的事物其實是藝術,國中讀的是美術班,喜愛繪畫與一切和美相關的事物,後來,「家庭因素」改變了人生方向,從此踏上醫學系的道路。「我們家是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空手道代表隊染疫人數再添新確診者!繼昨公布包含教練和選手有11人自哈薩克返台確診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6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其中空手道代表隊再有1人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