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陪病規定大變動!「4特殊情形」陪病人數變2人 但篩檢費不再國家出

陪病規定大變動!「4特殊情形」陪病人數變2人 但篩檢費不再國家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院陪病規定放寬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公布,調整醫院門禁管制及強化住院病人的陪病者COVID-19疫苗接種規範,考量住院陪病特殊需求,包括12歲以下兒童等4類人,陪病人數上限放寬到2人,不再限制只能1人;另外,民眾要注意的是,未完成完整疫苗接種的陪病者,從明年開始也必須得自行負擔入院的篩檢費用,包括每周自費篩檢。

指揮中心強調,已於12月24日發函周知全國醫療院所,調整醫院門禁管制及強化住院病人的陪病者COVID-19疫苗接種規範,最新規定如下:

1. 陪病人數:
(1) 每名住院病人之陪病人數維持以1人為原則。
(2) 若病人為兒童(12歲以下)、老人(65歲以上)、身心障礙、或經醫療機構評估有必要者等特殊情形,陪病人數上限得為2人,惟每名住院病人之陪病者公費篩檢仍為1名。

2. 篩檢規定:
(1) 完成疫苗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之陪病者,得免除入院篩檢及每周定期篩檢。
(2) 未完成疫苗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之陪病者,自明(111)年1月1日起,入院進行公費篩檢(每名住院病人之陪病者限1名公費),且每周定期進行自費篩檢;自明年2月1日起,入院篩檢改為自費篩檢,且每周定期進行自費篩檢。

3. 篩檢方式:
(1) 公費篩檢方式為抗原快篩或PCR核酸檢驗二者擇一,或同時執行;自費篩檢方式為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核酸檢驗。
(2) 若為「確定病例符合檢驗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3個月內」,得免除前述篩檢。

指揮中心提醒,由於醫院屬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為降低疾病在院內傳播風險,籲請民眾儘速完成完整疫苗接種。於疫情期間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若仍有陪病或探病需要,應配合實名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陪(探)病人員須不具COVID-19相關症狀,亦未曾接觸確診個案或具相關公共場所活動史;且進入醫療機構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手部衛生,以降低交互感染風險,保障自身及病人安全。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出國必看!不怕忘帶小黃卡 3步驟下載「數位證明」可飛超過60國

空手道隊剩下10人最新檢驗出爐! 羅一鈞:機上集體感染機會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現代上班族的肩頸痠痛; 女性生理期的小腹絞痛、四肢冰冷; 天冷就咳嗽氣喘、喉嚨腫痛; 更年期的心情煩躁、心悸、多夢; 「三高族群」的病情反覆、控制不易? 居家必備的經絡手冊,是每個人家中自我保健的寶典,在突如其來的急症與小病痛上,都可以透過正確找穴,進行按壓而獲得相當的改善。   腦中風昏...

閱讀詳情 »

萬物淤塞不通,都會累積成病痛(=毒素)這與「水不流則腐」的道理一樣,體內不需要的東西(=老廢物質),就必須徹底向外排除乾淨。 「藥膳」飲食學是中國自古傳承的傳統醫學,現代人可以利用排毒食譜餐,挑選好的食材並加以料理,簡單達到排毒功效喔! 這裡介紹一道非常適合冬季食用的「帶骨雞肉白菜粉絲湯」,白菜與雞...

閱讀詳情 »

感到聽力越來越吃力時,許多人會開始選用輔助工具,想讓溝通更加順利。但市售助聽產品龐雜,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先助聽器,再電子耳 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方德詠說明,事實上,人工電子耳並不適用於所有的聽力障礙患者,主要用在雙耳有重度或極重度聽力受損者,且臨床上多是使用助器聽後,仍無法得到幫助時。另...

閱讀詳情 »

你是否也被「文明病」所困擾?時代的進步,雖然帶來了越來越高的便利性,但相繼而來的空氣汙染、輻射環境、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促使情緒緊張,導致血液中充滿毒素,睡眠品質受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引發三高、中風、心肌梗塞等可怕疾病。 當這些不知該「從何治療起」的疾病發生在我們身邊時,有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值得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