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不菸罹肺癌 ALK標靶納健保年省逾百萬

她不菸罹肺癌 ALK標靶納健保年省逾百萬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60歲的李姓婦人,喜歡運動、早睡早起,從來都不抽菸;3年前卻確診罹患肺癌第4期,且為ALK基因突變,除了化療,只能使用標靶藥物,她選擇每個月自費27萬元,每天吃2顆藥,可以正常上班不用跑醫院,至今腫瘤控制良好,她覺得很值得。今年9月開始,此藥通過健保給付,癌友可望年省逾300萬元。
李姓婦人說,確診罹癌後,就打算透過標靶治療爭取更長的生命時間,但經由EGFR基因檢測結果卻是陰性,原以為無藥可醫,後來進一步接受ALK基因檢測,結果為陽性反應,當時只能自費申請ALK基因標靶藥,雖然藥費昂貴,但2年多來腫瘤不僅縮小,也沒有受到像化療般嚴重的副作用困擾,每天正常上班、運動,完全看不出是個晚期肺癌患者。
肺癌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位,據統計,每年奪走約8千多人的性命。台北榮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指出,臨床上3分之2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現時已晚期,過去平均活命不到1年,隨著標靶藥物問世,可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
蔡俊明表示,根據臨床實驗結果顯示,ALK基因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標靶藥物,在化療無效後開始使用,可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達7.7個月,比使用化療增加1倍以上,副作用也低,同時兼顧治療成效與生活品質。
過去治療肺癌的標靶藥物,只有EGFR基因突變有健保給付,今年9月開始,健保通過給付ALK基因標靶藥。蔡俊明估計,每年約有200名患者可受惠,但此藥目前為第二線藥物,患者需使用化療治療無效後才可申請。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強調,肺癌已進入個人化治療時代,建議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確診後,可進行EGFR及ALK基因檢測,找出致病基因,獲得更有效的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765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李蔚萱/台中報導】隨著暑假到來,加上政府實施旅遊補助與三倍振興券,民眾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出遊!夏天的熱門旅遊地點不外乎就是海邊,穿上泳裝戲水、曬曬日光浴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大享受,然而有狐臭的患者卻為此感到自卑困擾,甚至平日也深怕流汗黏膩的腋下會發出異味,十分尷尬!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視網膜的衰老速度比其他器官快。《老年醫學雜誌》一項研究證明,每天凝視670nm深色紅光三分鐘,能明顯提高視錐細胞(分辨顏色能力)和視桿細胞(感受弱光能力)的靈敏度,特別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不過專家呼籲,該紅光有特定波長,民眾不要任意購買紅燈回家使用。粒腺體在感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52歲男性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曾因糖尿病而失去一支小腿,加上長期抽菸習慣未改,使網膜血管更狹窄,視網膜缺氧日益嚴重,最終左眼併發黃斑部水腫,視力受損無法工作。一開始患者使用新生血管因子抑制劑,治療效果不彰,但慶幸健保核准給付轉換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視力得以維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沈默殺手肝癌 晚期治療選擇多元肝癌又常被稱為沈默殺手,因臨床早期沒有特別症狀,當有明顯症狀出現時,檢查結果往往已是晚期階段。所幸隨著醫學進步,晚期肝癌治療也日趨多元,包含一二線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選擇。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醫師說明,標靶藥物多為血管生成抑制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