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反覆下腹疼痛 竟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惹禍!

她反覆下腹疼痛 竟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反覆下腹疼痛要小心! 恐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惹禍

莫名反覆下腹疼痛,恐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惹禍!有位30歲的美珍(化名)是一名室內設計師,四年前因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巧克力囊腫而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僅使用半年的停經針劑藥物,沒有定期回診追蹤。一年前開始出現下腹部疼痛、解便不順,以為是工作壓力大造成腸胃出問題,自行買藥吃卻不見好轉,甚至持續反覆發燒超過一個月。就醫檢查確認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卵巢長出5公分的巧克力囊腫,且合併骨盆腔發炎感染,引起持續疼痛及發燒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率高 應維持長期抗戰心態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吳珮如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疾病,最常見的發生部位以卵巢、子宮、骨盆腔及腹腔居多,也可能侵犯至大腸、膀胱或肺部,引起經痛、骨盆腔疼痛、異常出血及不孕等相關症狀。對付子宮內膜異位症,應維持長期抗戰的治療心態,由於不少患者誤以為只要切除病灶,就能永絕後患,輕忽其五年內高達五成以上的復發率,結果致使疾病復發、面臨再次手術的可能。

較無副作用不需停藥 新型口服黃體素成復發治療新選擇

針對較重度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巧克力囊腫大於5公分以上患者,吳珮如醫師指出,除了採用手術治療減緩疼痛與惡化,更建議術後搭配長期的藥物控制,不僅能加乘手術治療效果,還能防止復發及二度手術傷害卵巢;而術後藥物的選擇,首重「細水長流」原則。

然而,像美珍先前所使用的停經針劑藥物,雖然能有效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症,卻有骨質疏鬆等更年期症狀的副作用,通常建議使用不超過六個月;過去常用的雄性素,則會造成長痘痘、聲音低沈或輕微肝功能影響的副作用,也讓患者長期用藥意願不高。

吳珮如醫師說,目前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不僅能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疼痛症狀,也較無以往藥物的副作用,患者術後可以長期使用不需停藥,且使五年復發率降低至4%,大大改善生活品質。此外,根據日本研究顯示,在早期復發階段的病人,若以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可有效控制疾病,為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帶來重複手術之外的治療新選擇。

提高警覺留意相關症狀 長期藥物治療與追蹤預防復發

吳珮如醫師提醒,受現代社會環境變遷、飲食西化及晚婚影響,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年輕化之趨勢,如果經痛時間變長或頻率變高、性交疼痛或排便不正常等症狀,就應提高警覺,並主動尋求婦產科醫師診斷,以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難以根除,曾經接受過手術者,也應選擇適合長期控制的藥物接續治療,保持每三個月一次定期追蹤;若是已復發且需要保有生育功能的患者,除了積極就醫檢查,也應選擇最能避免破壞卵巢的治療方式,為未來迎接新生命之前做好萬全準備。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比美麗更難的是什麼?是美一輩子!有多少年輕的時候傾國傾城的美人最終都輸給了歲月,讓人惋惜。但是她卻實現了這個所有女人的夢想,從16到60歲,她從來沒有過片刻的不美麗。她就是美國傳奇超模克里斯蒂·布林克利,一個連時間都無法改變的美人。 克里斯蒂的美貌讓人驚嘆,更讓人羨慕,但是你知道她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43歲的李教授長期授課,聲音沙啞持續已兩年卻不以為意,沒想到檢查卻發現聲帶囊腫。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許彥彬表示,聲帶一旦發生較嚴重的病變,很多情況下都要考慮開刀切除病灶,傳統喉部或聲帶手術都必須在全身麻醉下進行,但隨著門診聲帶注射術的發展成熟,現可在病患清醒的狀態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家長若是發現孩子有血管瘤時,千萬不要輕忽,有可能會發生卡莎巴梅症候群,導致內出血,病況嚴重恐有生命危險! 死亡率高達四至五成 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李建智醫師指出,卡莎巴梅症候群是一種會消耗血小板的血管瘤,雖然非常罕見,一年大約會有二、三例,但是由於會造成內出血,大約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春節天氣如何呢?氣象專家彭啟明預測,全台天氣多雲到晴,早晚溫差大。除了小年夜及除夕夜氣溫下探10度外,初一開始氣溫逐漸回升,初六後氣溫又變冷,也會有降雨。醫師則提醒,民眾出遊記得攜帶外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要天沒亮就外出運動。 春節好天氣 氣象專家彭啟明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