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她為了瘦下來狂吃水果減重十公斤,卻被醫生診斷出糖尿病!從食譜中赫然發現這個東西根本吃不得...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有個四十四歲的謝姓婦人,因為想減重,每天吃七份水果,三個月內瘦了十公斤。但她也有喝半糖珍珠紅茶和含糖豆漿,後來才發現體重狂降是因為高糖飲食引發糖尿病。

她為了瘦下來狂吃水果減重十公斤,卻被醫生診斷出糖尿病!從食譜中赫然發現這個東西根本吃不得...

日前謝女因急性腹痛、嘔吐,到衛福部豐原醫院急診。醫生驗尿、抽血後發現,糖尿病造成她酮酸中毒,住進加護病房治療三天,才讓血糖值下降。

豐原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正修指出,謝女體重原本64公斤,三個月後降到54公斤。她覺得身體很虛弱,以為是太累的關係,後來身體承受不住才掛急診,診斷出糖尿病。

他說謝女吃了太多高糖份水果,造成糖份代謝異常。一天只應吃兩份水果,但她吃了七份,等於二十一顆方糖。

此外,她還天天喝一杯半糖珍珠紅茶和含糖豆漿,一天吃進了三十三顆方糖。謝女本身並不具備糖尿病危險因子,但飲食不健康引發代謝問題才得了糖尿病。

由於社會發展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質的提升,也正因此,很多人都不注重飲食的健康,只要是喜歡吃的就多吃,不喜歡的就少吃,漸漸導致各種疾病的橫生。其中比較典型的就屬糖尿病,這是因為飲食無規律導致的疾病,那麼糖尿病有沒有什麼預防的方法呢?讓小編來帶大家一起去瞭解一下一生不得糖尿病的好方法有哪些吧!
 


她為了瘦下來狂吃水果減重十公斤,卻被醫生診斷出糖尿病!從食譜中赫然發現這個東西根本吃不得...
一生不得糖尿病的好方法 

1、吃肉前喝兩勺醋

通過有關的研究結果證明,經常吃大魚大肉等高熱量食物的人最好在飲食之前喝兩勺食醋,這樣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血糖的水平。如果你不喜歡喝醋,或者沒有喝醋的喜歡,那麼可以在吃飯之前吃一些含有食醋的涼拌菜。

2、減輕5%的體重

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鍛鍊,但只要體重減輕5%,患糖尿病的危險就會降低70%。

3、每天走路35分鐘

芬蘭研究發現,走路可讓體內胰島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週走路4小時,每天35分鐘,可使糖尿病危險降低80%。

4、多喝咖啡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咖啡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的病發,每天喝6杯咖啡,糖尿病危險降低到29%甚至54%,而每天喝3到4唄咖啡,可以降低約29%左右,但是如果每天只喝1杯至3杯的咖啡,那麼幾乎是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5、買食物看清高纖維標誌

有高纖維標誌的食物,能確保其中至少含有5克粗纖維,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壓及中風危險。

6、一週吃快餐不超過2次

美國研究發現,每週吃快餐2次以上,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
 

7、火腿香腸要少吃

每週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腸,糖尿病危險會增加43%,罪魁禍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劑。專家建議,應偶爾吃肉,多吃蔬菜。

8、肉桂有助降血糖

德國科學家發現,肉桂具有非常顯著的降血脂的作用,從而達到防治糖尿病病發的危險。建議大家可以將肉桂撒在咖啡中飲用,也可以和蜂蜜兌水一起沖喝。

9、做事前3次深呼吸

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專家建議,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緩慢的深呼吸,以減小壓力。

10、睡眠在6—8小時之間

睡眠經常不足6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翻番;而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增加3倍。

11、不要獨居

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其他人高2.5倍。專家建議,即使獨居也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2、45歲後多關注血糖

血糖指數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內最易發生糖尿病。專家建議,45歲後、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人,應多關注血糖。


她為了瘦下來狂吃水果減重十公斤,卻被醫生診斷出糖尿病!從食譜中赫然發現這個東西根本吃不得...
糖尿病吃什麼

糖尿病的飲食原則
 

飲食控制的目的在有效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壓,並維持合理體重。患者應遵循與營養師共同協商的飲食計畫,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

體重過重或肥胖者,減輕體重應是首要目標,通常減輕5~10%的體重就可以改善葡萄糖的利用,控制病情。患者應和醫師或營養師共同協商一個可以達到,亦可長期維持的「合理體重」。

均衡的攝取各種食物。依據飲食計畫適量攝取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奶類、肉魚豆蛋類等六大類食物。並瞭解與善用食物代換表。

澱粉豐富的食物(如米面,甘藷,馬鈴薯,芋頭,玉米等)應列入飲食計畫,並列入主食類代換;節慶應景食品及各式點心(如肉粽,年糕,燒賣,壽司,咖喱餃等),應經由營養師指導食用;甜食應先瞭解糖份含量,並嚴格控制攝取,必要時可使用代糖過度限制澱粉類食品的攝取是老舊及錯誤的觀念。


她為了瘦下來狂吃水果減重十公斤,卻被醫生診斷出糖尿病!從食譜中赫然發現這個東西根本吃不得...
糖尿病人宜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未加工的豆類,水果,蔬菜,全穀類等食物可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

糖尿病人應注意血脂肪的控制,宜避免攝取過量油脂與膽固醇。應少吃油炸,油煎,油炒和油酥,以及豬皮,雞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宜多採用燉,烤,燒,清蒸,水煮,涼拌等方式烹調食物。

最新的研究顯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利心臟血管的保護,可選購一些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類(如橄欖油,苦茶油等)作為食用油。

糖尿病人不宜飲酒。三酸甘油酯偏高及血糖控制不良者更應禁酒。如果不得已需飲酒,應列入飲食計畫,並列入脂肪類代換,每日不超過90大卡(約13克酒精量)。

糖尿病人應控制鈉鹽(食鹽與味精)攝取,血壓宜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為佳。

赴宴應酬時,應注意選擇食物的質與量,並避免喝濃湯

維生素與礦物質和需求量一般人相同,從飲食充足攝取,並遵照指示攝取營養補充劑。應注意維生素乙群,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C和E等)及鉻,鎂,鉀等礦物質的充足攝取。攝取全穀類食品,充足的深綠深黃色蔬菜,乳品中添加4公克的酵母,都有助於這些營養素的攝取充足。

覺得這篇文章有用的話,請按個讚並分享出去!提醒大家注意飲食均衡,別為了減肥弄壞身體!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整理◎林昕潔、編輯部 繪圖◎蔡兆倫 ◎腦中風:大腦停電中 究竟什麼是腦中風呢?當腦部的血液供給遭到阻斷,就會發生腦中風。腦部神經細胞沒辦法得到足夠的氧氣,神經元的功能就會立刻斷電;若是缺氧的時間較長,神經元便會死去,腦部損傷的情況也愈來愈嚴重。 由於大腦的各個區塊負責不同功能,所以腦中風的症狀要看...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報導】 ▲消基會將此次檢的結果與2014年台北市衛生局檢測的結果做比較,結果顯示豆干與干絲二類產品最常有過氧化氫過量添加的情形。(記者鍾佩芳攝) 豆製品對茹素者而言是豐富的蛋白質來源之一,消基會昨(1)日表示,此次抽查的50件豆製品中有六件樣品檢出過氧化氫,已違反「食品安全衛生...

閱讀詳情 »

如果女朋友生氣時,最好的安撫方法不是給她糖吃,而是要她趕快去小睡一下。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更需要睡眠,若女性睡眠不足,容易出現憂鬱、情緒差,甚至引發中風或發炎等症狀,而值得注意的是,男性睡眠不足,卻不會有這些麻煩,此研究目前已刊登在《科學世界報告》。 這項研究是由著名睡眠醫師布勞斯...

閱讀詳情 »

台北市內湖疑似染上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 (MERS-CoV) 的案例雖然已證實並未感染,但鄰近的南韓至 6/1 為止已快速累積了 18 個感染案例,引發民眾的焦慮。疾病管制署表示 MERS-CoV 是透過接觸與飛沫傳染,平時多洗手可減少病毒附著機會,如果有發燒或呼吸道病狀,則應戴口罩。醫師也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