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她照護失智婆婆 壓力大到得身心症

她照護失智婆婆 壓力大到得身心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62歲的李小姐,是家中的長媳,這幾年來一直照顧失智的婆婆,因為先生不願將婆婆去安置機構,為的只是擔心別人對他們眼光,認為他們不孝、不負擔照顧責任等。

但這樣長期下來,造成李小姐開始有睡不著、脖子僵硬、耳鳴、自述感覺快中風,也看過耳鼻喉科及神經科,能做的身體檢查都做了,都告知沒有問題,除此之外,睡眠品質也逐漸變的不佳,對此,郭綜合醫院身心科黃泰銘醫師表示,這種症狀就是罹患所謂的身心症。

壓力所引起的疾病 對身心理都有影響

身心症在醫學上還有其他的名稱,像是精神官能症、自律神經失調症、神經衰弱、精神生理反應等,而它最主要的表現是以身體症狀為主,好比生理方面壓力會激發交感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若長期處於壓力之中,可能造成免疫系統受損。

另外,在心理方面的壓力,容易引發負面情緒,影響注意力及記憶力,也會改變社會行為,如易出現攻擊行為,而這些壓力的來源,可能是創傷事件例如天災、人禍等,也可能是日常生活的小問題及人際關係的問題,如婚姻、同事的衝突等。這些問題若未及時發現,及時舒緩情緒的話,長期下來將會造成心理負荷沉重,連帶著身體也會產生莫名的問題,例如肌肉緊繃、胃痛、食道逆流、嘔吐、偏頭痛諸如此類的,或原本即有此問題而加重其病情。

找到釋放壓力方法 助你遠離疾病上門

根據黃泰銘醫師表示,多數罹患身心症的民眾,都會有一輩子要吃要的疑慮及掙扎,但醫師提醒民眾,其實提供藥物最主要的目的,是幫助你渡過一個緩衝期,讓身心狀態正處於極度混亂中的病患,能藉由藥物達到穩定的效果,當不適的症狀緩解後,你能運用非藥物治療的方式去對抗壓力,就可以停藥。

除此之外,當你壓力過大時,若能適時的舒解的話,也能使問題緩減,不加重自己的情緒,如此一來,就能遠離身心症找上門:

1)規則生活與充足睡眠。
2)均衡營養。
3)持續有恆之運動會刺激腦內啡的釋放,有益於情緒及身心放鬆,減低焦慮,敞開心胸。
4)學習一種舒壓技巧,如瑜珈、肌肉鬆弛等。
5)休閒安排,如假日爬山、參訪文藝活動。
6)培養正向思考,念頭轉個彎,改變自己負面的想法。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為了跟上時尚的腳步、增添風采,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喜歡在身上下功夫,刺青、打洞穿環等樣樣來,就算害怕也要用,但這看似酷炫的行為背後,實際上卻潛藏著許多感染風險,舉例來說,日前在台中就有名國一的少女,瞞著父母到飾品店穿舌環,不料回家後卻上吐下瀉、發高燒,經過檢查後才發現...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單一性伴侶就不會有子宮頸癌的問題?一名三十六歲的王姓婦女,與先生愛情長跑達十六年以上,原以為只要不亂來,就不會染上HPV病毒,不料,不久之前,左腹突然出現悶痛感,因孩子剛好眼睛不適,陪同前往看診,順便也一起掛號檢查,當下醫師見她高達十年以上未做抹片篩檢,遂勸她趁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最近正逢季節交替的時節,氣溫改變大,有人情緒敏感,對天氣變化或特殊節日易產生情緒起伏。根據臨床精神醫學統計,季節交替,通常也是精神疾病好發或精神症狀較不穩定的時期,這段時間復發的病人相比平時,確實會多一些,因此衛生局提醒,在此時節,病人切勿停用精神藥物,應規律回診...

閱讀詳情 »

頭髮每天要洗,人人會洗,但方式可不一定正確。 5種錯誤的洗頭方式可能會毀了你頭髮的健康,造成毛躁發、掉髮甚至白髮。 從今天起,洗頭再也不要犯這5種錯誤。 不梳頭直接洗許多人以為洗頭時重要的是洗淨頭髮,其實清潔頭皮才是重點。有乾淨健康的頭皮,養分才得以順暢輸送至髮根,提供頭髮健康的生長。 洗頭前,先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