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如何掌控力度要點“不要發力揮桿

“飄渺的理論”教導我們說:揮桿要保持放鬆,注意節奏,不要發力揮桿,保持75%的力道剛好。

“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說:匯豐和沃爾沃現場那幫傢伙是玩命地揮桿。

是理論有問題?是職業們太強悍?還是我們愛好者水平太差?

我覺得之所以有這樣一個疑惑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都把職業們身體劇烈的製動理解成為發力揮桿了。

“制動”是物理中的“近端制動遠端加速”的慣性表相,就像助跑著的標槍運動員突然蹬地停下後,奮力把標槍投出去一樣。同樣的物理現像還有:高速行駛的汽車撞樹後,副駕駛破窗飛出車外一樣,慣性使然。

高爾夫揮桿中的身體制動(針對擺式)-----在揮桿中,通過蹬伸(身體踝、膝關節、胯關節角度的槓桿變化)完成了對“身體的加速”,然後通過腿部、胯部、肩部的有序制動(關節角度停止變化+身體部分肌肉瞬間收緊形成了製動)完成了能量的轉移,最後達到了以“左臂以左肩為軸的擺動”。

外在的形體表象就是教學中的“撞牆理論”“頭在球後” “踩西紅柿”

撞牆理論—在揮桿中,彷彿左側有堵牆,堅決不能超過(不知道教練們的表述能力太差,還是故意要把學員弄糊塗,非得把牆弄進來,其實的目的就是要在合適的時機完成下肢的製動)頭在球後---頭要在球後的目的很明顯,就是在下肢、胯制動後,頭部不能移動,以保證所有的能量(慣性)都能用在對左臂的加速上(如果頭部移動的話,就會消“耗掉大量慣性”);頭部不動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即是,通過保證頭部的穩定來穩定左肩(左臂穩定的軸),進而保證左臂穩定地擺動。

所以說,職業們是通過一個劇烈的“蹬伸制動”來完成一個“平順快速的左臂擺動”,理論上製動的越猛烈對於末端的加速約有利,例如,汽車沒有減速地撞樹的話,副駕駛飛的會越遠。

那麼,也就是說,我們不要看職業們的形體變化是否激烈,關鍵是看左臂是否順暢擺動。不要把劇烈的身體制動理解為用力揮桿了。

當然,也一定存在著,職業們的控制能力超強,也就是說---他們具有在保證精準度的情況下,做出最劇烈的製動,來換取高速的擺動,已達到長距離擊球的目的。

還有一個原因---用轉式揮桿來驅動的揮桿模式,就是需要快速的揮動,不存在身體制動的因素,這恰恰是轉式要求身體有非常好的柔韌性的原因,也恰恰是一種完美但難操作的揮桿模式了。


相關推薦

一天我們在寢室裡發明了網球的新玩法   就是把它吊在橡皮繩上,再從樓上扔下去,來來回回,屢試不爽 特別是當球彈回來的時候你的心情也會隨之跌宕起伏 我們玩累了,就把球扔在外面。但第二天我們一覺醒來的時候,一件出乎意料的事發生了,球不見了!網球不見了!只剩下橡皮繩孤零零的掛著。   ...

閱讀詳情 »

喬治是在G2第四節受傷的,當時他伸手斷韋德球,兩人在拚搶地闆球時,韋德的膝蓋不慎撞到了喬治後腦,喬治趴在地上緩了一會,雖然沒有退賽,但賽後喬治告訴記者,他曾眼前一黑,最後4-5分鍾視力還出現了模糊。 據美國媒體報道,步行者官方宣布,全明星前鋒保羅-喬治被確診為腦震蕩,他是在G2同韋德的一次拚搶中受到...

閱讀詳情 »

生活中最受男人歡迎五項人氣運動,男士健身項目有多種,以下這5種是網友評出的時尚健身男士必須嘗試運動健身項目,當你下次走進健身房也一定要去試試! 男性如何健身?最受男人歡迎的五項運動 動感單車 騎動感單車的男生一定充滿了汗水與力量感,一件緊身的上衣既可以襯托出你完美的上身肌肉和線條,又減小了騎車時的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