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如何發現兒童有生長遲緩?從孩子的體重觀察最為明顯

如何發現兒童有生長遲緩?從孩子的體重觀察最為明顯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許多父母帶著小朋友來小兒科門診或健兒門診時總會詢問醫師:「我的孩子是不是營養不良呢?為什麼這麼瘦小?」或是「孩子已經吃這麼多,為什麼還是長不好?。」其實兒童的生長遲緩(Failure to thrive)是一個臨床表現,並非一個疾病,影響的順序以體重最明顯、再者為身高及頭圍。


一般定義生長遲緩為體重低於生長曲線上同年齡層標準的第3~5個百分位以下,或一段時間內體重向下跨越兩個百分位線(例如由第75百分位下降到第25百分位)。而造成兒童生長遲緩的原因有很多種,包含器質性原因(先天性異常、心肺疾病、腸胃道功能不良、內分泌代謝問題…等)、或是非器質性原因(餵食困難、社經壓力、親子關係等)。


女童因挑食體重過輕 檢查發現有兒童生長遲緩狀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張芳瑗表示,在健兒門診中,曾有一位1歲3個月的女童在接受疫苗注射時,被注意到體重只有7.5kg。根據父母描述,女童從小至今都是全母乳親餵,副食品常常要吃不吃或只願意嘗試幾口以前吃過的稀飯、吻仔魚、少量蔬菜及水果,目前發展正常可以行走,活潑好動,因此父母覺得她只是比較挑食並無大礙。


如何發現兒童有生長遲緩?從孩子的體重觀察最為明顯

▲兒童的生長遲緩是一種臨床表現,並非疾病,可以從影響最明顯的體重觀察起。(圖片來源/ingimage)


經醫師初步進行檢查發現,女童唇色較為蒼白,體重百分位從6個月大時的6.5kg(約15到50%)到目前的低於3%。且在血液檢查中發現女童嚴重缺乏鐵質,造成患者有胃口不開、生長遲緩甚至輕微貧血的症狀。而後在醫師指示建議下,女童透過補充口服鐵劑及多加攝取含鐵食物等方式,飲食狀況獲得改善,體重的百分位也逐漸回升。


如孩子有兒童生長遲緩 一定要接受詳細的健康檢查


張芳瑗提醒,對於生長遲緩的兒童而言,必須接受完整的病史回顧及詳細的身體檢查,針對其飲食狀況、營養需求及體能發展做全方位的討論,甚而需要一些實驗室的檢驗去排除可能潛在的疾病原因或是評估現行的營養狀態,才能適時的給予處置,以免造成後續兒童生長或發展更大的影響。


更多NOW健康報導
▸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有效? 醫師曝「1情況」須手術
▸夜間視力模糊是藍光惹的禍? 眼科醫師揪破壞視力元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幼兒園與社區新冠Delta群聚,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資訊,案16169與16170檢出血清抗體陽性,很有可能在7天至10天內感染;另外,案16160雖暫訂境外移入,陳時中坦言不排除台灣社區感染。 指揮中心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案16169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其中在境外移入個案中,有5例為突破性感染個案,其中還出現首例混打AZ、莫德納,突破性感染Delta變種病毒。雙北各增1例 國一生、6旬翁確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首例牛津AZ混打莫德納,突破性感染新冠Delta變異病毒!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9月3日至9月9日境外移入病毒基因定序,案16059曾經混打2劑疫苗,擁有號稱「最強保護力」,仍然無法檔下Delta入侵。 ▲9月3日至9月9日境外移入病毒基因定序結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購45.8萬劑牛津AZ疫苗在15時40分抵達台灣,已移至冷儲物流中心展開檢驗封緘,預計牛津AZ疫苗可提供數量將超過131萬劑,統計至13時,第8期預約牛津AZ已有57萬人。 今早10時啟動第8期新冠疫苗預約,指揮中心開放牛津AZ...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