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如果你吃了發黴的麵包怎麼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譯者:董曉汾

如果在凌晨3點的時候,你突然想吃花生醬和果凍三明治或者烤乳酪。你打開麵包袋,然後發現你的麵包是藍色的,再麵包邊上有黴菌。當你在決定是否扔掉麵包時,你想起來青黴素正是由黴菌製成的[來源:NLM]。這樣就可以吃了,對吧?這個時候你需要再想想。

如果你吃了發黴的麵包會發生什麼呢?黴菌和蘑菇屬於同一科。事實上,如果你用顯微鏡觀察黴菌,你會發現它們通常看起來像小蘑菇:頂端有孢子的梗。這些孢子賦予了黴菌美麗的顏色比如你現在不能吃的麵包上的藍綠色陰影[來源:美國農業部]。

雖然黴菌可能很漂亮,但它們也可能有害。許多品種都會有成千上萬的黴菌,這些黴菌會引起過敏和呼吸問題。在某些情況下,黴菌會產生黴菌毒素,這種毒素會使人、牲畜以及其他的動物生病。猜猜最臭名昭著的黴菌毒素黃麴黴毒素是怎麼產生的呢?沒錯,就存在於穀物和堅果類,它們正是許多麵包的原料 [來源:美國農業部]。

如果你吃了發黴的麵包怎麼辦?

黃麴黴素是一種致癌性黴菌,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是研究和監測最多的黴菌之一。但是,儘管它得到了所有的關注,這種黴菌並沒有被根除儘管全球各地的製造工廠都受到了監控,以確保黃麴黴毒素水準保持在可接受的限度內[來源:美國農業部]。

但回到凌晨3點的那塊麵包上,如果你把發黴的部分切掉,只吃剩下的呢?當然可以,對吧?這也是錯的,你在麵包上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黴菌可以把根長到麵包裡,這些根是真菌毒素喜歡生長的地方。此外,看不見的細菌也會讓你生病,它們可能會和黴菌一起出現(來源:Nelson)。

所以,雖然你的高中科學老師說青黴素是由黴菌製成的是對的,但試圖從發黴的麵包中獲得這種抗菌劑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下次你想吃麵包或烤乳酪時,仔細檢查一下。如果表面有黴菌,你最好不要吃夜宵。

資料來源: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

相關推薦

【記者吳瑞興/嘉義縣報導】國內疫情持續高漲,造成北部各大醫院收治病房嚴重不足,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近日來開始將北部的輕症新冠肺炎患者送往台中、嘉義等地防疫旅館收容隔離,不過就有嘉義防疫旅館附近住戶反應,看到載著輕症患者的司機離開後,把車停在路邊,下車到人行道上脫下隔離衣,而且人行道上也有其他穿著隔離衣...

閱讀詳情 »

今年初中研院院士翁啟惠研究團隊研究中就發現,有5款現有藥物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潛力,其中包含薄荷;而五月以來疫情大爆發,台大醫師蘇大成實驗顯示,把薄荷盆栽置入病人的居家環境,發現可以協助圍堵環境病毒;而中醫方面也研發出「清冠一號」可以協助染疫者的健康,其中也有一味藥引是薄荷,可見薄荷這居家常見植物...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疫情嚴峻警戒升級,新竹臺大分院爲快速佈署防疫整備,繼109年7月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聯手合作於生醫醫院竹北院區急診室戶外設置「組合屋戶外篩檢站」與「正壓檢疫亭」後,今(5/27)日雙方共同研發合作的「正壓檢疫亭」於新竹臺大分院竹東院區正式啟用,以全面提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程子奕 羅偉哲/台北報導 新一批42萬劑AZ疫苗今(27)日開放配送,全國先灑出15萬劑,卻傳出高雄獲得分配2.1萬劑,竟比重災區的新北市拿到的1.8萬劑還多,引發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公布分配原則,原來是一律用尚未接種過第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