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婦人拔牙後傷口好不了、其他牙也鬆動 竟是吃「藥」引發下顎壞死

▲(照/藥害救濟基金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旦骨質疏鬆,不少人會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今年72歲的張媽媽就是其中一人,5年前因意外跌倒骨折,這才發現骨質疏鬆症,但用藥後不時感覺牙齦腫脹疼痛,最近因牙痛不已,看了牙科也拔了牙,沒想到手術後傷口遲遲無法癒合,牙齦疼痛感加重,甚至下唇麻木,牙齒鬆動、化膿,再次回診就醫,追蹤用藥史發現可能是雙磷酸鹽類藥品引起下顎壞死的嚴重不良反應。

藥害救濟基金會便特別提醒民眾,雙磷酸鹽類藥品有引發下顎壞死的嚴重不良反應風險,因此,用藥期間有3大原則千萬不能忘記。

治療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的藥品眾多,依作用機轉,主要可分為抗骨流失藥品的雙磷酸鹽類、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單株抗體藥品、女性荷爾蒙製劑,以及促骨質合成藥品,如副甲狀腺素。

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有些民眾可能不知道,長期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可能會導致罕見卻極嚴重顎骨壞死的不良反應,症狀包括:口腔疼痛、腫脹、下唇麻木感、化膿、牙齒鬆動等,最嚴重會顎骨壞死暴露。此外,這類藥品也可能發生大腿、鼠蹊部或髖部疼痛的不良反應。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停經後婦女若正使用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品,且有糖尿病、使用類固醇、有吸菸習慣、口腔衛生不佳或用藥期間曾拔牙者,更應留意這些可能的嚴重不良反應症狀,唯有早期發現,才能減低傷害。

而想要降低顎骨壞死風險,用藥有3原則得注意,原則一是「注意不良反應」,儘管雙磷酸鹽類藥品引起顎骨壞死的病例僅佔少數,但只要長期使用後持續出現不適症狀,就要立即回診。

原則二「主動告知病史及用藥史」,有骨質疏鬆症病史的婦女應定期回診,與處方醫師充分溝通,了解可能的用藥風險;如有需要進行拔牙、植牙等侵入性之相關手術,或是嘴巴或牙齒有任何問題,應主動告知處方醫師,以評估是否需調整相關治療計畫。

原則三「用藥期間隨時注意口腔健康」,正在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的病人,需定期接受牙科檢查及清除牙結石等口腔照護工作,平時注意口腔清潔,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

照片來源:藥害救濟基金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京新發地病毒株爆與台灣相似? 指揮中心澄清:土耳其團帶來的

醫材爭議遭譏被拉下神壇 陳時中聞言笑了「本來就沒有在上面啊」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國際瘋搶COVID-19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透露,月底還會有疫苗來;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也爆料,經過某國政府積極協助下,下批疫苗最快月底前到貨,且是12到18歲青少年能打的疫苗。各界關注自購或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洽購的疫苗何時到貨,陳時中先前透露,月底前還會有疫苗進貨,但未透露是...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趨緩,昨天指揮中心公布新增本土確診人數僅1例,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早在臉書貼出蛋的表情符合,讓廣大網友激動留言「難道是嘉玲要回來了嗎」?台灣本土疫情自5月中爆發以來,經歷過萬華、北農、屏東祖孫等感染事件後,終漸漸趨緩,昨天指揮中心公布僅新增1例本土確診。周玉蔻今早在臉書僅用一顆「蛋」暗示今天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李新琳/台北報導 疫情降溫,「+0」真的回來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僅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自南非入境;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大喊非常不容易!強調有個零大家都是高興的,但不代表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