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女更年期胸悶腹脹 中醫豆薑、暖心湯來調養

婦女更年期胸悶腹脹 中醫豆薑 暖心湯來調養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年約50歲的婦女因胸悶、頭暈、腹脹跑了心臟科、胸腔內科等,做了各式檢查卻沒發現任何疾病,最後只被告知是更年期症狀便不了了之。後來尋求中醫師協助,經問診發現婦女雖有月經,但經量減少、週期不規律,又有頭暈腹脹,睡眠反覆醒來等問題,的確是典型的更年期症候群。

藥膳、食補調養更年期 疏肝解鬱、滋腎養陰

衛福部臺中醫院中醫科翁淑雯醫師診斷婦女為肝氣不舒、腎陰虚證型,治療需以疏肝解鬱,滋腎養陰為主,在開立中藥四逆散加百合地黄湯治療後半個月,婦女的胸悶已不明顯、腹脹頻率減少,晚上醒來的次數也變少。醫師建議,除了藥物的治療外,民眾也可搭配藥膳、食補等調養更年期的體質。

更年期容易有諸多不適 也可能產生疾病

翁淑雯醫師指出,中醫雖然沒有更年期的病名,但停經前後的諸多症狀會散落於許多病證當中。醫師說明,女性在停經前後常會有心理與生理的改變,例如熱潮紅、頻尿、心悸、焦慮、憂鬱、關節肌肉酸痛、睡眠品質不佳、容易疲倦等諸多不適,雖沒有明確疾病卻又自覺身體不健康。然而,停經期女性也會產生許多疾病,如肥胖、高血脂、骨質疏鬆、心臟血管疾病等發生率也會增加,因此定期健康檢查預防疾病發生,並正視症狀也是需要的。

食補結合藥補 維護更年期健康

對於更年期症狀,中醫除了以藥物調補腎陰與腎陽之外,也可利用簡易的藥膳輔助調理。用食補與藥補結合,正確使用食療藥物,可以維護更年期的健康狀態。如近來天氣轉為寒冷,翁淑雯醫師就建議女性可以來杯溫熱的「豆薑」補補身子。「豆薑」的做法很簡單,只要準備一杯無糖熱豆漿,放入一塊黑糖薑糖或一匙黑糖薑粉均勻攪拌至溶解便可飲用。依《本草綱目》所云:「大豆甘平,令人長肌肉,益顏色」,而現代研究認為大豆含有植物性雌激素,有助於改善女性更年期相關症狀。

為解冬季的寒冷,除了飲品之外,翁淑雯醫師也為更年期女性提供補養調護的「暖心湯」,只要將人參、山藥、枸杞子、薑等簡單藥料放入肉湯或素湯共煮即可,另若胃寒者也可以麻辣湯為底並加入上述藥料一起食用。人參按個人體質寒熱可分別選用高麗參或花旗參。翁淑雯醫師提醒,雖然藥膳可以做為日常調理,但藥料的比例和使用還是要經專業中醫師依個人體質精準調整為妥。

【延伸閱讀】

壓力太大落髮量驚人 中醫推一雞湯養血烏髮

不小心「十指交扣」怕失禮 6大原則保養雙手隨時備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最近常在網路平台上,看到無花果茶號稱能夠降血糖、血壓、血脂,以及治療糖尿病等等神奇療效,許多民眾忍不住心動想購買,但真的這麼有效嗎?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提醒,食品不能宣稱療效,別輕信來路不明的食品,若身體出現不適,要以專業醫師囑咐,維持良好的血壓、血糖、血脂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長庚紀念醫院長期關懷偏鄉,提供居民健康醫療照護,更進一步延伸至心靈關懷層面,今年開始與「灣聲樂團」合作,邀請樂團走入長庚照護的偏鄉地區,以行腳音樂會方式演出,希望透過音樂,讓偏鄉居民獲得心靈撫慰。前往桃園市復興區華陵里哈嘎灣教會演出,明年還將前往宜蘭、花蓮玉里等,偏鄉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73歲阿嬤,兩年前左側膝蓋出現宛如肉瘤的突起物,但因僅像一元硬幣大小,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肉瘤卻越長越大,到童綜合醫院就醫檢查,確診為靜脈曲張所導致的血管瘤,原本醫師建議可採傳統手術或微創介入手術治療,但因阿嬤害怕手術疼痛,遲遲不敢接受治療,直到腫瘤已嚴重至連站立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一直為肥胖而困擾嗎,在傳統中醫而言,肥胖又分為素稟痰濕偏盛、氣虛經阻痰生兩種,而根源就來自於肥胖的「濕」;中醫師吳明珠指出,若能將體內的痰濕排出,就能使體態變得輕盈又結實,但想要遠離痰濕找上門,最關鍵就是了解自己屬於哪種肥胖證型,才能依照自己體質,透過中醫解方及日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