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女緊張兮兮 泛焦慮症作祟

婦女緊張兮兮 泛焦慮症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逾60歲的王女士,過去幾個月持續感到胸悶、渾身不舒服,三天兩頭往診所跑,要求醫師打針開藥,成天緊張兮兮,後期甚至一天奔波診所兩三次,夜間還出現混亂行為。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科醫師吳證寬表示,經過診斷,王女士罹患泛焦慮症,而每位泛焦慮症的患者出現的症狀皆不盡相同,應尋求醫師提供最適合的治療計畫。

泛焦慮症患者,從年輕時就常出現過度擔憂、杞人憂天的狀況,因此終日緊繃難以放鬆,身體常感到腰痠背痛,情緒上容易發怒,睡眠品質差,不是失眠就是早醒。吳證寬指出,泛焦慮症患者的症狀起因於自律神經系統過度警覺,造成頭暈、心悸、呼吸急促、腸胃不適、盜汗、頻尿等症狀。焦慮同時會放大患者的不適感,形成惡性循環,會影響到情緒、記憶,甚至出現急性認知功能惡化。

臨床上,不少泛焦慮症患者有共病診斷,常見疾病包括憂鬱症、恐慌症、社交畏懼症,或如酒精等物質濫用。此外,患者也必須提防焦慮症狀和疾病控制的藥物是否相關,如心臟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內外科疾病等。另一方面,生活壓力、人生轉折或老化造成的認知功能衰退,也會使患者病程惡化。

吳證寬說,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是以調整腦內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的抗焦慮劑為主,適時加入促進放鬆或舒緩自律神經系統的藥物。非藥物治療則包括心理、認知和行為治療,引導患者察覺自身焦慮,並修正思考謬誤和行為,加強壓力調適和學習放鬆技巧。泛焦慮症患者可尋求醫療的專業協助,與醫師討論最有效益的治療計畫,重回放鬆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77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台灣乳癌長年佔據女性好發癌症之首,其中約有一成患者為不到40歲之年輕女性族群,正值在職場打拼、喜築家庭,或追逐個人夢想的時期卻迎來乳癌噩耗,心理上必然受打擊,若是治療後又出現復發、轉移,更可能讓患者失去抗癌鬥志與決心。近年問世的CDK4/6抑制劑聯合荷爾蒙療法,能延長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為保持口氣清新,達到潔牙效果,許多人習慣飯後以漱口水來清潔口腔,但開業牙醫師陳福樂表示,漱口水使用頻率不宜過高,建議1天1次,如果1天用上2至3次,可能過度刺激口腔粘膜,反而引發局部紅腫不適。食藥署統計,一般使用漱口水的3大NG行為,分別為: 1.只用漱口水而不用牙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南瀛生醫經貿論壇揭開序幕社團法人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台北市醫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與中華日報12月23日於在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共同舉辦「南瀛生醫經貿論壇」,總統府翁源水國策顧問、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威爾森公使、印度台北協會施哲聖副會長、匈牙利台北辦事處Mr. Ferenc F...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台灣工業設計教父」謝榮雅,同時也是奇想集團創辦人謝榮雅歷時7年研發能夠「隔空取水」的「乾.淨.水」智慧家電,終於成功進入量產;ARKVO「乾.淨.水」智慧家電首批預購就有破億的訂單,但好事多磨,因為疫情打亂了工廠的製程,不過在解封之後終於順利量產,並已經順利出貨,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