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女緊張兮兮 泛焦慮症作祟

婦女緊張兮兮 泛焦慮症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逾60歲的王女士,過去幾個月持續感到胸悶、渾身不舒服,三天兩頭往診所跑,要求醫師打針開藥,成天緊張兮兮,後期甚至一天奔波診所兩三次,夜間還出現混亂行為。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科醫師吳證寬表示,經過診斷,王女士罹患泛焦慮症,而每位泛焦慮症的患者出現的症狀皆不盡相同,應尋求醫師提供最適合的治療計畫。

泛焦慮症患者,從年輕時就常出現過度擔憂、杞人憂天的狀況,因此終日緊繃難以放鬆,身體常感到腰痠背痛,情緒上容易發怒,睡眠品質差,不是失眠就是早醒。吳證寬指出,泛焦慮症患者的症狀起因於自律神經系統過度警覺,造成頭暈、心悸、呼吸急促、腸胃不適、盜汗、頻尿等症狀。焦慮同時會放大患者的不適感,形成惡性循環,會影響到情緒、記憶,甚至出現急性認知功能惡化。

臨床上,不少泛焦慮症患者有共病診斷,常見疾病包括憂鬱症、恐慌症、社交畏懼症,或如酒精等物質濫用。此外,患者也必須提防焦慮症狀和疾病控制的藥物是否相關,如心臟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內外科疾病等。另一方面,生活壓力、人生轉折或老化造成的認知功能衰退,也會使患者病程惡化。

吳證寬說,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是以調整腦內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的抗焦慮劑為主,適時加入促進放鬆或舒緩自律神經系統的藥物。非藥物治療則包括心理、認知和行為治療,引導患者察覺自身焦慮,並修正思考謬誤和行為,加強壓力調適和學習放鬆技巧。泛焦慮症患者可尋求醫療的專業協助,與醫師討論最有效益的治療計畫,重回放鬆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77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老年化社會到來,台灣失智人口持續攀升,然而失智症不僅是老人專屬疾病,根據2016年發表於美國期刊《中風》(Stroke)的研究指出,三十至五十歲的青壯年族群,血壓比正常值每高出20mmHg,罹患血管性失智症風險將升高62%。低估高血壓危險性 28歲工程師腦中風險失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上班好苦,為了生活只能忍氣吞聲!校園霸凌可以透過反霸凌專線通報,但職場霸凌似乎沒有明確的解決方式與管道,人力銀行調查7成的上班族面對職場霸凌會選擇隱忍,僅有2成的人會選擇離職或是調單位表達抗議。精神科醫師孔繁錦指出,受害者若一再忍讓,只會讓霸凌者更囂張,得寸進尺呷人夠夠...

閱讀詳情 »

撰文/Flora、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情緒容易緊張,常常沒來由的腹瀉、便祕、脹氣,使生活品質大受影響。不知從何時開始,「益生菌」成了整腸健胃的代名詞,好像只要腸道有任何不適,都可服用益生菌來改善、緩解,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益生菌的功能又是什麼呢?   與腸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沒時間運動嗎?現代人生活總離不開電視,一家老小窩在沙發上看電視,畫面相當溫馨感人,但長期久坐不活動,對身體健康影響也不可小覷。專家提供,3招「看電視活動運動」,在看電視同時,也能練肌力、柔軟度,以及強化膝蓋關節,減少老年人發生跌倒風險。隨年齡增長 活動功能減退高雄醫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