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停經前婦女乳癌復發、轉移 精準治療助力重拾彩色人生

停經前婦女乳癌復發 轉移 精準治療助力重拾彩色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台灣乳癌長年佔據女性好發癌症之首,其中約有一成患者為不到40歲之年輕女性族群,正值在職場打拼、喜築家庭,或追逐個人夢想的時期卻迎來乳癌噩耗,心理上必然受打擊,若是治療後又出現復發、轉移,更可能讓患者失去抗癌鬥志與決心。近年問世的CDK4/6抑制劑聯合荷爾蒙療法,能延長患者存活期並能夠協助維持日常生活品質,幫助乳癌病友重拾彩色人生。

隨時注意復發相關症狀 定期追蹤以利及早發現治療

隨著醫療發展精進,乳癌區分為不同亞型與期別,各亞型的治療選擇與復發或轉移風險各異!根據臨床研究發現,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增生力活躍且易轉移等特性,特別是35歲以下的極年輕乳癌患者,其復發或轉移的治療預後相較停經後患者較為不良。乳癌是否有復發現象可由「症狀」察覺,其中癌細胞最常轉移的部位有骨骼、肝臟及肺臟,因此患者若脊椎、肋骨等中軸骨部位出現不尋常疼痛,或發現有易喘、乾咳現象,就要儘快至醫院進行深入檢查。

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暨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陳芳銘也提醒,等到症狀出現才就醫,癌細胞轉移程度通常已較嚴重,最好還是透過定期檢查,包含抽血監測腫瘤指數(CEA)、乳癌指數(CA -153),照胸部X光、做腹部超音波來追蹤病情為佳。

乳癌二次侵襲不喪氣!追求美好人生不是夢!

癌症復發或轉移,患者除了生理上受影響,心理的衝擊也不容忽視。陳芳銘秘書長以自身臨床經驗分享,許多年輕病友比起開刀更怕化學治療,不單因為需要經常回到醫院治療,還有化療後產生的副作用皆會影響外觀、工作與家庭生活。

過去乳癌復發的患者,因已接受過輔助性抗荷爾蒙治療,若再發生轉移大多只能依靠化學治療。陳芳銘秘書長表示,近年問世的CDK4/6抑制劑,儘管副作用包括中性白血球偏低、噁心、嘔吐、口腔潰瘍、便秘等等,但相較於化療,副作用表現更為輕微,大大改善了過去乳癌治療上的選擇限制與困境。

以乳癌亞型佔7成的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患者而言,目前最新研究數據指出,聯合CDK4/6抑制劑與荷爾蒙療法可協助半數以上停經前病患有望存活、控制病情長達近五年,與傳統治療相比更延長近1年,可謂大幅躍進!且僅需定時回醫院拿藥,尤其對於年輕患者來說,在延續生命之餘,更能繼續追求夢想與美好人生。

乳癌治療發展快速、選擇多元 醫籲:保持樂觀、積極抗癌!

現今癌症強調的精準化治療,不只代表基因檢測與治療,其實也包括針對患者年齡、生活、工作因素來擬定的個人化治療計畫。

陳芳銘秘書長分享,在診間常看到媽媽陪罹患乳癌的女兒來回診,媽媽總是帶著一臉愁容,其實現在的癌症治療水準,不管是存活率、副作用都有大幅度改善,未來隨著醫學科技進步,癌症根治也不無可能!針對停經後乳癌患者使用CDK4/6抑制劑藥物治療,目前已有健保條件給付,也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嘉惠更多停經前乳癌病友,幫助降低抗癌路上的負擔。為此,年輕患者應時刻抱持希望,積極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勇敢抗癌。

【延伸閱讀】

「為何是我!」乳癌復發苦 新口服標靶打破治療僵局

口服乳癌藥CDK4/6抑制劑 美列晚期治療首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你多久沒量腰圍了?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調查,國內18歲以上男性,有近2成從未量過腰圍,而65歲以上比率更高達3成6,且40歲以上男性4成腰圍超標。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腰圍能反映腹部肥胖的多寡,代表內臟脂肪的堆積程度,若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有愈高機率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統計,孩童有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的盛行率已超過10%以上;由於小兒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特別開設「小兒氣喘中醫加強照護處置門診」,經由以「中藥氣霧吸入」「穴位敷貼」與「穴位推拿按摩」等治療,使得小兒氣喘能夠有效獲得緩解。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孩子與爸爸相處、互動的時間少得可憐!兒福聯盟最新調查發現,國內超過5成孩子每天和爸爸聊天在30分鐘以下,其中3成甚至不到10分鐘,超過5成的爸爸不會每天回家和孩子吃晚餐、2成4每週跟爸爸吃飯的機會在2天以下、甚至有3成4的爸爸在孩子睡前尚未返家,僅3成孩子常跟爸爸出去玩。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幫住院癌童加油打氣,周大觀志工團單車環島今天抵達門諾醫院;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並提出呼籲,希望所有捐髓救人者,能秉持初衷,有始有終完成善舉。周進華表示,來到花蓮,就一定要來到門諾,為住院癌童加油打氣;另外,此行最大的意義則是為了追思邵子柔等二十位血癌寶貝;因為捐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