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肺長毛玻璃就是癌?醫建議「●公分內」用無創導航診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肺長毛玻璃就是癌?醫建議「●公分內」用無創導航診斷

長年高居10大癌症死因之首的「台灣新國病」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對於小於1公分的腫瘤常不容易發現;然而研究顯示,肺癌腫瘤若能在1公分左右以手術切除,其治癒率為85~90%(5年不復發)。目前針對肺癌早期檢查最靈敏的工具「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可以偵測小至0.3公分的肺部病變,達到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的效益。


肺結節具高偽陽性,早期診斷率不佳
不過,健檢發現肺部毛玻璃一定是癌症嗎?原來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雖可更容易發現早期肺癌,但對於高偽陽性的肺結節,常讓病患暴露在無謂的風險中。個案45歲柳先生在年度健康檢查中,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肺部有一處1.5公分的毛玻璃狀結節,由於無家族史、生活作息也正常,經向醫師諮詢及討論後,診斷為第一期肺腺癌。

馬偕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余秉宗表示,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雖然更容易發現小於1公分的早期肺癌,但是高偽陽性的肺結節,使病患長期追蹤檢查時造成輻射暴露、侵入性確診,檢查時亦提高併發氣胸的風險。

馬偕醫院胸腔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施慧瑄根據文獻解釋,若肺結節位於沒有氣管通過的位置,原診斷率僅3成,透過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後,可達逾8成診斷率。


收治個案的馬偕醫院外科部副部長黃文傑說明,無創導航手術先以病患的電腦斷層合成模擬即時影像,規劃出一條閃避肺臟血管的路徑;接著在支氣管上打出0.1公分的洞口,再以氣球擴張後開始「探鑽」,以幾乎無創的方式抵達肺結節位置。

順利取出檢體後,立即送交病理科進行細胞診斷,約莫10分鐘後即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隨即安排病患進行單孔胸腔鏡手術切除腫瘤,手術全程約1.5小時,術後住院觀察3日後出院,目前追蹤狀況良好。

黃文傑也提醒,若民眾檢查後腫瘤已達4至5公分以上或是腫瘤位置就在氣管上,可直接使用傳統方式手術;由於2公分以下的肺結節較難透過影像判斷良性或惡性,侵入性確診檢查的風險亦高,病人經過醫師諮詢及完整術前麻醉評估後,可考慮以相對風險較低的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進一步確診。

該手術僅需30分鐘內,就能得知腫瘤是良性或惡性,若確診為癌症,即可馬上由胸腔外科醫師接手進行胸腔鏡手術;若為炎症則可後續觀察,減少病人不必要的手術風險,完成精準定位及病灶切片。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根據統計,全台失眠人口高達400萬之多,平均每5個人就有一人受失眠問題所苦!資深藥師陳澤鈞表示,失眠不單純只是睡眠問題而已,長時間夜不成眠對於心理及生理健康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值得民眾多加留意!陳藥師提醒,若不想依賴安眠藥入睡,建議可嘗試從飲食保健的角度來著手改善,吃對營養素也有助一夜好眠喔!  失...

閱讀詳情 »

年長者常見因牙口不好而難以正常進食,或受疾病困擾而需要特殊飲食,這樣的情況下日常飲食該如何照護為佳?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若年長者咀嚼或吞嚥機能較差時,可依照個別情況給予軟食或細碎飲食、半流質、全流質等特殊餐時的照護,以滿足其營養攝取的需求。  飲食種類一:軟食或細碎飲食供應對...

閱讀詳情 »

腰圍過粗早死風險多兩倍 《健康2.0》三招腰瘦不么壽       小腹突出、腰圍過粗,小心內臟脂肪超標,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兩倍,且這也是許多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的前兆,尤其有啤酒肚、蘋果腰體型者須更加留意。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預防或改善肥胖可...

閱讀詳情 »

運動健走  不只抗癌更可防癌 《女兵日記》劉香慈示範健走  健康又環保       國健署統計全台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罹癌,癌症是現代人的健康殺手,無形中在體內生成,如何預防癌症已成必學課題,知名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對抗癌症十餘年,靠的是每天簡單一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