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肺長毛玻璃就是癌?醫建議「●公分內」用無創導航診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肺長毛玻璃就是癌?醫建議「●公分內」用無創導航診斷

長年高居10大癌症死因之首的「台灣新國病」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對於小於1公分的腫瘤常不容易發現;然而研究顯示,肺癌腫瘤若能在1公分左右以手術切除,其治癒率為85~90%(5年不復發)。目前針對肺癌早期檢查最靈敏的工具「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可以偵測小至0.3公分的肺部病變,達到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的效益。


肺結節具高偽陽性,早期診斷率不佳
不過,健檢發現肺部毛玻璃一定是癌症嗎?原來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雖可更容易發現早期肺癌,但對於高偽陽性的肺結節,常讓病患暴露在無謂的風險中。個案45歲柳先生在年度健康檢查中,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肺部有一處1.5公分的毛玻璃狀結節,由於無家族史、生活作息也正常,經向醫師諮詢及討論後,診斷為第一期肺腺癌。

馬偕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余秉宗表示,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雖然更容易發現小於1公分的早期肺癌,但是高偽陽性的肺結節,使病患長期追蹤檢查時造成輻射暴露、侵入性確診,檢查時亦提高併發氣胸的風險。

馬偕醫院胸腔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施慧瑄根據文獻解釋,若肺結節位於沒有氣管通過的位置,原診斷率僅3成,透過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後,可達逾8成診斷率。


收治個案的馬偕醫院外科部副部長黃文傑說明,無創導航手術先以病患的電腦斷層合成模擬即時影像,規劃出一條閃避肺臟血管的路徑;接著在支氣管上打出0.1公分的洞口,再以氣球擴張後開始「探鑽」,以幾乎無創的方式抵達肺結節位置。

順利取出檢體後,立即送交病理科進行細胞診斷,約莫10分鐘後即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隨即安排病患進行單孔胸腔鏡手術切除腫瘤,手術全程約1.5小時,術後住院觀察3日後出院,目前追蹤狀況良好。

黃文傑也提醒,若民眾檢查後腫瘤已達4至5公分以上或是腫瘤位置就在氣管上,可直接使用傳統方式手術;由於2公分以下的肺結節較難透過影像判斷良性或惡性,侵入性確診檢查的風險亦高,病人經過醫師諮詢及完整術前麻醉評估後,可考慮以相對風險較低的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進一步確診。

該手術僅需30分鐘內,就能得知腫瘤是良性或惡性,若確診為癌症,即可馬上由胸腔外科醫師接手進行胸腔鏡手術;若為炎症則可後續觀察,減少病人不必要的手術風險,完成精準定位及病灶切片。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警惕!雙腳透露的十個疾病信號暗示你重病來襲 踩在最底下的雙腳,最容易被我們忽視。事實上,關注雙腳的細微改變,可以及時發現身體的健康問題,甚至挽救生命。日前,美國《預防》雜志對雙腳中透露出來的健康秘密進行了介紹。雙腳和腳趾無毛: 嚴重的循環障礙。美國加州足病醫學會主席卡羅林·麥克倫表示,...

閱讀詳情 »

抗生素每年帶走八萬人生命! ! ! 抗生素每年帶走多少人?抗生素每年帶走八萬人生命? !救星還是殺手?濫用抗生素,禍及千秋首先是會增強細菌的耐藥性。抗生素在殺滅細菌的同時,也起到了篩選耐藥細菌的作用。隨著突變,少部分細菌產生新的耐藥基因,它們在抗生素造成的生存壓力下存活下來並繼續繁殖,久而...

閱讀詳情 »

人過30養血管,心血管病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心肌梗死、腦出血、腦血栓這些主要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近些年對于中青年人來說,越來越不陌生了。中國著名的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曾花10年時間在70萬人中做了一項調查,發現腦梗死、腦出血等疾病,10年間,在35歲男女中,發病率分別增加了136%和220%。而...

閱讀詳情 »

大腸為你做了什麼?大腸全長約150至170公分,呈ㄇ字形,分為盲腸、結腸及直腸,然後到肛門,結腸又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 吸收水分、電解質:小腸主要功能是養分吸收,食物變成液體狀的食糜後進入大腸,大腸負責水分及電解質吸收,並儲存糞便。大腸肌肉分成內環肌及外縱肌,同時收縮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