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肺長毛玻璃就是癌?醫建議「●公分內」用無創導航診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肺長毛玻璃就是癌?醫建議「●公分內」用無創導航診斷

長年高居10大癌症死因之首的「台灣新國病」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對於小於1公分的腫瘤常不容易發現;然而研究顯示,肺癌腫瘤若能在1公分左右以手術切除,其治癒率為85~90%(5年不復發)。目前針對肺癌早期檢查最靈敏的工具「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可以偵測小至0.3公分的肺部病變,達到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的效益。


肺結節具高偽陽性,早期診斷率不佳
不過,健檢發現肺部毛玻璃一定是癌症嗎?原來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雖可更容易發現早期肺癌,但對於高偽陽性的肺結節,常讓病患暴露在無謂的風險中。個案45歲柳先生在年度健康檢查中,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肺部有一處1.5公分的毛玻璃狀結節,由於無家族史、生活作息也正常,經向醫師諮詢及討論後,診斷為第一期肺腺癌。

馬偕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余秉宗表示,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雖然更容易發現小於1公分的早期肺癌,但是高偽陽性的肺結節,使病患長期追蹤檢查時造成輻射暴露、侵入性確診,檢查時亦提高併發氣胸的風險。

馬偕醫院胸腔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施慧瑄根據文獻解釋,若肺結節位於沒有氣管通過的位置,原診斷率僅3成,透過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後,可達逾8成診斷率。


收治個案的馬偕醫院外科部副部長黃文傑說明,無創導航手術先以病患的電腦斷層合成模擬即時影像,規劃出一條閃避肺臟血管的路徑;接著在支氣管上打出0.1公分的洞口,再以氣球擴張後開始「探鑽」,以幾乎無創的方式抵達肺結節位置。

順利取出檢體後,立即送交病理科進行細胞診斷,約莫10分鐘後即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隨即安排病患進行單孔胸腔鏡手術切除腫瘤,手術全程約1.5小時,術後住院觀察3日後出院,目前追蹤狀況良好。

黃文傑也提醒,若民眾檢查後腫瘤已達4至5公分以上或是腫瘤位置就在氣管上,可直接使用傳統方式手術;由於2公分以下的肺結節較難透過影像判斷良性或惡性,侵入性確診檢查的風險亦高,病人經過醫師諮詢及完整術前麻醉評估後,可考慮以相對風險較低的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進一步確診。

該手術僅需30分鐘內,就能得知腫瘤是良性或惡性,若確診為癌症,即可馬上由胸腔外科醫師接手進行胸腔鏡手術;若為炎症則可後續觀察,減少病人不必要的手術風險,完成精準定位及病灶切片。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英國昨天搶先全球,率先批准輝瑞疫苗使用,最快下周開始施打,早在8月就已經批准國產疫苗史普尼克V的俄羅斯輸人不輸陣,俄羅斯總統蒲亭也在昨天下令全國從下周開始,進行大規模疫苗施打,第一批接種對象為醫療和教職人員。(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黎智英被控詐欺遭收押 行政院:持續關注香港局...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案687),自美國入境。莊人祥表示,案687於美國工作,11月29日返臺探親,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同日於住處出現喉嚨不適情形並主動通報,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及收治住院,於...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境外移入不斷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日宣布,12月4日至17日,暫停印尼籍移工入境來台工作2週。衛福部今天表示,因應疫情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的被照顧者,可有條件申請除照顧服務以外的各項長照服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自1...

閱讀詳情 »

英國批准美國藥廠輝瑞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成為全球第一個批准該疫苗使用的國家,預計在下週起進行施打,現在外傳我國12月15日將配送第一批輝瑞疫苗?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這不是真實訊息。至於,我國12月底有希望取得、配送嗎?陳時中坦言,希望很小。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