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婦頻尿餘尿感、血尿 經中醫調理開心出門遠遊

爽爆新聞網/記者林建鋒/台中報導

台中55歲林女士長年為反覆泌尿道感染所擾,又擔心出門頻尿,總是限縮活動範圍,直到療程結束尿液檢查已無細菌,卻仍有頻尿、下腹悶痛等症狀,加上停經後,每次泌尿道感染都會出現血尿,令她相當緊張,透過中醫以八正散合蒲黃、藕節治療一週後,林女士症狀明顯改善,讓她終於能放心出遠門。

婦頻尿餘尿感 血尿 經中醫調理開心出門遠遊
黃瀞瑩醫師替患者把脈診察。(圖非當事人)亞大附醫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黃瀞瑩表示,患者半年來泌尿道感染已經發作四次,雖然最後一次感染服完兩週抗生素後,尿液檢查已無細菌,但持續有頻尿症狀,此外,每當喝水量少一點,就感覺排尿不順,甚至伴隨酸澀、痛感,下腹部經常悶痛,也因為害怕憋尿,養成每30分鐘就需要小便一次的習慣,讓她不敢出遠門,頻繁夜尿導致她長期失眠,尤其感染時出現的血尿,更讓她相當擔心。

黃瀞瑩醫師表示,中醫治療感染症,不在於病毒、細菌的微生物觀點,而是重視辨症論治,審查病因病機,除了祛除邪氣的影響,還要照顧正氣,例如透過解表法治療退燒,恢復衛氣流通,讓免疫系統能夠對抗、排除病原;化濕法能通利水道,調暢氣機,使小便能恢復順暢,改善小便無力及餘尿感。

黃瀞瑩指出,利用涼血法能穩定血液循環,改善小便灼熱、血尿,並能安定心神,最後,以滋陰法來恢復陰液的消耗,以潤燥、潛陽,減少身體的燥熱,降低復發的機會,可在疾病的後期調養扮演重要角色。以林女士為例,結合症狀及舌脈,可以歸納出濕熱蘊結下焦且熱傷血絡,應先以八正散合蒲黃、藕節來治療,以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林女士服藥一週後明顯感到症狀改善。

黃瀞瑩提醒,血尿是一個必須謹慎看待的問題,結石、感染、發炎、癌症都可能導致血尿,若出現血尿,務必先前往西醫就診,接受相關檢查評估,以排除結石與癌症的疑慮,接著安心透過中醫調理體質,根據林女士的病情,從停經與病程切處,中醫的理血、涼血法會是後期調養重要的治療方針。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一名78歲老翁在家吃紅龜粿,因噎住呼吸困難,家人趕緊撥打119求救,台中市府消防局獲報後趕抵現場,發現老翁倒臥客廳地板上,意識昏迷,呼吸緩慢有異音。經詢問家屬表示老翁吃東西噎到了,造成氣管堵塞而呼吸困難,消防人員立即使用喉頭鏡搭配異物鉗取物,為患者取出多塊「紅龜粿...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時隔13天「零確診」之後,國內再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下午公布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為案444的50多歲男性以及案445的40多歲女性,為先前分赴孟加拉工作的一對夫妻。不過,好消息是國內已...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時隔13天「零確診」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下午再公布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案444的50多歲男性以及案445的40多歲女性為先前分赴孟加拉工作的一對夫妻,值得注意的是,兩人均於孟加拉當地確診後住院治療,但返...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時隔13天「零確診」之後,國內再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下午公布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為案444的50多歲男性以及案445的40多歲女性,為先前分赴孟加拉工作的一對夫妻。不過,好消息是國內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