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嬰幼兒吃花生新原則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一般人普遍認為花生易引發過敏,若是皮膚狀況不佳的人應盡量避免,嬰幼兒更是要特別小心,不過,美國兒科學會(AAP)最近針對花生的食用建議恐怕要顛覆大家的認知。

今年3月,美國兒科學會(AAP)發布了新的指導方針 : 研究表明嬰兒應儘早接觸花生以防止過敏反應。事實上,過去幾十年的多份報告均顯示,只要在適當的醫療監督配合下,高風險嬰兒若是在4至6個月大就開始食用花生,好處非常多 ; 至於風險較低的嬰兒則可以按照正常飲食的模式在6個月或更大的時候開始食用花生。

嬰幼兒吃花生新原則

其實在最早之前,美國紐約西奈醫療系统的Elliot和Roslyn Jaffe食物過敏研究所所長Hugh Sampson醫學博士建議,有過敏症風險的孩子在3歲之前應該避免吃到花生。到了2008年,美國兒科學會則表示嬰兒不應該避免吃花生、牛奶和雞蛋等過敏原食物,因為即使不食用這些食物,嬰兒仍有患上濕疹、皮膚病和食物過敏的風險。但到了今年3月,美國兒科學會更是表示高風險兒童應該比低風險兒童更早開始食用花生,反而可以減少將來過敏的風險。

那麼父母怎麼知道他們的孩子是否屬於花生過敏的高風險群呢? 根據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數據,小寶寶是否準備好可以接觸花生的兩個主要標誌是雞蛋過敏或嚴重的濕疹。如果寶寶有任何一種或兩種情況,請諮詢兒科醫生,醫生可以做過敏試驗,找出寶寶開始接觸花生的最佳時機

美國達拉斯兒童健康食品過敏中心主任Drew Bird博士說,整顆花生粒對嬰兒和幼兒來說都具有窒息風險,所以寶寶第一次接觸時,可以將少量的花生粉攪拌成泥或在吐司塗上一層薄薄的花生醬。花生醬如果塗太厚會過於黏稠,小寶寶將難以吞嚥,因此Bird博士建議將兩茶匙滑順的花生醬與兩茶匙溫水混合,讓開始食用固體食物的嬰兒容易吞嚥。

一旦開始食用花生食品,就應該在日常飲食中繼續接觸。Bird博士解釋說:「食用多種類食材較不太可能引發問題,但已被診斷患有花生過敏症的兒童應繼續像往常一樣對花生產品採取同樣的謹慎態度。」當然,如果孩子確實有過敏反應,例如嘴唇腫脹、咳嗽、嘔吐或皮膚起疹子,而且幾乎是在進食後就出現症狀,請立即與醫生聯絡。

ReferenceHow StocThe New Rules of Introducing Peanuts: What Concerned Parents Need to Know

相關推薦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自7/27起全台降至二級防疫管制,而在降級之前,許多商家都自主性停業,少了收入來源,中央也陸續發放紓困金和提供貸款給民眾。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宣布,針對萬華區市集自主性停業的紓困補助計畫將啟用,每間符合資格的店鋪,補助2萬元紓困金。柯文哲今天宣布萬華區市集自主性停業紓困補助計畫,補助對...

閱讀詳情 »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在防疫記者會公布疫苗覆蓋率為六都最高,他也指出,北市快到期的疫苗還有20萬劑,轟中央施打速度比較慢。指揮中心馬上做出回應表示,疫苗會有過期的問題,是因為莫德納疫苗解凍後,只能存放30天,扣掉解凍期2天就只剩28天,7月29日之前到8月2日之間屆效。莊人祥今再補充說明表示,對於疫苗效期...

閱讀詳情 »

全國疫情趨緩,也努力拚疫苗覆蓋率。基隆市長林右昌今(24)日宣布明日將為基隆市補教業者進行免費快篩,並於7月26日開始施打疫苗,居家保母則為8月7日,希望藉由教師、教職員完成疫苗施打,讓這些場所更為安心。林右昌表示,明天會為基隆市所有補習班教職員快篩,7月26日至30日為所有補教業者打疫苗,共計95...

閱讀詳情 »

今天台北市共有7例確診個案,台北副市長黃珊珊也公布2例確診者足跡,其餘疫調仍在進行中,北市2例卻診者曾到過內湖家樂福、上引水產等地。案15634已匡列接觸者14人,皆在居隔中,其中7人採檢後累計2例陽性。黃珊珊今公布2確診者足跡,分別為案15613、案15634,分別到過家樂福內湖成功二店、台北漁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