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奈米技術發威,癌細胞可能再也藏不住了

奈米技術發威,癌細胞可能再也藏不住了

最近Google正在開發一種新的技術,將能夠檢測疾病的奈米顆粒與腕帶式傳感器結合。

這種奈米顆粒可以通過膠囊口服後進入病人的血液中,探測人體生化指標的輕微變化,來作為對疾病的早期預警系統。


奈米技術發威,癌細胞可能再也藏不住了


目前還處於初步研發階段, 早期診斷是治療疾病的關鍵,許多癌症如胰腺癌,只有到了無法治癒且致命的時候才會被檢測到。而實際上,癌症組織和健康組織有很大的區別,因此Google希望利用持續的血液監控來及早發現癌症的特殊徵兆,在任何身體症狀產生前就能提早做出診斷。

奈米技術發威,癌細胞可能再也藏不住了


吞一把奈米顆粒?
這一項目前是由分子生物學家Andrew Conrad所領導研發。他表示:“我們想要做的,是將醫藥從發病後的治療,轉變為積極的預防,而奈米顆粒就能夠讓我們從分子和細胞水平了解身體狀況。” 

Google正在設計一系列針對不同情況下的生物標記物的奈米顆粒。它們可以附著在一個癌細胞或一段癌細胞DNA上,又或者可以用來發現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塊即將脫落的證據,因為一旦這些斑塊阻斷血流,就可能會導致心髒病發作或中風。

另一系列的奈米顆粒可以持續監控血液內的化學物質。由於體內鉀離子水平過高與腎臟疾病相關,Google認為可以製造多孔納米顆粒,在鉀離子通過時會顏色會改變。


奈米技術發威,癌細胞可能再也藏不住了
磁性標籤

再來就可以利用磁場把這些磁性奈米顆粒聚集起來,例如手腕處的淺表血管裡,然後你就可以查看它們的顏色了。未結合的奈米顆粒與那些包裹在癌細胞周圍的顆粒,在磁場中會有不同的運動方式。


奈米技術發威,癌細胞可能再也藏不住了


理論上來說,利用軟件研究它們的動態就能夠做出診斷。作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者們還探索了利用磁場來使奈米顆粒在短時間聚集在同一處的各種方式。Google公司的最終目標是創造一種腕帶,能夠在一天中一次或多次,通過光波和無線電波讀取奈米顆粒上的讀數。

希望有朝一日,人們能不再為癌細胞或相關重大疾病所苦,將火苗扼殺於搖籃之中!

歡迎大家分享出去,將這個希望帶給全世界的人知道!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

醫藥生技科學共筆》部落格

Med&Bio talk 醫藥生技科學共筆》粉絲團

相關推薦

衛福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持續擴大回溯隔離人數,至今天為止,有3482人須隔離14天。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25日透露有桃園醫院緊急購入大型貨櫃屋,作為戶外門診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說明,已調用4到5個貨櫃屋,協助居家隔離期滿者採檢,每天可以採檢600到800位。 施景中25...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已累計15人確診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但好消息是今為第3日無新增相關本土個案。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擴大回溯隔離專案已增至3482人,有143名醫護期滿採檢陰性。他並宣布,從明後2天起,還要對綜合大樓的309名醫護做PCR檢測與環境採檢,接著在「2月4...

閱讀詳情 »

香港第四波新冠疫情持續延燒,昨晚再度實施封區行動,九龍油麻地有三棟大廈被臨時列為「受限區域」,約330人接受強制檢測,找出了一名確診者,今早已經解封。不過、有居民抱怨突襲圍封相當擾民,也有居民批評安排混亂,擔心多人聚集反而有感染風險。(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北北桃所轄醫院今起...

閱讀詳情 »

爆出台鐵女車長赴桃園地區醫院就醫並收到隔離單的消息後,外界關心究竟案889的接觸者有多少人遭匡列,且該列車長所屬台鐵車次,是否也應對外公布?在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記者會上,指揮官陳時中回應,透過健保資料已清楚掌握案889醫院接觸者,未收通知民眾不必擔心。並且,相關匡列範圍已經拉得相當大,其他人員可說是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