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便秘、肥胖族要小心!避免得「痔瘡」,你可以這樣做~#久坐的上班族更要注意!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便秘 肥胖族要小心!避免得「痔瘡」,你可以這樣做~#久坐的上班族更要注意!

一群人上了計程車,這時一名男子卻面有難色,當要坐下來時,呈現非常痛苦的表情,車門關上,他竟然雙手撐著兩邊側門,直接在車內「半蹲」,表情顯得尷尬有難言之隱。

生動的廣告畫面,為的可不只搏君一笑,而是提醒大家應該要正視痔瘡的問題。

 

分為4個階段

痔瘡是肛門內側的靜脈叢充血,有時會合併血栓或輕度的感染,以肛門的齒狀線為分界,在齒狀線之上稱為內痔,之下的為外痔。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依據病情的嚴重度,痔瘡又可以分為4級:

1.第一級:痔瘡生長於肛門內,有便後出血的症狀,出血量視嚴重度而定,可以先用藥物或內痔結紮法做治療。

2.第二級:常發生於解便時,痔瘡會掉出來再自行縮回,治療方式如第一級。

3.第三級:排便會痔瘡脫出,需要用手推回去,有時候只要一疲勞就會發生。

4.第四級:痔瘡時常跑出肛門外,不再受排便影響,需以環狀切除手術治療。

 

便秘、肥胖族要小心

便秘 肥胖族要小心!避免得「痔瘡」,你可以這樣做~#久坐的上班族更要注意!

糠榮誠醫師提醒,針對長時間便秘者,由於時常需要用力解便,使靜脈叢更容易出血,進而誘發痔瘡;此外,習慣忍便、經常腹瀉、懷孕婦女、肥胖者、需要久坐或久站的職業,都有機會罹患痔瘡,而年長者因為腸胃蠕動的機能變差,促使肛門結締組織鬆弛,也易產生痔瘡。

若已有痔瘡問題,注意保持肛門口的清潔與乾燥,不要任意用手指搔癢,以免造成感染。飲食方面,則以高纖維的飲食為主,以刺激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並記得每天攝取充足的水分,約1500CC至2000CC。

 

固定排便,避免刺激性食物

便秘 肥胖族要小心!避免得「痔瘡」,你可以這樣做~#久坐的上班族更要注意!

除了多吃蔬菜水果之外,不論是否罹患痔瘡,平常也要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麻辣鍋、可樂、酒類、咖啡等;並維持規律的運動、保持標準的體重、養成每天固定排便的時間,避免因便秘而過度施力。

糠榮誠醫師說,如果是需要久坐的上班族,每隔一小時就起身動一動、走一走,時時變換一下姿勢,以減緩對肛門的壓力。

 

【延伸閱讀】

這樣吃,有效預防大腸癌

吃燒烤,不得癌症的5個方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年節期間,大家普遍吃得太油膩;春天來了,利用當令或簡單的食材做些清爽的料理,讓年節積存的油膩感,全部清光光,順便減肥!《粉皮小黃瓜,軟中帶脆》 市場常見的綠豆粉皮,不受限於季節、天候,可說是最方便的食材,切成條狀後,加些小黃瓜絲,淋上芝麻醬、灑點花生,就成了好吃的涼拌粉皮,口感軟中帶脆,老人小孩都喜...

閱讀詳情 »

3月10日上午,九江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住院部來了兩名特殊的患者,3歲的女童小景(化名)和兩歲的表弟小波(化名),兩個孩子都是因為嘴巴潰爛,緊急從武寧縣泉口鎮轉到了市醫院治療。 據孩子的媽媽張女士介紹,她們平時在外面打工,孩子都是在家裡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平時喜歡拿錢去村裡的小店買5毛或1元錢一...

閱讀詳情 »

台灣一名出生後才7天大的小男嬰,在媽媽坐月子期間發現有發燒現象,當時合併有呼吸急促、食慾差及活力下降情況,甚至出現四肢抽搐、意識喪失等痙攣情況,經醫師診斷後發現小嬰兒感染了「乙型鏈球菌」,造成細菌性腦膜腦炎及敗血症的情況。醫師提醒,診治男嬰的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杜戎玨表示,經由...

閱讀詳情 »

桃園的羅馬公路是條沿著鳳山溪上遊河岸所開闢的道路,每年春季時,沿路的山櫻花盛開,將此處點綴成一座櫻花隧道,夏天則有雪白的油桐花可以欣賞;知名景點「桃源仙谷」也在半路上,是民眾假日出遊的熱門地點。然而卻鮮少有人知道,此處有個遺世獨立的「嘎色鬧部落」。被群山環繞的部落,放眼望去鬱鬱蔥蔥,滿是連綿相疊的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