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瘤大如拳頭 熟女靠海扶刀擺脫病痛!

子宮肌瘤大如拳頭 熟女靠海扶刀擺脫病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4歲的芳芳(化名)最近因排尿困難,加上下腹部可摸到突起異物,故前往醫院婦產科就診,經檢查後發現,芳芳的子宮長了一顆約10公分拳頭大小的肌瘤,建議要進行手術切除。但芳芳因不想被別人知道自己動手術,且本身工作繁忙,希望手術後能盡快回到工作崗位,於是在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透過不必動刀的海扶刀處理子宮肌瘤,且因海扶刀術後無傷口的優勢,讓芳芳順利達到動完手術卻「不為人知」的治療目的。

出現壓迫、經血過多等症狀 醫:建議積極處理子宮肌瘤

收治芳芳的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暨海扶刀中心負責人鍾國騰醫師表示,許多女性飽受子宮肌瘤困擾,雖然初期症狀較輕,如果不影響日常生活,可以單靠口服藥物加上定期回診追蹤控制病情。不過當肌瘤愈來愈大時,容易出現經痛、慢性骨盆腔疼痛及經血過多等症狀,這時就建議透過手術處理肌瘤。

鍾國騰醫師說,案例芳芳的肌瘤比較大、經血量多且已經壓迫到膀胱導致排尿困難,若進行傳統手術切除,因為屬於巨創手術,不但手術傷口大,且術後恢復期也較長,對於工作忙碌的芳芳可能會選擇拖延手術治療時間。幸好前陣子醫院引進了海扶刀無創手術治療,從術前檢查到出院,僅需要三天的恢復時間,不但維持生活品質,也能立即重返職場工作,成為子宮肌瘤患者治療新選擇。

海扶刀不必動刀無傷口 術後隔天可正常生活

鍾國騰醫師補充說明,海扶刀是一種治療子宮肌瘤的新科技,原理類似聚焦太陽光,透過高能量聚焦產生熱能,並精準聚焦於體內子宮肌瘤處,使子宮肌瘤壞死,接著壞死組織會逐漸被正常組織吸收,達到無創消融的目的,而無創海扶刀的好處,不僅縮短了治療時間,且不會在肚皮留下傷口,免去了難熬的術後期,讓患者快速重回日常生活,更因海扶刀手術不會傷害子宮及其周邊組織,對於尚未生育的女性來說,無疑是值得考量的優勢。

治療子宮肌瘤方式多 醫病溝通選擇最適方式

隨著社會變遷及醫療科技進步,許多手術已不像過去需要長時間的術後恢復期,鍾國騰醫師表示,現今治療子宮肌瘤的方式愈來愈多,患者千萬不要因害怕治療而延誤病情,如果有出現症狀應盡快跟婦產科醫師溝通,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另外,雖然海扶刀術後復發率相對其他治療方式較低,但患者在術後仍應建立良好生活及飲食習慣,並遵循醫囑,定期回診追蹤檢查,避免子宮肌瘤再次復發。

【延伸閱讀】

使用濕紙巾有什麼不好? 5種錯誤清潔別再做

子宮肌瘤患者該怎麼坐月子才不會養大肌瘤 中醫師解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是指腦血管突然被血栓阻塞,造成腦細胞缺氧,通常會突然半邊肢體無力、說話不清、口歪眼斜或意識不清,若無法在黃金時間窗內獲得有效的治療,病人通常會喪失自我照顧能力,甚至癱瘓或死亡。根據研究顯示,若能在中風發作6-8小時內使用機械取栓器把阻塞的血管打通,則會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許多民眾都有高血壓的困擾,現年36歲的黃先生有高血壓家族史,父母均有高血壓,本身也有7年的原發性高血壓病史,每日皆須服用多種降血壓藥物控制病情,黃先生考量自己年齡尚輕,且服用多種藥物仍無法良好控制血壓,因此想尋求其他解決的治療方式。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劉冠良醫師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因發現人類對痛覺與觸覺的感受體,美國學者朱里雅斯(David Julius)、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榮獲2021年諾貝爾醫學獎殊榮。兩人與台灣均有極深淵源,前者曾與台灣中研院學者一起研究,後者為台灣女婿,娶了台裔美籍妻子,還曾因此到中研院演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6)日衛福部食藥署發布,108年9月生產1批「安寶寧錠2毫克」(Alpragin Tablets 2mg),因有效期限內安定性測試的溶離度結果不符合規定,必須全面回收,總數有19.3萬錠,10月17日前生產商必須完成作業。 食藥署藥品組代理科長許芷瑀表示,日前接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