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房顫動易中風 微創手術打破抗凝血劑的限制

心房顫動易中風 微創手術打破抗凝血劑的限制

北市一名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因瓣膜狹窄、左心房擴大造成慢性心律不整,即便按照醫囑服用藥物,且服用成效達國際標準值,左心耳仍常出現血塊,使用抗凝血劑消除仍反覆形成血塊,導致腳中風、腎功能不全,最終造成左大腦的中腦膜動脈大片腦梗塞,緊急取栓仍激發腦出血。

心房顫動易形成血塊致中風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此類患者中風機率約為一般人的五倍,根據中華民國心率醫學會資料,台灣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一位心房顫動患者,且隨著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六十歲以上,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四位罹患心房顫動, 而八十歲以上,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新光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吳典育解釋,心臟像一個幫浦,將血液打出,使心房心室規則收縮,當心房顫動心臟無法規則收縮時就可能形成血塊,容易引發中風。

藥物預防非唯一 「左心耳封堵術」作為更好的選擇

吳典育主任指出,傳統的心房顫動治療方式大部份為服用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藥物,用來預防血栓形成,但也帶來風險,部分患者服用抗凝血劑後可能產生出血的併發症。此外,更曾有過患者因需要手術而停藥,卻不幸在這期間發生中風的案例,加上國人服藥的服從性較差,患者容易在服藥過程中因沒有特別感受,或認為已經改善便自行停藥。針對服藥效果不彰或無法服藥的患者,「左心耳封堵術」是另一個選擇。

吳典育主任進一步說明,左心耳封堵術屬於微創手術,於患者鼠蹊部的靜脈放入導管,再將封堵器藉由導管從右心房穿過心房中隔放入左心房,將左心耳入口堵住,經過約三個月之後,封堵器會逐漸內皮化將左心耳包起來形成自然屏障,避免血液停滯在左心耳而產生血塊,以降低中風風險。針對不適合使用抗凝血劑的患者,使用左心耳封堵術可一勞永逸,不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劑,出血副作用相對來得低,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三高族群應注意 就醫評估預防中風發生

心房顫動可能沒有症狀,患者不易察覺,吳典育主任建議,針對藥物順從性低、無法服用抗凝血劑或服藥後還反覆栓塞的族群,左心耳封堵術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另外,左心耳封堵術也可作為預防策略,降低中風發生的可能性,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是曾經發生栓塞、中風的高危險族群,應該至醫院接受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施作左心耳封堵術。 

【延伸閱讀】

使用濕紙巾有什麼不好? 5種錯誤清潔別再做

心臟零件出狀況!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免開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過年時的年菜大多是高油、高鹽、高糖,再加上應景的花生、瓜子、魷魚絲與肉乾等零食,如果毫無節制的吃,必定是會使胃腸累積很多廢物,這時就有可能造成腸胃道大塞車,導致便秘上身!腸胃科醫師提醒,想要避免便秘,可得要記得多吃蔬果,也可補充含益生菌的食物,並且要多喝水和多運動。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過年在家閒來無事滑手機,可要記得多眨眼!智慧手機好方便,現代人看影片、玩手遊都緊盯著螢幕。醫師提醒,專心使用手機容易忘記眨眼,降低淚液、油脂分泌,可能引發乾眼症,建議每分鐘至少完全眨眼20次。 國人日滑手機3.5小時 康寧醫院眼科主任李文浩指出,現代人無時無刻都在滑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過年時,大家都會出去走春,不只是為了遊山玩水,更是為了使身體健康,維持窈窕體態;然而,對於女性而言,可得要注意膝關節保健,以免出現關節炎。骨科醫師提醒,婦女較易好發骨關節疾病,春節出遊就不要走山路,最好是走平路,如果要爬山,就用護膝保護膝蓋。 女性易好發關節炎 停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高血壓病人除了要防腦中風外,也要慎防眼中風!尤其是在過年期間,吃多了大魚大肉,高膽固醇食物吃太多,再加上氣溫降低,有很多高血壓病人,若是沒有做好保暖的情形下,會使得血壓容易上升,以致於因為血壓沒有控制好,結果就先引起眼中風。 眼前突然一片黑暗暫時性黑矇 新竹馬偕醫院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