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房顫動易中風 微創手術打破抗凝血劑的限制

心房顫動易中風 微創手術打破抗凝血劑的限制

北市一名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因瓣膜狹窄、左心房擴大造成慢性心律不整,即便按照醫囑服用藥物,且服用成效達國際標準值,左心耳仍常出現血塊,使用抗凝血劑消除仍反覆形成血塊,導致腳中風、腎功能不全,最終造成左大腦的中腦膜動脈大片腦梗塞,緊急取栓仍激發腦出血。

心房顫動易形成血塊致中風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此類患者中風機率約為一般人的五倍,根據中華民國心率醫學會資料,台灣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一位心房顫動患者,且隨著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六十歲以上,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四位罹患心房顫動, 而八十歲以上,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新光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吳典育解釋,心臟像一個幫浦,將血液打出,使心房心室規則收縮,當心房顫動心臟無法規則收縮時就可能形成血塊,容易引發中風。

藥物預防非唯一 「左心耳封堵術」作為更好的選擇

吳典育主任指出,傳統的心房顫動治療方式大部份為服用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藥物,用來預防血栓形成,但也帶來風險,部分患者服用抗凝血劑後可能產生出血的併發症。此外,更曾有過患者因需要手術而停藥,卻不幸在這期間發生中風的案例,加上國人服藥的服從性較差,患者容易在服藥過程中因沒有特別感受,或認為已經改善便自行停藥。針對服藥效果不彰或無法服藥的患者,「左心耳封堵術」是另一個選擇。

吳典育主任進一步說明,左心耳封堵術屬於微創手術,於患者鼠蹊部的靜脈放入導管,再將封堵器藉由導管從右心房穿過心房中隔放入左心房,將左心耳入口堵住,經過約三個月之後,封堵器會逐漸內皮化將左心耳包起來形成自然屏障,避免血液停滯在左心耳而產生血塊,以降低中風風險。針對不適合使用抗凝血劑的患者,使用左心耳封堵術可一勞永逸,不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劑,出血副作用相對來得低,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三高族群應注意 就醫評估預防中風發生

心房顫動可能沒有症狀,患者不易察覺,吳典育主任建議,針對藥物順從性低、無法服用抗凝血劑或服藥後還反覆栓塞的族群,左心耳封堵術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另外,左心耳封堵術也可作為預防策略,降低中風發生的可能性,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是曾經發生栓塞、中風的高危險族群,應該至醫院接受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施作左心耳封堵術。 

【延伸閱讀】

使用濕紙巾有什麼不好? 5種錯誤清潔別再做

心臟零件出狀況!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免開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衛生福利部統計,2014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五,已奪走9,845條寶貴性命,平均每小時造成1.1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更預測,未來20年全球糖尿病人數將倍增,儼然成為世界公敵! 高血糖帶來一身病 控糖不難卻常因迷思而延誤 糖尿病屬於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不少婦女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發現X光影像上有白點,嚇得驚慌失措以為罹患乳癌了。醫師指出,乳房有鈣化點不一定是乳癌的徵兆,也可能是良性腫瘤,建議每6個月進行追蹤;若鈣化點有變多,應進一步切片檢查。 乳房鈣化原因多 乳房怎麼會鈣化呢?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乳房外科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 近期在網路上,出現一間「不提供任何郵政業務」的郵便局,唯一能做的就是將希望傳遞給癌友。這個特別的活動,其實是由台灣聯合抗癌協會主辦,中華海洋生技贊助之「FucoHiQ 希望郵便局」網路活動,邀請癌友及民眾為身邊對抗癌症的朋友,寫下他們的希望故事,並投遞到希望郵便局,夢想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肌無力症又稱為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而且兇手就是位於胸腔的胸腺,因為胸腺會產生一種抗體破壞神經肌肉;目前如果藥物治療無法改善,則可用手術切除胸腺,而且以劍突下單孔內視鏡進行手術,不但傷口小,且復原較快。 眼皮下垂+複視+吞嚥困難+呼吸衰竭 肌無力症會出現眼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