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長瘜肉竟出血 子宮鏡檢查兼治療

子宮長瘜肉竟出血 子宮鏡檢查兼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6歲小姐,近來上完廁所時發現有出血現象,但本身月經來時,並未有任何經血過多或經痛等異狀,過去接受檢查時,因被診斷內膜較厚,曾接受內膜搔刮術,但症狀仍未改善,直到進一步接受檢查性內視鏡,發現子宮內長了一顆瘜肉,經由子宮鏡手術切除瘜肉後,所幸已無大礙。

子宮鏡加上超音波 有助確診病症

臨床上,有部分婦女常會出現月經不規則、間歇性出血等症狀,但過去透過內診或超音波檢查等,常會因角度或位置等因素干擾,導致檢查無法精確;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黃奕堯指出,目前微創技術的進步,已有子宮鏡的檢查方式,能配合超音波檢查,有效確診病症。

檢查性子宮鏡 不需麻醉住院

黃奕堯醫師進一步說明,子宮鏡可分為檢查性和治療性子宮鏡,以檢查性子宮鏡來說,就是利用管徑小的軟式子宮鏡,依照角度彎曲進行檢查,患者不需麻醉也不用住院,風險低,且檢查完後就能返家,檢查過程只需5至10分鐘,確認病灶後,就可安排子宮鏡手術,切除病灶。

術前評估檢查 確保手術安全性 

包括子宮異常出血、子宮腔內沾黏、子宮先天異常等,都可採以子宮鏡的方式進行檢查;黃奕堯醫師提醒,接受手術前都應經過醫師仔細評估和溝通,否則還是可能會引發嚴重併發症,不可輕忽嚴重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9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去年有67萬名婦女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發現3800名乳癌個案,相當於每篩檢176名女性即可找到1名乳癌個案。不過,根據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5成9婦女覺得身體健康不需要做乳房攝影檢查,2成太忙沒有時間;推估乳癌發生率高峰45至69歲婦女中,有1萬4000名潛在個案,因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小強立大功!中興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今天發表「仿生藥物釋放貼布」研發成果,該款藥用貼布可自動分泌藥物增加黏性,而且還透氣又防水;而這項革命性產品,研發團隊竟然是從蟑螂、壁虎、蒼蠅等昆蟲所獲得的靈感。中興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研究團隊參考蟑螂、蒼蠅、螞蟻等「昆蟲腳趾」的結構,研發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精神科病人的一天藥費連一杯飲料都不如!」,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指出,為管控藥費,健保署中區業務組竟拿弱勢的精神科患者開刀,嚴格限制病人處方日額藥費必須低於55元,其中包含第6類重大傷病慢性精神病人,從老人失智症、重度憂鬱、躁鬱症、精神分裂症、自閉症等全數在列,若全台實施,將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乳癌患者中,每4人就有1人為HER2陽性,不僅轉移、復發風險高且預後不佳,雖有標靶藥物治療,仍無法突破疾病無惡化存活期12個月、整體存活期3年的極限;醫師表示,今年7月新標靶藥問世,可將存活時間再延長6.1個月,突破至45個月以上,即使癌細胞轉移,7成以上仍可存活超過5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