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孕吐、分泌物變多、下肢水腫 孕媽咪3大困擾

  懷孕嘔吐感是正常的現象,不過,大部分都是懷孕初期,但有人懷孕3個多月仍會孕吐且口水變多。敏盛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許明信指出,孕吐與體內賀爾蒙改變有關,心理因素也能造成孕吐,建議孕婦保持好心情,少量多餐,避免吃油膩食物,就能減少孕吐。

  為服務孕期婦女照護需求,國民健康署於民國101年4月起,設置孕產婦關懷諮詢服務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提供孕產期婦女及家人的貼心專人諮詢。除了國台語之外,還提供越南語及印尼語等電話諮詢服務。即使是在服務時間以外,可透過語音留下問題,專業人員會主動致電回覆及解答,幫助準媽媽們渡過孕期不適。

  服務專線開辦以來,累積服務量達12萬3992通,107年1月至12月來電諮詢總通話數達1萬9141通,最常見的3大問題就是:懷孕3個月仍孕吐懷孕陰道分泌物量變以及懷孕下肢水腫,其中孕吐就是許多孕婦關注的議題,許明信指出,孕吐情況約自妊娠第5周起,到第12周後便自然減輕。想要減輕孕吐困擾,許明信建議孕婦,在飲食上少量多餐且避免食用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孕吐後,記得用開水漱口,以減少食道灼傷。此外,保持情緒良好,也可減輕孕吐症狀。

  懷孕陰道分泌物量變多,這也是許多孕婦的困擾之一,許明信說明,懷孕期間因體內賀爾蒙改變,造成陰道分泌物增多。建議穿透氣棉質內褲,並經常更換,勿用不透氣護墊,且注意清潔、每日淋浴,不要以消毒水清潔外陰部。如果分泌物過多且有搔癢、灼熱感及臭味,應即早就醫。

  懷孕下肢水腫則是孕婦的第3大不適症狀,許明信解釋,懷孕期間體重增加,下肢壓力增大,而產生水腫、靜脈曲張或抽筋。建議於日常飲食中攝取高含鈣量食物(如牛奶、小魚乾等),少吃高鹽食品,休息時採取左側臥且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循環。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開放全民接種第三劑,但有8類人,打的時間跟打的劑量跟一般人不一樣,要特別注意!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召集人邱南昌今(23)日提醒,包括癌症、器官移植以及免疫力低下等人,建議應該要打「加強劑」,且間隔僅需要28天,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選擇要...

閱讀詳情 »

記者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八里療養院張介信院長 為了使病人感受到聖誕的歡樂與青春氛圍、增加時間定向感及肢體靈活度,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特別於今天(22日)在該院體育館舉辦「聖誕舞會」活動,由全體職能治療實習學生及職能治療師共同策劃,要帶給300位病人最特別的聖誕佳節回憶。 八里療養院張介信院長與職能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在發生防疫旅館群聚事件之後,又傳出送錯確診者的大烏龍,因為搞錯房號,讓原本該被送到醫院隔離治療的確診者還待在旅館空等,沒確診的卻被送到醫院。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下午表示,會請地方衛生局交一個報告,他甚至說「叫計程車都要對一下身份了,...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國境外移入變多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3例COVID-19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點名,這13例境外移入個案當中以美國10例占比較多。 陳時中說,今日新增13例境外移入個案,為8例男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