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婦飲食媽媽經 淺嚐即止輕淡均衡

孕婦飲食媽媽經 淺嚐即止輕淡均衡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婦女懷孕該怎麼吃?網路、民間說法眾說紛紜。醫師認為,避免菸酒、生食、加工食品,飲食維持清淡、均衡是原則,所有的食物都沒有絕對的併發症或副作用,掌握「淺嚐即止」就可以。
孕婦應少吃冰冷食物 避吃內臟類
開業診所李佳珩醫師表示,民間流傳或家中長輩的說法不一定正確,薏仁、黃連、蘆薈…等一般認為屬於「涼性」的食物,孕婦吃了恐怕會流產,但是,只要不要吃太多,偶而吃也可以。另外,中醫也分有溫補、平補、涼補等用法,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如果想用中藥材進補,應由中醫師開立處方較恰當。
有人認為,孕婦吃豬肝可能會導致血塊溶解,造成出血或早產。李佳珩指出,豬肝屬於內臟類的食材,可能會有較多的抗生素,建議孕婦還是不要太常吃。懷孕媽媽須少吃冰冷的食物,生食容易細菌污染或有寄生蟲,加上孕婦抵抗力較弱,嚴重可能將毒素透過胎盤傳給胎兒,過去曾發生過有孕婦因生食肉類而感染弓形蟲病,造成胎兒畸形的案例。冰涼食物下肚,可能造成血管收縮,引發子宮收縮的錯覺。
懷孕初期多吃富葉酸食材 中期多吃鈣和鐵
為了滿足胎兒成長所需,孕婦在初期多吃些深綠色蔬菜、蘆筍、柑橘類水果等富含葉酸的食材,可以幫助寶寶的神經管發育;中後期多吃些含鐵質、鈣質和DHA的食物,像是海鮮和貝類食物中就含有較多鐵質,豆奶、芝麻、小魚乾等含有鈣質,而魚油、海帶和堅果當中則有DHA,有助於胎兒腦部及神經發育,但是,如果來自深海魚類的魚油,就得要小心重金屬污染及EPA的問題,EPA會導致凝血功能下降,孕婦在產前不宜使用,否則可能造成生產時大出血。李佳珩醫師強調,所有的食物都沒有絕對的併發症或副作用,掌握「淺嚐即止」的原則就可以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7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高齡者及其家庭、多重複雜的照護需求,未來的老人醫院需要更為精準、整合的健康資訊、診療與處置;為此,成大醫院舉辦「成大醫院暨老人醫院智慧醫療需求說明及交流媒合會」,拉起與國內優秀的資通訊科技產業合作的橋梁,透過結合智慧科技及創新照護模式的策略,一同打造高齡智慧醫院,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產科診所都貼著臍帶血海報,或放置相關資料,加上眾多相關廣告宣傳,讓不少家長覺得沒有幫寶寶儲存臍帶血,就是對不起孩子。不過,婦科教授李茂盛指出,目前約有近20萬名新生兒儲存臍帶血,但實際解凍、用來救命的個案少之又少,不到千分之1,除非家裡經濟狀況不錯,否則不太建議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2020年被網友喻為悲慘年度,變動超大的一年,從年初總統大選開始,還有突然出現威脅生命的新冠肺炎,加上許多名人離世,都讓網友大喊:「希望2020年趕快結束!」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公布台灣精神健康指數,發現有21.4%的人覺得疫情衝擊經濟,導致精神健康受到不良影響,精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高雄報導】大部分老年人末稍循環較差,容易手腳冰冷,且越老越怕冷,高雄榮總高齡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任周明岳表示,這幾天氣溫偏低,老人家體感溫度功能已經遲鈍,在使用電熱毯或是泡熱水時,即使過燙,也感覺不到疼痛,務必謹慎使用,以免皮膚被燙傷。 除了老年人之外,女生也容易肢端末稍冰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