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孩子「皮在癢」非小事! 8成病童恐走向氣喘、過敏性鼻炎得搶治療先機

孩子「皮在癢」非小事! 8成病童恐走向氣喘 過敏性鼻炎得搶治療先機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孩子「皮在癢」不是小事,根據統計,在台灣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的兒童盛行率上看1成,且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三部曲中最早出現者,將近8成病童恐慢慢產生氣喘及過敏性鼻炎。好消息是,隨著新一代藥物開發帶來新的治療契機,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溼病醫學會就相隔10年首度更新兒童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指引,將生物製劑增列為第一線治療選項。

9歲的張小弟弟,出生周歲就被診斷罹患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況嚴重時,常半夜搔癢難耐,抓到破皮、床單染血,平均睡2個小時就會被癢醒,導致全家人都跟著睡不好,嚴格的飲食控制更影響了發育,比起同齡孩子顯得又瘦又小,最令家長心疼的是,反覆搔抓造成皮膚感染,一度還感染了金黃色葡萄球菌得住院治療,所幸經醫師建議開始接受生物製劑治療,才恢復生活品質,飲食也逐步正常。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溼病醫學會理事長洪志興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皮膚發炎疾病,是常見的兒童過敏性症狀之一,在台灣的盛行率約8到10%,幾乎每10人就有1人是異膚寶貝,且其中有5%是屬於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影響層面不僅止於皮膚病灶,長久下來還包括自信心受創、人際受阻、憂鬱焦慮、嚴重睡眠不足,帶給兒童患者的身心重大負擔,家長更是心力交瘁。

相關調查就發現,國人18歲以下患者當中,有高達9成會迴避日常活動,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學業;近7成有睡眠不足的問題,其中還有超過5成因病情感到哀傷或憂鬱,造成神經認知表現有負面影響,甚至有3成8患者因為疾病而改變教育或職業方向。

傳統的兒童治療選擇有限,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溼病醫學會秘書長姚宗杰說,無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過去多靠口服免疫抑制劑、使用類固醇藥膏等,然而,孩子由於處於發育階段,若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會有潛在致癌、副作用的安全疑慮;而口服免疫抑制劑,雖治療效果好,但是副作用多,恐傷肝、腎,有的甚至會抑制免疫造成感染增加。

姚宗杰表示,所幸日前衛福部已核准可使用於6歲以上兒童與成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生物製劑,在生物製劑列為第一線治療選項後,6歲以上的中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兒童都可以正式合法使用、方便施打,且使用安全性高,讓治療選擇更加完整。但要注意的是,患者需聽從醫師指示用藥,並定期追蹤,以監控是否有副作用發生,即時處理。

照片來源: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溼病醫學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怕塞爆醫院「解隔離」拍板新標準 符3條件者免關滿10天就可出院

非N95擋不住Omicron? 陳時中「戴個塑膠袋會更好」喻日常戴不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衛生署前署長葉金川今(13)日傳出與太太在花東自駕旅遊時,發生追撞的車禍,事後葉金川在接受媒體詢問狀況時,表示「他只是有點胸悶」、「應該沒問題」,而在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成功分院接受檢查無礙後,葉金川已在上午10點多離院。 葉金川對媒體表示,自...

閱讀詳情 »

聯安診所發佈「新國人十大慢性食物過敏排行榜」,蛋白、蛋黃、花生名列前三!聯安診所院長暨肝膽腸胃科鄭乃源醫師表示,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長期因食物而造成慢性過敏者,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問題,提醒民眾若出現不明原因的不適或免疫失調問題時,不妨藉由飲食食物過敏原檢測以瞭解自己的潛在過...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治療失智、巴金森氏症、心肌梗塞、肌肉萎縮症等疾病,台灣研究找到了新方法!國家衛生研究院今(13)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國衛院細胞與系統醫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歷經7年的研究,發現利用特殊技術刺激間質幹細胞,可分離出具有修復細胞功能的「幹細...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南韓N號房事件顯現兒少性剝削問題需大眾關注,兒福聯盟調查發現,有2成5兒少曾被要求提供私密照,公布9大騙取裸照手法提醒兒少注意,呼籲家長重視兒少網路交友。  正視南韓N號房事件 避免重蹈覆轍兒少性剝削問題遍布全球,除了南韓爆發N號房事件外,台灣6月也爆出3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