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怕塞爆醫院「解隔離」拍板新標準 符3條件者免關滿10天就可出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傳染力極高的Omicron入侵本土,為醫療量能帶來龐大壓力,為了加速「清出病床」,避免醫療量能崩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宣布放寬確診者解隔離出院的標準,只要符合3個解隔條件:沒有COVID-19相關症狀、N抗體陽性、且2次PCR採檢Ct值高於30或陰性,就不用在醫院關滿10天。預估入境確診者有4分之一1到5分之1的比例可以適用新標準。

春節返鄉人潮不但帶來Omicron入侵本土社區,入境確診者的落地陽性率也高得嚇人,直接衝擊國內醫療量能的收治能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昨機場的檢出陽性率為9.28%,今早也有16例,仍比昨天多一點,早上6航班入境287人,陽性率為5.57%。

不過,陳時中強調,這樣的陽性率是針對選定的重點班機而言,其他航班並不會到接近10%,而是2.5到3%左右,我認為還是會稍高一點點,但不至於到這麼高,不可能一天進來3千人就有3百人確診這樣,但可以抓出7、8成以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隨疫情持續發展,國內外可能都有先前沒有被確診到的舊案,先前規定,至少要住院10天並通報區指揮官,才能解除隔離出院,但考量到國內本土疫情擴大,避免舊案占用病床、醫療資源,專家小組近日增訂新解隔標準,確診者只要初次採檢Ct值大於30,並符合3個條件就研判為舊案,可解隔離出院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不用再通報區指揮官。

新的3個解隔離條件即日起生效,包括:沒有COVID-19相關症狀、N抗體陽性、且2次PCR採檢Ct值高於30或陰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推估,新制上路之後,約有4分之1到5分之1的入境確診者可望受惠,提早解除隔離。

張上淳補充,去年國內曾因為Delta變異株的高傳染力,一度加嚴Delta確診者的解隔離標準,但目前已有新變種病毒Omicron入侵,專家也認為不應該再個別一一針對變種病毒訂定不同的解隔離標準,未來解隔離規定將一體適用所有確診者。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非N95擋不住Omicron? 陳時中「戴個塑膠袋會更好」喻日常戴不住

默沙東救命口服藥「緊急放行」進台灣 張上淳:適用發病5天內確診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2批武漢包機兩架專機、361人終於落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一夜兩度進出機場,並分赴3地集中檢疫所,他今(11)日早上親自召開防疫記者會,回應媒體關切「爆肝部長」累不累?強調不是只有他一個人累,所有工作人員都累,他也坦言,這趟包機波...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越少休息表示你越努力 毫不間斷的運動實際上可能會阻礙成效,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尤其是初學者,若是在每組或每段運動之間有一段間隔時間,將可以使強度更高、運動質量更高且受傷風險更低。如果想要減脂,每組動作之間的休息時間最好是介於15到60秒 ; 如果是要增加強度,可能就需要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張華安、陳韋捷/高雄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肆虐全球,1個多月就快速擴散超過110個國家,確診及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中,目前各國都積極投入特效藥及疫苗研發,但具體治療對策尚未明朗;日前中國傳染病學專家鐘南山宣布,將氫氧設備使用於新冠肺炎的第一線輔助治療。國際免疫專家...

閱讀詳情 »

皮膚美容聰明選》靜脈曲張為何需要找皮膚科醫師治療? 靜脈曲張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在早期並沒有任何徵兆,大部分的病患是發現小腿青筋膨脹浮出,出現「彎曲」、「擴張」,像是一團腫瘤才驚覺有靜脈曲張。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兼任副教授蔡仁雨醫師在其新書《皮膚美容聰明選:治療前,請先聽聽25位皮膚科專家建議》(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