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怕塞爆醫院「解隔離」拍板新標準 符3條件者免關滿10天就可出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傳染力極高的Omicron入侵本土,為醫療量能帶來龐大壓力,為了加速「清出病床」,避免醫療量能崩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宣布放寬確診者解隔離出院的標準,只要符合3個解隔條件:沒有COVID-19相關症狀、N抗體陽性、且2次PCR採檢Ct值高於30或陰性,就不用在醫院關滿10天。預估入境確診者有4分之一1到5分之1的比例可以適用新標準。

春節返鄉人潮不但帶來Omicron入侵本土社區,入境確診者的落地陽性率也高得嚇人,直接衝擊國內醫療量能的收治能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昨機場的檢出陽性率為9.28%,今早也有16例,仍比昨天多一點,早上6航班入境287人,陽性率為5.57%。

不過,陳時中強調,這樣的陽性率是針對選定的重點班機而言,其他航班並不會到接近10%,而是2.5到3%左右,我認為還是會稍高一點點,但不至於到這麼高,不可能一天進來3千人就有3百人確診這樣,但可以抓出7、8成以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隨疫情持續發展,國內外可能都有先前沒有被確診到的舊案,先前規定,至少要住院10天並通報區指揮官,才能解除隔離出院,但考量到國內本土疫情擴大,避免舊案占用病床、醫療資源,專家小組近日增訂新解隔標準,確診者只要初次採檢Ct值大於30,並符合3個條件就研判為舊案,可解隔離出院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不用再通報區指揮官。

新的3個解隔離條件即日起生效,包括:沒有COVID-19相關症狀、N抗體陽性、且2次PCR採檢Ct值高於30或陰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推估,新制上路之後,約有4分之1到5分之1的入境確診者可望受惠,提早解除隔離。

張上淳補充,去年國內曾因為Delta變異株的高傳染力,一度加嚴Delta確診者的解隔離標準,但目前已有新變種病毒Omicron入侵,專家也認為不應該再個別一一針對變種病毒訂定不同的解隔離標準,未來解隔離規定將一體適用所有確診者。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非N95擋不住Omicron? 陳時中「戴個塑膠袋會更好」喻日常戴不住

默沙東救命口服藥「緊急放行」進台灣 張上淳:適用發病5天內確診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肺活量大就代表肺很健康? 影響肺活量的因素有哪些? 文.邱宜君 圖‧達志影像 肺活量檢查是常見的健康檢查項目之一,必須夾住鼻子,口含儀器的吸管,盡最大能力吸滿氣後,再用至少6秒鐘以上的時間,用力、快速地吐氣,直到吐不出氣為止。儀器能記錄到肺活量、第1秒吐氣量、吐氣流速等數值,綜合這些數值和其他臨床評...

閱讀詳情 »

東森綜合台《醫師好辣》開播3年,今日舉辦改版記者會,探討的問題也會越來越深入,全新的節目裡也會加入更多專家、達人一起投入。胡瓜身邊也多了一位助理主持--小護士李懿,會站在女性的角度來提問。胡瓜因為主持醫師好辣,年年都做健康檢查,甚至遇到腰痛的狀況,馬上發現是腎結石,都是在節目中學到的知識。來賓許效舜...

閱讀詳情 »

根據統計,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和子宮頸癌,這四大女性癌症每五分鐘就有一人罹癌,其中乳癌為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每15人就有一人得到,死亡率排名在第四位,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肥胖、晚生育、吃太油等,都是造成女人癌的危險因子,可透過正確飲食,養成不致癌體質。   北榮腫瘤...

閱讀詳情 »

當你上完廁所,記得不要馬上沖馬桶,可以先觀察自己的「黃金先生」,了解身體目前的健康狀態,尤其看到血便,可不能掉以輕心,它除了是常見的痔瘡症狀,嚴重的話有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一,許多名人都是大腸癌病友,但其實這個疾病是有辦法可以預防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