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肺活量大就代表肺很健康?!醫生教你如何增加肺活量?

肺活量大就代表肺很健康?

影響肺活量的因素有哪些?

文.邱宜君 圖‧達志影像

肺活量檢查是常見的健康檢查項目之一,必須夾住鼻子,口含儀器的吸管,盡最大能力吸滿氣後,再用至少6秒鐘以上的時間,用力、快速地吐氣,直到吐不出氣為止。儀器能記錄到肺活量、第1秒吐氣量、吐氣流速等數值,綜合這些數值和其他臨床評估,醫師得以初判肺部是否有出現功能異常。

肺活量大就代表肺很健康?!醫生教你如何增加肺活量?

國泰綜合醫院呼吸胸腔科主治醫師吳錦桐表示,影響肺活量的原因很多,例如有些人切除了部分肺葉,就像只剩下單發引擎,雖然能維持身體機能,但通氣總量還是比較少;有些人則是肺部發生纖維化,導致肺部變硬而難以擴張充氣;又或者是因肺部或氣管阻塞而通氣受阻,肺活量也會變少。

肺和胸壁之間有一空間稱之為「肋膜腔」,吳錦桐說,肋膜腔是肺部充氣時可以擴張的空間,如果肋膜腔裡出現積水,肺部就會被壓迫,導致呼吸困難,肺活量下降。再往外則是胸廓,有肌肉骨骼等構造,透過神經系統支配肌肉、帶動骨骼,以擴張胸廓,讓肺部充氣。如果因為身體脂肪太多、駝背或側彎等脊椎變形,或是神經肌肉系統異常,胸廓要拉開空間變困難,肺活量也會減少。

擴胸運動維持肺活量

台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郭炳宏說,根據年齡和身高,每個人的正常肺活量有一個預測值,如果低於這個預測值的80%,就建議要做進一步檢查。如果肺活量沒有異常,希望保持最佳狀態,郭炳宏建議,最重要就是不要抽菸,再來就是減少接觸空氣汙染。另外,快走或慢跑都是不錯的運動,可以讓換氣量增加,達到訓練效果。而擴胸運動可以借助雙手手臂打開,一方面增加上肢肌肉力量,一方面帶動胸壁擴張,對於維持肺活量十分有幫助。

除了健康的人,有肺部疾病的人更要多做擴胸運動。郭炳宏表示,如果肺部已經因為纖維化等原因不容易擴張,胸廓又因為活動量低、臥床等因素而僵硬起來,很可能會使肺功能持續惡化,擴胸的運動有助於讓胸壁維持柔軟,讓肺功能不要下降太快。

 

肺活量大就代表肺很健康?!醫生教你如何增加肺活量?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養肺顧氣管」

 

相關推薦

高端疫苗開打首日,總統蔡英文一早赴台大醫學院體育館率先完成接種,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也施打完成,還在臉書直呼「感覺和一般打針差不多」。不過,鄭運鵬隨後透露,今天有朋友無惡意問他「為什麼這麼勇敢打高端?」他認為,「勇敢」這個用語,顯然是很多人還以為「打高端有不明的副作用」,只能嘆氣高端被有心人士黑得很嚴重...

閱讀詳情 »

台北市今天再度+0,市長柯文哲表示,隨著疫情趨緩,原則上會恢復9月開學的實體上課,目前設置的規範為1個班級有1人確診,則該班停課,若全校有2人以上的師生確診則全校停課14天,他也指出,防疫指引會做彈性的規劃。另外,柯文哲表示明天中央就會再撥補疫苗給北市,希望能在開學前讓教職員都接種疫苗。柯文哲指出,...

閱讀詳情 »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說要推行疫苗護照,讓打過疫苗的人可以不用梅花座,但此建議被新北市長侯友宜質疑是在懲罰沒有打到第一劑疫苗的人,柯文哲則回應,這種疫苗護照的制度在歐美非常流行,相信以後也會在全世界通用,說不實用、懲罰的人是「真的不懂,還是在誤導」?柯文哲之前說要推疫苗護照,如果打過疫苗就不用梅花座,但...

閱讀詳情 »

新北市今(23)日新增4名本土確診,其中一例曾到過花蓮。花蓮縣政府召開記者會說明,該確診者與同行者共40人,於8月12日搭乘火車到花蓮,進行宗教活動,但並未和在地宗教團體接觸。而該確診者入住的民宿業者目前採檢陰性,也已通知後來入住的8組外縣市旅客。花蓮縣政府下午召開線上記者會說明,案16040於8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