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小心肥胖及飲食習慣 國人每五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女人癌

根據統計,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和子宮頸癌,這四大女性癌症每五分鐘就有一人罹癌,其中乳癌為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每15人就有一人得到,死亡率排名在第四位,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肥胖、晚生育、吃太油等,都是造成女人癌的危險因子,可透過正確飲食,養成不致癌體質。

小心肥胖及飲食習慣 國人每五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女人癌 

北榮腫瘤醫學藥物治療科醫師趙大中說,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統計資料顯示,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發生高峰約45至69歲間,約為每十萬名婦女中有178至188人。每年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近2千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28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五位婦女因乳癌失去寶貴性命。

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江坤俊指出,罹患乳癌,除了基因,最必須重視的危險因子是「肥胖」與「飲食習慣」­,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西化的改變,台灣乳癌患者一方面平均年齡逐漸年長,但另一方面仍有不少年輕患者,好發年齡約比歐美國家年輕十歲。歐美飲食比台灣油膩,但環境荷爾蒙與食安比台灣好,所以在台灣,飲食西化反而較容易罹患。

小心肥胖及飲食習慣 國人每五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女人癌 

「病從口入」小心乳癌是吃出來的!太晚吃晚餐,罹患乳癌機率大增?江坤俊醫師表示,除了用餐時間,像是上夜班、糖尿病患者容易得乳癌等,其實上夜班就是容易免疫力不好,糖尿病不見得會得乳癌,只是罹患乳癌的癒後差,還沒有很確切的驗證。

台中林新醫院乳房外科醫師吳玉婷也指出,之前有女性患者平常吃蜂王乳,大約吃了半年後,發覺乳房異常,檢查才知道罹患乳癌,建議類似此加工食品,還有月見草,盡量不要吃多或避免吃。

劉怡里營養師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以2651名曾罹患乳癌的婦女做為研究對象,經過臨床觀察進行一年飲食習慣後發現,平常喜歡吃富含澱粉類食物的婦女乳癌復發率,比起少吃澱粉類女性高。研究人員表示,食用過多澱粉,例如大量的麵包和馬鈴薯,導致胰島素分泌增加,可能會刺激癌細胞生長。還有哪些飲食方法,以及如何養出不致癌的好體質,節目中將有更詳盡的介紹和剖析。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9點《健康2.0》!

相關推薦

眩暈是個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疾病,發作起來輕則短暫頭暈,重則可能天旋地轉無法站立,病症發作常因為壓力或是外傷引起,但除此之外,女性也會因為更年期身體機能下降而引發眩暈。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更年期女性若因為眩暈影響生活,應尋求專科醫師緩解症狀,切勿勉強忍受,以免日後症狀惡化難以收拾。 李宏信說...

閱讀詳情 »

▲有民眾提案要求「合法開放加熱式不燃燒菸品」,但國健署表達反對立場。(照/翻攝自網路)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開不開放新興菸品,有民眾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合法開放加熱式不燃燒菸品,納入健康菸捐」,附議人數正式超過5千人的成案門檻,相關主管機關須於7月18日前具體回應。...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菸不離手的人要注意了,一旦出現「咳、痰、喘」症狀,千萬別再以為這只是長期抽菸抽下來的一般現象,醫師警告,肺阻塞就有這3個最明顯的特徵,有些人呼吸還會出現「咻、咻」聲,如果選擇無視,拖到喘不過氣,甚至急性惡化才來就醫,往往已錯過了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根據美國哈佛研究,運動可以減緩50%老化的速度,還可以降低失智的風險,美國就有一位90歲超級阿嬤,原本每天都需要柺杖走路,經過8個月重訓後,身體狀況大幅改善,還能夠自行走路,再也不需要靠枴杖。 專家指出,重訓習慣和適度運動,可以讓身體變更強壯,也能讓平衡感變好;特別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